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瓶子,是人類文明史上出現的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器物,隨著文明和物質水準的進步,瓶子也漸漸從實用性向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轉變。在陶瓷的造型中,瓶子是一個很大的門類,各式各樣的瓶子,造型繁多,令人驚歎。今天我們就選擇了部分常見造型的瓶子,和大家一起欣賞和解讀。
1.蒜頭瓶
明清時期景德鎮窯常見的一種瓶式樣,仿自漢代青銅蒜頭壺,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而得名。瓷制蒜頭瓶始燒于宋代,流行於明清,以景德鎮窯製品為多見,品種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等。明清景德鎮窯蒜頭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藍釉、醬釉等各種單色釉品種。明嘉靖蒜頭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裝飾。明成化蒜頭瓶,僅口部作花瓣狀,耳為隨意堆塑。明正德蒜頭瓶,在瓶腹上設出戟。明萬曆蒜頭瓶,趨於簡化,口部已無蒜頭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為多見。清代蒜頭瓶的器形趨於輕盈秀美。
清乾隆青花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
▼
清乾隆青花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
▼
2.棒槌瓶
分為硬棒槌瓶,方棒槌瓶和軟棒槌瓶。硬棒槌瓶又稱圓棒槌瓶,盤口,短直頸,圓折肩,圓筒狀長腹,圈足,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台。。器腹有高矮和粗細之分,粗腹者,器形莊重,細腹者,器形秀麗。
方棒槌瓶,撇口,短頸,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長方腹上部略寬,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寬足,凹底施釉。現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軟棒槌瓶,是與硬棒槌瓶相對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燒制的一種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圓滑。常見青花,五彩。
宋汝窯紙槌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康熙灑藍釉描金花鳥棒槌瓶 釣魚臺國賓館
▼
清康熙景德鎮窯黃地三彩戲圖方棒槌瓶 法國吉美國立亞州藝術博物館
▼
3.油錘瓶
小口,細長頸,圓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錘,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制,品種以青花和顏色釉多見。
清康熙紅彩描金開光走獸花鳥紋油錘瓶故宮博物院
▼
4.柳葉瓶
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制,康熙豇豆紅釉柳葉瓶,是極為珍貴的產品。清雍正淡黃釉柳葉瓶 故宮博物院
▼
5.轉心瓶
在一個鏤孔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上繪各種紋樣,撥動上瓶瓶口,轉動內瓶時,通過外瓶的鏤孔,可以看見不同的畫面,故稱轉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鎮窯創制,多為官窯器。
清乾隆粉彩暗八仙紋雙耳轉心瓶 故宮博物院
▼
清乾隆黃地青花纏枝花紋轉心瓶 故宮博物院
▼
6.淨瓶
淨瓶(梵名 kalasa),指以陶或金屬等製造,用以容水的器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飲用或洗濯,又稱水瓶或澡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以其為千手觀音四十手持物之一。
北宋定窯白釉龍首淨瓶 浙江博物館
▼
7.盤口瓶
因瓶口為盤狀而得名。一般為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北朝至隋的則短頸,平底。北朝的瓶,腹瘦長,最大腹徑在近底處。隋代的瓶則頸部細長,腹部較豐滿,略呈橢圓形。
宋龍泉窯青釉盤口瓶 故宮博物院
▼
青釉六系盤口瓶 故宮博物院
▼
8.穿帶瓶
造型的基本特徵是:喇叭形口,瘦長鼓腹,腹部有一對環耳,流行於宋、遼、金、元、明、清各代,白釉、黃釉、白釉綠彩製品比較常見,是古陶瓷瓶式,因為瓶的兩側有穿帶或繩索的環耳溝漕而得名。
遼綠釉穿帶瓶 內蒙古博物館
▼
唐黃釉盤口穿帶瓶 內蒙古博物館
▼
9.瓜棱瓶
宋瓷中常見的瓶式之一。特點是瓶的腹部由凸凹的弧線組成似瓜棱式的形體。南北瓷窯均有燒制,以景德鎮製品居多。造型是撇口,直頸,長圓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瓶體秀麗靈巧。
八棱淨水秘色瓷瓜棱瓶 法門寺博物館
▼
10.貫耳瓶
流行於宋代。器形仿漢代投壺式樣,直頸較長,腹部扁圓,圈足,頸部兩側對稱帖豎直的管狀貫耳。哥窯、官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清代亦有仿製。
南宋官窯青瓷貫耳瓶 國家博物館
▼
11.萊菔瓶
萊菔即蘿蔔,故又名“蘿蔔尊”,清康熙朝獨特尊式之一,器呈侈口、細長頸下飾雙弦紋、豐肩、長腹下斂、假圈足,足脊窄細若蘿蔔。
清康熙豇豆紅釉萊菔瓶 故宮博物院
▼
12.荸薺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粗長頸,扁圓腹,狀如荸薺而名。清代康熙年首創,雍正官窯多有燒造,且形制規範。該器型直口長頸,扁圓腹,外侈圈足,器形規正,削足考究,足端露胎,胎質潔白細膩。平坦底。
清乾隆茶葉末釉荸薺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