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情迷廣州老建築——西關小姐的騎樓物語

【前言】

據記載,古時的廣州南面臨江有“天字碼頭”,東起“大東門”,西至“西門口”,北至“小北門”;一條江三個城門構建了讓我們充滿記憶的廣州。民國初年為了修建馬路,城門成了殘垣的遺跡;而隨著新城區的擴建,那些每天路過的老建築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趁著記憶還溫熱,何不讓我們溫暖一下這些冰冷的老石磚?

【歷史沉澱】

眾所周知,廣州的春天潮濕多雨,夏天酷暑炎熱,天氣更是多變難測;此時擁有遮陽擋雨、使環境更加涼爽特點的騎樓,也隨著西方文化的融入在19世紀中葉傳入華南地區。經過改良和融合,成為具有廣東特色、風靡全廣州的西關騎樓。

準確來說,廣東騎樓是由當年的南洋華僑返鄉所建,除了羅馬柱、捲曲花紋等古羅馬裝飾特徵外,西關騎樓也融入了自己的本土傳統特色——滿洲窗~

“騎樓”通常建在商業建築的人行道中,從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長度可達幾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由於有了“騎樓”的出現,逛街出行更加便利,食肆、洋貨店、雜貨店等商鋪密密麻麻,街上顧客摩肩接踵,更是吸引了舊時深居簡出的西關小姐前來選購。

【舊時繁華】

到了20世紀早期,廣州的商業騎樓街開始大規模建設,商業繁華地段逐步形成了騎樓街風貌,如永漢路(今北京路)、太平南(今人民南)、惠愛路(今中山四路)以及長堤等。但說起騎樓的代表,就不得不提起恩甯路。

在荔灣區,自東向西有一條連綿兩公里長的騎樓街,東起人民路,沿上下九路、第十甫路、恩甯路,西至龍津西路,它是目前全市最完整、最長的騎樓街。恩甯路,就是這條騎樓長街的一部分,長750米、寬18.4米,東起寶華路,西北至多寶路與龍津西路相接,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

恩甯路是西關騎樓建築的精髓,一樓經營商鋪,二樓以上成為了住宅,鄰里街坊的融洽氣氛,讓恩甯路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冷冷陰雨,都讓人覺得安心和溫暖。如今,路上小車飛馳,行人匆匆路過,與靜止的古色建築形容一種絕妙的對比,襯托出中西融合的祥和之美~

【百般風情】

到了70年代末,廣州市經濟迅猛發展,交通量大大增加,老城區的“騎樓”也成為了擴張城市的阻礙。一些傳統騎樓街面臨了被拆遷的命運,如今僅剩的幾條騎樓街成為了老一輩人的懷念。但大家知道,原來廣州騎樓也是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的嗎?

1、 仿哥特式

代表作:長堤愛群大廈

愛群大廈將哥特風格加以靈活運用和改良,立面以垂直構圖為主,設以仿哥特式窗,底層騎樓柱廊也處理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覺到濃厚的哥特風格。

2、 南洋式

代表作:文明路186號、海珠路一帶

這是一種在南洋地區非常獨特且有創造性的形式,即在女兒牆上開有一個或多個圓形或其它形狀的洞口,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建築藝術形態。

3、 古羅馬券廊式

代表作:長堤新華大酒店

底層騎樓為券柱式,券心處以漩渦裝飾,風格雄偉,線角明朗而細部豐富。一些部分還運用簡化了的羅馬柱式,使其羅馬風格更為濃郁。

4、 仿巴羅克式

代表作:萬福路114號

在廣州的騎樓中,巴羅克裝飾多運用在山花裝飾及女兒牆的曲線中,也區別於17世紀巴羅克風格的繁瑣與追求曲線、動感,而是在構圖穩定的基礎上加上巴羅克裝飾。在下九路、龍津西路、萬福路等都可以找到。

5、 現代式

代表作:泰康路一帶

這種騎樓一般建於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在尺度、結構、材料、造型風格等方面與傳統騎樓區別明顯。一般來說,立面處理上捨棄了複雜的裝飾,運用了簡潔、明快、實用的功能主義的處理手法。

6、 中國傳統式

代表作:德政南路139號

該形式騎樓延續了我國南方傳統民居的特點,底層沿街挑出,長廊跨越人行道沿街佈置,樓層正面牆上並排開著兩至三扇窗戶,立面基本無裝飾。

大家猜猜下期的廣州老建築系列會是哪裡?喜歡的話記得不要忘記點贊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