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有很多種,但不是每一個都能被稱為特立獨行的。這次的主角 —— 華碩 MX34VQ 顯示器在我手中也體驗了個把月,除了陪伴我度過每天的碼字工作之外,偶爾還被我拿來充當看劇與打遊戲的好幫手,現在我也該聊一聊它的優點與缺點了。
既然說它「特立獨行」,我肯定得點出它與其他顯示器不一樣的地方,分別為 21:9 的螢幕比例、自帶 Qi 無線充電底座、100Hz 的螢幕刷新率、1800R 曲度 VA 材質螢幕、雙 8 瓦立體揚聲器、無 USB 拓展介面,以及 7999 元的官方售價。
21:9 的螢幕比例加上曲面,是另一個世界
與廣大的 16:9 或者稀少的 16:10 螢幕比例相比,21:9 的螢幕比例配合上 1800R 曲度的曲面屏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另外一個世界,因為當我離它大概僅有兩個鍵盤距離的時候,視線幾乎被螢幕完全霸佔,而將顯示器或自身往後退一些,又能感受到寬闊的視野,真可謂是“進一步可探乾坤,退一步海闊天空”,當然這裡指的是向前和向後會有兩種不同的使用體驗。
不過話又說回來,剛上手 21:9 比例的曲面顯示器,特別是螢幕尺寸來到 34 英寸,畫面的左右兩端已經位於我視線的最左及最右,而此時觀看畫面內位於對角線的東西通過斜視來觀察會很奇怪,就只能扭動脖子觀看,而一般的 16:9 比例 27 英寸以下的顯示器是不需要的。
打個比方,Lightroom 已經是我工作中的老朋友了,偶爾需要套下濾鏡時視線就要移動到螢幕的最左邊,此時脖子就需要跟著扭動,套完濾鏡之後則需要在右方的參數調整中對銳度、對比度等參數進行調節,這時又要扭動脖子把視線移至最右邊,如果坐得太靠前,視線的大幅度跨越及脖子的頻繁扭動還是會造成疲勞的。而此時它這個 1800R 的螢幕曲度就很好地減輕了這個問題,足夠的螢幕曲度能讓我感受到環繞的觀感,而 1800R 曲度應該也是目前較大的螢幕曲度了。
當然,既然用上了 21:9 比例的顯示器,如何利用它的優勢去規避劣勢也是一種技巧。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現在我通常把畫面分成幾個區域來使用,借助 Windows 10 的分屏功能,我一般會將流覽器放在左邊來碼字,同時右邊分出上下兩個框,一個用來看產品的相關資訊,另一個放上拍攝的產品圖片或者 Lightroom 的畫面,簡單地來說同屏能夠處理更多東西,不需要前後切換畫面了,等於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1:9 比例螢幕對於觀看電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理論上來說,大部分電影院裡放的電影都是 21:9 的比例。目前優酷就有不少支持 21:9 的線上電影可以觀看,但不少電視劇用的還是 16:9 比例,在 21:9 比例的螢幕上面會留下左右黑邊,這就有些尷尬了。
閒暇之餘,我也喜歡在華碩 MX34VQ 顯示器上玩玩遊戲,21:9 比例螢幕在遊戲中也是有利有弊的。在玩競技類、對抗性較強的射擊遊戲,特別是線上與其他玩家對戰的遊戲時,如《守望先鋒》或者《CS:GO》,21:9 比例螢幕會讓你更容易疲勞一些,因為此時人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但同時又因為 21:9 的螢幕比例,眼球需要快速地進行大範圍轉動,長時間下來疲勞自然在所難免。特別要說明的是,儘管《守望先鋒》支持 21:9 的畫面比例,但畫面其實是由 16:9 裁剪掉上下一部分畫面而來,因此會損失掉上下一定區域的視野,愛玩《守望先鋒》的尾巴們需要注意。
反過來看,在玩一些畫面優美、場面宏大的遊戲時,如《戰地 1》、《無人深空》、《幽靈行動:荒野》等,你又能深刻地感受到遊戲的魅力,如《戰地 1》中戰爭場面的宏大與每個士兵的渺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人深空》中探索宇宙深處那一顆顆美麗而危險的星球,《幽靈行動:荒野》中開著飛機飛向高處一覽眾山小,等等。
