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馬爾地夫曬太陽,到瑞士滑雪,在巴黎購物……春節臨近,不少人又摩拳擦掌地準備出境遊。家住上海的張希一家打算去日本旅行過年,由於父母年過花甲,張希特意為全家人各買了一份境外旅遊保險。
近年來,出境遊異常火爆,然而不少人忽略了出境遊的一大安全保障——購買境外旅遊保險。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近日發佈的境外旅遊消費提示中特別強調,出境遊客在謹防超低價旅行團、強制購物的同時,一定要上好境外旅遊相關保險。
《2015年度中國境外旅遊出境安全報告》顯示,中國出境遊旅遊險滲透率較低,人均保費不到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2016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約為1.22億人次,旅遊花費近7000億元人民幣。但出境游保費僅為60億元人民幣,人均投保額不足5塊錢。
在旅行社工作的小周告訴筆者,出境游意外險不屬於強制購買的險種,遊客自費購險意識不強。除了申根國家等少數國家要求簽證申請者購買一定保額的旅遊保險,很少有國家強制要求外國遊客購買旅遊險。“遊客報團時我們都會介紹境外旅遊險,但大部分遊客都覺得是推銷,完全‘不感冒’。有顧客會直接說,就出門幾天,還要多花上百十來塊錢買保險,能有什麼用。”
其實,境外旅遊險是“花小錢、管大用”,實在應該為出遊安全買一份保障。一年多前親身經歷的一次出境遊意外,讓筆者意識到了境外旅遊保險的重要性。在澳大利亞旅遊期間,筆者在飛機上不小心將滾燙的咖啡潑在腿上,燙起了兩大片水泡,疼得走路都困難。下飛機後直接被送進醫院,在掛號處看到價目表,瞬間又驚出一身冷汗——一個助理醫師號(類似分診診斷)就要135澳元(約合700元人民幣),住院費用更是高達每天2000澳元。還好,筆者購買了境外旅遊意外險和緊急救援險,12天旅行的保費也就100多塊錢,在澳就醫的交通費、診療費和醫藥費等總共花了2000多元人民幣,都由保險公司賠付。
境外旅遊保險主要分為三大類:意外險、緊急救援險和財產險。其中,意外險是基本險種,主要包含意外傷害保障和醫療保障;緊急救援險可提供SOS國際救援服務,主要是通過24小時多語種的救援熱線,為被保險人提供救護車、送醫、就醫信息、住院費墊付、大使館資訊等服務;財產險則包含旅行延遲、航班延誤、個人財物保障等內容。
目前,國內各大保險公司的網站上都能購買相關的境外旅遊險,旅行社和簽證中心大多也設有代售保險的視窗。除了選對險種之外,在購買保險時,還要注意確認保險的生效時間,一定要完全覆蓋旅行時間。出行時,最好隨身攜帶保險單,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