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這個季節最適合去柬埔寨撒歡!

這個季節最適合去柬埔寨撒歡,你知道嗎?不冷不熱,溫柔似水。平均氣溫為25℃~32℃,是最佳旅遊季節。柬埔寨看似純樸、落後的景象之中,存留著波布赤棉政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景象,同時保留著法國殖民地的法式風味。就是這樣充滿著強烈對比的人文風情,以及柬埔寨特有的風土景致,再加上吳哥窟無與倫比的的歷史遺跡,為遊客留下了視覺與心理上的巨大震撼,使得柬埔寨深受世界各國旅客的喜愛!

吳哥寺

吳哥寺又稱小吳哥,又叫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築,因此“吳哥窟”也被作為整個古跡群的總稱。吳哥寺位於"暹粒"以北約6公里處,長1.5公里,寬1.3公里,因占地面積比吳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稱小吳哥。這是吳哥時代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它創立於12世紀中期,為供奉印度教毗濕奴神所建,13世紀後期,變成佛教寺廟。

崩密列

崩密列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築都已經損毀,而且很難再被復原。當你到達崩密列的時候,你會發現如今的崩密列很像當年外國探險家發現吳哥時的樣子:寺廟坍塌嚴重,被樹木掩映,無路可走。如果沒有導遊帶領,你根本不知道如何穿過這片巨大的廢墟。

女王宮

女王宮,有“女人的城堡”之意,以豔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而聞名於世,據說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柬埔寨三大聖殿”之一的女王宮,建於967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王朝,而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這座印度教寺廟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有別于其他吳哥古跡使用青砂岩為材料,女王宮大量使用紅色砂岩作為建築材料,色彩極為豔麗,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女王宮遍佈精美的浮雕,有“吳哥藝術之鑽”之稱。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建於1186年,是古吳哥國王獻給其母親的神廟,建築風格與巴戎寺相同,是吳哥窟內最具神秘氣息的景點。整座寺廟被密密麻麻的樹木包圍,糾纏千年,如同神靈與大自然激烈博鬥過的現場。憑藉獨特的浪漫氣質,《花樣年華》和《古墓麗影》都曾選擇此處作為電影拍攝地,遊客來此參觀時也可追尋一份光影記憶。遊覽線路建議從東門進,西門出,這樣就能看到刻有成列仙女浮雕的“舞者長廊”。

巴戎寺

巴戎寺坐落于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回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弔。

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牆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洞裡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跡。那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壁畫彷佛訴說著一段段遙遠的故事。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位於巴戎寺的頂層,共54座寶塔,每座寶塔四個面,每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一共216個不同的高棉微笑。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