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各自管錢”最易離婚?婚姻中的經濟問題解析

愛情是風花雪月,婚姻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和金錢脫不了關係。很多人曾想,兩個人結婚就表明組成了一個共同體,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而這個共同體中,金錢也理所當然是一體的。可現實是,這只是理想情況。

“夫妻各自管錢”離婚意向最大,共同管理最小

一項研究表明,49%的離婚者表示,他們和另一半為了錢吵得很厲害,要麼是花錢方式不同,要麼是在花錢方面撒謊,要麼是其中一個人賺錢更多並試圖控制對方——並且,他們都認為在下一段婚姻關係中“錢”仍然會是個問題。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相處模式,夫妻對錢的管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一方掌管著財政大權;第二種是夫妻雙方各拿出一部分錢,設立一個共同的資金池,照顧好家庭所需情況下,各自管各自的。

現實中,第一種情況會更多地出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著男方(少數為女方)將工資卡上繳的“光榮傳統”。這一“光榮傳統”也得到了資料驗證,一份家庭理財報告中顯示:如果伴侶拒絕將工資卡上繳,有多達35.8%的人會“不高興”。

這些觀念可以理解,無論男女似乎都不否認“錢”就是婚姻裡的安全感。有些人的安全感不那麼充裕,就自然而然希望將伴侶的金錢收入囊中;有人安全感相對來說好些,就選擇了保持家庭穩定的情況下,各自管錢。

甚至還有調查分別顯示了不同管錢方式下的離婚意向。發現各自管理金錢的方式下離婚意向最大,共同管理最小。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人都比較著重個人的安全感,希望牢牢掌控住一些東西。而共同管理是一個雙方都比較滿意,互留安全感的方式,有利於給夫妻的行為和心理增加向心力。

汪涵曾說過: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金庫,不然就沒有給老婆製造驚喜的本錢。既然如此,為何上圖資料顯示,丈夫管理比妻子管理的離婚意願要高那麼一點呢?

或許可以從社會女性的感受和定位說起。一般來說,如果財政大權由女方管理,女方會感覺受到了尊重,會更多地為家庭付出,而更多的付出就是感情的潤滑劑,離婚意願自然就少許小些。

“記帳、理財”賦予家庭財務自由更大空間

說了這麼多現象,那麼怎樣才能衝破種種樊籠回歸到正常、合理、高效的家庭理財中來呢?總的來說,家庭理財的內容無外乎兩個方面:避險和獲利。因此,夫妻二人首先需要瞭解家庭的財務狀況——當前狀況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的狀況。

事實上,除了顯而易見的工資卡,一些其他方面的資金已經很難獲悉,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支付時代,遍佈互聯網端的支付埠給人們管理自己財務狀況帶來困難。再者,人生本就是很無常的,萬一一方先離去,其剩下的財產甚至都無從知曉。

一個便捷的方式是,夫妻雙方通過手機記帳軟體等方式,及時掌握、分析和規劃家庭財務情況,比如網易有錢這類資產管理App,可以通過自動記帳方式同步支付寶、銀行卡等多個管道的收入、支出資訊,便於清晰瞭解財務狀況。實際上,記帳軟體的作用不僅如此,記帳可以讓夫妻二人對資產流入、支出有直觀而準確的把握,並更合理做出管理決策。如當月收入高於平均值時,可考慮增加投資性、消費性支出。反之,則減少。

其次是達成一致性理財意見。對多少錢可以用於消費,多少錢可以用於投資,多少錢存入銀行作為抵禦風險之用等達成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應避免情緒化、非理性化決定的介入,以資料為基礎,以家庭共同目標為出發點。之後,才能根據通過收益風險均衡原則、收支平衡原則、投資分散化原則、成本效益原則這四大原則來做出決策,在現實中趨利避害,提高收益,做到成本和效益的最優化組合。

或許可以試試共同管理,上面的資料顯示,有共同的家庭理財帳戶、家庭基金的共同管理家庭離婚意願最小。深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家庭理財基金,給家庭財務自由提供了更大空間,消除了“錢哪兒去了”、“家裡的錢怎麼花”等困擾夫妻已久的問題。

最後,投資在家庭理財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板塊。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財富是有時間價值的,如果我們不進行有效的金融投資,便意味著金錢的貶值。所以家庭理財中,投資是繞不開的一項。一般而言,家庭資產配置例如下圖所示。

對青年家庭來說,處於精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的人生階段,可側重互聯網理財、保險、股票等成長型理財。而對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步入家庭生活穩定器的中年家庭而言,可在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基礎上,選擇兼顧避險和獲利的理財產品,如房產、黃金、穩健型互聯網理財產品等。對老年家庭而言,則以養老、抵抗風險理財產品為主,如債券、儲蓄、養老型理財產品等。

家庭理財在許多人看來是一項費時費力,又意義不大的事情。可種種事實表明,直面家庭財產現狀,善於在彼此溝通中對家庭資產做出管理和規劃的家庭,才是幸福感指數最高的那一類。如果說家庭是一座小小的城堡,那合理的理財就是這座小城堡周圍的護城河。在修建這條護城河的過程中,懶惰、推卸責任、消極怠工、單邊冒進是不可取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