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只是座普通的教堂,卻驚呆所有人

在你的印象中,教堂是什麼樣的?

無論你是否是基督信徒,相信在你的記憶裡,教堂一般都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再或者,這樣的

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的教堂都是中世紀或哥特風格,在我們的印象中,仿佛教堂就應該是那個樣子。但是,你見過這樣的教堂嘛?

你沒看錯,這確實是一個教堂,而且是一個普通的教堂。​

從遠處看,它是醬紫的:

走近一些看是醬紫的。。。等一下,為神馬我能看到教堂裡面的人?!​

??? 誰能告訴我,為神馬我能看穿這個教堂?!

​這個教堂由Gijs Van Vaerenbergh 設計完成,建築師是兩個來自Leuven且均為1983出生的年輕人 Pieterjan Gijs 和 Arnout Van 。

教堂又名為 “閱讀弦外之音”(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建築師將“透明”的定義從瞭解所有眼前看見的事物,延伸到看不見的事物,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看見的卻未必等於真實。

這個教堂高約10米,由30噸鋼筋和2000塊鋼板組成,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通過水準鋼板的運用,傳統教堂的概念轉換成一個透明的藝術品。​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座位於比利時 Haspengouw 地區的“透明教堂”就是一首宛若天籟之音的空靈之歌。

​它於2011年9月完工,2012年被建築網站Archdaily選為年度最佳建築。

自2007年開始,這兩個喜歡思考的年輕人就開始在公共場所實踐將建築與藝術相融合的一系列項目。“閱讀弦外之音”是藝術項目 pit 的一部分,pit 是由十位元Borgloon-Heers區域(在Limburg的Flemish省)的藝術家作品組織的一條藝術軌跡。

​建築的牆面斑駁通透,當光線照射到它時,整個教堂流露出一種極為虛幻和玄妙的光影效果。

若是從外側觀賞,這座教堂看起來就像是浮動在空氣中的圖元方塊,神秘而不真實,讓人目瞪口呆。

這座也許是全世界在視覺上最獨特的“透明”教堂,雖然它的面積並不大。。。​

對於參觀者來說,教堂要麼是一個宏偉的建築,要麼部分或全部地消解于景觀之中。而在這裡,那些從教堂內部看外面的參觀者,可以看到線條抽象地展示出重構的外部景觀。

​通過這種方式,教堂和景觀都可以看成是作品的組成部分,於是正如它的名字——“閱讀弦外之音”(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又譯閱讀線與線之間)那樣,參觀者也必須閱讀線條本身。換句話說,教堂是對環境的主觀體驗變得視覺化,反之亦然。

“閱讀弦外之音”可以解讀成對建築主題的思考,但這個作品也有力地超越了嚴格意義上的建築主題。畢竟,這個教堂沒有一個明確意義上的功能,它關注的是視覺體驗本身(也可以看做是在空間中畫的線條)。

​同時這個作品也證明了這種體驗實際上是設計的結果,因為它在明確參考了概念中的不同階段: 設計繪圖,模型……此外,因為這個教堂不具備教堂的典型功能,它也可以解讀成對該地教堂缺失的遺產相關的思考。

所有這些層面融入一件藝術作品中,可以進行開放式的各種解讀:從嚴格的建築層面到藝術層面。

記得路易士·康曾經說過,“光是人與神對話的語言,也是人性與神性具體而微的共同顯身的領域。” 或許我們當我們站在教堂內部向外看的時候,能更深刻的感覺到這句話的含義。​

鋼板與鋼板之間保留著縫隙,通透無比——就像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上帝,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那麼上帝也就不一樣。

​或者,借用那句我們更熟悉的“無色無相,萬法自然”,說的大概也就是這麼個情景。

這美輪美奐的建築仿佛在解構周圍的環境、解構光與影。

​教堂從外面欣賞,由於鏤空的原因,使之很好的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並且紅鏽的顏色也可以給冬日的場地帶來一道風景;

從內部欣賞,外面的景色由於教堂每行的鋼板遮擋,從而重新詮釋了場地周邊的景色。

​對於虔誠的基督教徒而言,這個教堂或許更能讓他體會到造物主的神奇。

作為一個觀光景點與教堂禱告的地點,這裡似乎有種淨化心靈的神奇力量。​

但單論遮風擋雨的能力,小編對此表示那麼一點點懷疑。。。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