因此對於 21:9 的螢幕比例以及曲面螢幕,我認為它註定只屬於少數人喜愛的玩物,而不會像 16:9 及平面螢幕那樣地普及。但這並不會影響它的發展,未來依舊會有越來越多 21:9 比例的顯示器誕生,就像平板之於手機及電腦那樣,屬於特定需求的產物。
100Hz 或更高刷新率真的有用
說到選什麼顯示器玩遊戲,可能不少人還不知道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刷新率。誠然,之前網上有不少理論說人眼極限就是 60Hz,但實際上我們的眼睛是能夠分辨出 60Hz 與更高刷新率之間的區別的,特別是你在體驗過類似於當下電競顯示器那種 144Hz 刷新率的畫面之後,再重回 60Hz 刷新率的畫面,就能感受到非常明顯的區別。
那麼這中間到底有什麼區別?60Hz 與更高刷新率之間差距在哪裡?打個比方,華碩 MX34VQ 顯示器就是 100Hz 刷新率的,那麼在固定的時間內,一個物體從畫面的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如果是 60Hz 你可能會看到 60 個運動軌跡,而 100Hz 就能看到 100 個運動軌跡,那麼這其中 60Hz 刷新率丟失的 40 個運動軌跡就相當於看不到了。
100Hz 相比 50Hz,顯示的 UFO 更流暢一些
當然,這還僅僅指的是單位時間(一秒)內的畫面,而在遊戲中,特別是對抗性很強、畫面變化較快的遊戲中(如 FPS 遊戲)往往一場戰鬥會持續幾分鐘甚至是十幾分鐘,那這其中 60Hz 刷新率就會少顯示更多的運動軌跡,而這些差距是我肉眼能夠明顯地感覺得到的。
刷新率為 60Hz 時游標在桌面顯示的軌跡更少
刷新率為 100Hz 時游標在桌面顯示的軌跡更多
而在實際玩《守望先鋒》的時候,我用士兵 76 這個人物進行跟槍射擊能夠讓准心像是粘在敵人身上一樣,這在之前 60Hz 刷新率的顯示器上其實比較難做到的。不過要說它能幫你從黃金段位上升到大師段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帶來小幅提升是肯定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不少電競的顯示器刷新率至少都是 144Hz,而電影也開始出現 120 幀錄製的畫面了,因為人眼確實能分辨 24 幀/秒、60Hz 與更高幀數/刷新率之間的區別。當然華碩 MX34VQ 顯示器並不是電競向的顯示器,因此刷新率也僅限於 100Hz,未來我還會帶來更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體驗文。
前衛的無線充電及落後的無 USB 擴展介面
顯示器除了作為一個顯示畫面的設備,如今也開始集成越來越多的硬體及功能,它們很好地為我們桌面的簡潔乾淨做出了貢獻,並且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當然其中一些功能剛開始起步,而一些則發展已久,借著體驗華碩 MX34VQ 顯示器,我也簡單聊聊顯示器的「附加技能」。
支援 Qi 無線充電確實給華碩 MX34VQ 顯示器帶來了一絲新穎和前衛的感覺,配合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讓桌面減少了一條線,變得更加簡潔。我最近在使用的三星 Galaxy S7 edge 就有無線充電的功能,因此平時在公司,我就直接把手機放在華碩 MX34VQ 顯示器的底座上,即可以開始充電,需要用手機的時候拿起即走,真的很方便。
但無線充電本身目前存在不少問題,其中包括不同協議之間的問題、充電速度的問題、設備支援與否的問題。目前我在用華碩 MX34VQ 顯示器的無線充電功能時,就遇到了充電速度較慢的情況,原因是其僅支持 5V 1A 的電流,更不要提快充了,所以如果急需用到手機外出,我還是會選擇三星原裝的快速充電器。
