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反復口腔潰瘍,不一定是上火哦!

不少人經常口腔潰瘍,也稱為口瘡,他們會以為自己上火了,中醫專家認為,經常性口腔潰瘍並不全是上火引起的,如果治療時過多使用甘寒或苦寒之藥,如果是虛證引起的,則會“火上澆油”越治越難好。

●女性經期常口腔潰瘍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婦科主治醫師周麗麗介紹,臨床上常可見到女性患者因受到口瘡困擾而多次就診求醫,且部分患者症狀的出現與經期密切相關。口瘡常表現為邊緣色紅,中心色白的潰爛點,疼痛劇烈,輕者口瘡只潰爛一兩處,重者口瘡可擴展到整個口腔,甚至引起發熱感染及全身不適症狀。有些女性一遇到口腔潰瘍,以為是上火了,就猛喝涼茶瀉火,狂吃降火藥,最後口腔潰瘍不但沒有好轉,反倒加重了。

●脾胃氣虛者不妨試試甘溫除熱法

周麗麗介紹,《景嶽全書·口舌篇》中指出:“口舌生瘡,固多由上焦之熱,治宜清火;然酒色、勞倦過度、脈虛而中氣不足者,又非寒涼可治,故雖久用清涼終不見效此當察其所由,或補心脾,或滋腎水;或以理中湯,或以蜜附子之類反而治之,方可痊癒。此寒熱之當辨也。”這裡揭示了脾胃氣虛,火不生土,而反抗拒,虛火上炎,口瘡乃作的病機。

臨床發現這類患者大多的共同之處如下:(1)長期服用苦寒之味;(2)遇勞則作;(3)納穀呆滯,大便時溏,舌淡苔白,脈細;(4)潰瘍面一般較小,呈淡白色,偶有淡紅色但中心均為白色……其實都是一些脾胃氣虛之見症。故口疳症,有虛實之分。暴病多實火,久病多虛火。虛火又可分為陰虛和氣虛,兩者密切相關。實火遷延不除,必灼陰耗氣;陰虛日久必傷及氣,氣虛亦常伴陰虛。脾胃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等均賴其所化水谷精微以榮,脾胃一虛,五臟六腑皆病,所以年老體虛之人以及慢性☆禁☆病患者一定要顧護脾胃,決不可拘於局部炎症而濫施苦寒瀉火之品。

周麗麗建議反復發作不愈的口瘡患者不妨試試以下甘溫除熱之法。

擬方一:黃芪建中東加減:

黃芪10g、桂枝5g、赤芍15g、白芍15g、淡竹葉15g、炙甘草6g、生薑5g、大棗10g。

擬方二:補中益氣東加減:

黃芪10g、炒白術10g、黨參15g、升麻5g、陳皮10g、當歸5g、防風10g、藿香10g、炒梔子10g、甘草6g。

擬方三:四君子東加減:

黨參15g、白術15g、茯苓15g、炙甘草6g、乾薑5g、黃芩10g、知母10g。

●TIPS:

減少復發生活中該注意啥?

周麗麗提醒:有些復發性潰瘍還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某些營養元素缺乏、機體免疫力降低、口腔衛生不良或精神因素有關,治療可採取綜合性措施。除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勞累,多喝開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吃辛辣食物。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