另外,關於無線充電的未來目前還不確定,如哪個協議會是主流、標準又是如何、充電速度如何規定、甚至如何與移動設備廠商溝通合作等等,這些都需要無線充電的研發廠商及無線充電設備的生產廠商(如顯示器廠商和手機廠商)深度的合作。但毫無疑問的是,無線充電將會是未來的趨勢,而顯示器作為辦公室和書房中一個較為普及且可開發空間較大的設備,未來應該會集成越來越多的功能,無線充電是其一。
其二可能就是內置的音響了。華碩 MX34VQ 顯示器內置了雙 8 瓦的揚聲器,據稱是有哈曼卡頓音效加持的,揚聲器位於螢幕的底部,發聲朝向桌面,加上華碩 MX34VQ 顯示器的底座不可拆,實際上聲音是經由桌面反彈再讓顯示器前的我聽到的。
這裡我也請來了對聲音比較挑剔的
@小淼-海
來感受了一下它的聲音效果,對於華碩 MX34VQ 顯示器他是這樣評價的:簡單試聽了一下華碩 MX34VQ 顯示器的外放表現,這款顯示器的喇叭是由華碩與哈曼卡頓共同調教的聲音效果,理論上相較於市面的顯示器要有著更加優秀的外放水準。
MX34VQ 喇叭聲音的能量主要都集中在中頻段,低頻和高頻都有著較大程度的衰減,低頻顯脆,高頻顯暗是給我的第一印象。試聽了一首石川綾子的小提琴曲,MX34VQ 喇叭下的小提琴音色有著較大的失真,沒有表現出小提琴明亮、抓耳的聲音風格。不過其寬廣的聲場倒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看一些影視劇或者玩遊戲時這種聲場表現十分利於用戶沉浸其中,雖說僅靠顯示器的喇叭無法實現那種氛圍感,但這樣的表現對於一款曲面顯示器而言已經是加分項了。
雖說目前會購入一款曲面顯示器的人基本都會配套一對桌面音箱,但如果顯示器喇叭不算太糟糕的話,那也相當於節約了部分預算拘謹的使用者的資金投入。個人認為 MX34VQ 顯示器的聲音適合日常輕度的聆聽使用,什麼叫輕度聆聽,就是短期內替代一下小型桌面音箱出聲,畢竟 MX34VQ 是台顯示器,視覺享受才是它該給予你的東西。
有了無線充電,還有了效果不錯的內置揚聲器,怎麼能沒有 USB 擴展介面?但實際上華碩 MX34VQ 顯示器確實沒有。這在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仔細地檢查了一番,發現沒有 USB 擴展介面之後還是感覺蠻惋惜的。USB 擴展介面不管是對桌上型電腦還是筆記本都十分友好,像使用桌上型電腦的我,由於主機位於腳邊,連接 USB 外設或者移動存儲工具時難免需要彎腰或者將主機拖出來;對於如今介面越來越少的筆記本,多出來的 USB 擴展介面也讓筆記本在移動辦公及桌面辦公之間切換得更加遊刃有餘。
就華碩 MX34VQ 顯示器而言,如果要我選擇的話,三個功能裡面,我可能會優先選擇 USB 擴展介面,而內置揚聲器和無線充電反而在其次。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USB 擴展介面也會更加實用一些,內置的揚聲器也能滿足大部分的一般使用需求,無線充電則受眾更少一些。
定價不低,小眾玩家的喜愛之物
綜合了以上幾點,最終再聯繫到它 7999 的售價,我覺得華碩 MX34VQ 顯示器會是那些喜愛 21:9 螢幕比例玩家的菜,此外 1800R 的曲度、3440×1440 解析度、100Hz 的刷新率、無線充電、較為優秀的內置揚聲器也同樣是加分項。於我個人而言,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也適應並愛上了 21:9 比例的螢幕,不過要拿它來玩玩《守望先鋒》還是有些壓力的,這類競技遊戲我還是選擇交給 16:9 比例的電競顯示器去暢玩會更好。
當然,玩遊戲特別是在較高的解析度及刷新率下玩遊戲,如果想要得到極佳的遊戲體驗(最高畫質),一塊好的顯卡自然是必不可缺的,在我這幾天的體驗中,感覺到基本上要 GTX1070 及以上的顯卡才能很好地運行高畫質的單機遊戲。
雖說是簡評,但其實說的也不少了,如果尾巴們還有什麼關於華碩 MX34VQ 顯示器亦或是其他顯示器想諮詢的也可以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