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用心5年,試驗150餘窯,從太湖泥中孕育生命

陶瓷藝術,淵源流傳,見證中華文化的興衰榮辱。自宋朝以來,江浙地區成為全國制瓷重心。龍泉窯、景德鎮歷經數百年滄桑,至今仍舉世聞名。

蘇工精巧冠絕天下,陶瓷行業亦有底蘊積澱。只因蘇繡、玉雕盛名遠播,故而陶瓷名聲未揚。

初見冷贇玲,這位80後的江南女子,言談之間,透著溫婉。

她自幼學習美術,十六歲開始學習陶瓷手藝,畢業之後從事出版工作,不足三個月即辭,只因割捨不下陶瓷手藝。

當時她以老家為根據地,隔段時間需奔赴宜興借窯燒瓷,一待就是三四個月。燒制過後,她和夥伴動手打包運回蘇州,狹窄的老房子擺滿木箱草繩。

她就憑一股倔勁堅持下來,創建太湖窯品牌,成為蘇州制瓷行業中的佼佼者。

她說,陶土瓷泥,用心手作,令人感到瓷器具有靈與性。

太湖三山島曾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其中便有先民製作的陶器。

受此啟發,冷老師萌生乙太湖泥制瓷的念頭。

組織人手,挖掘太湖湖底十米深的淤泥。太湖淤泥萬年間流水淘洗,具備特殊黏性,可塑性極強,且含雜質少,過濾清洗後,適合瓷器燒制。

沒有前人經驗可鑒,歷經150多窯探索燒制,春花秋月,每一窯都有幾個月的準備週期。

五年間繁複試驗,不斷調配比率,終於燒制出胎質穩定的澄泥瓷。

澄泥的配比雖然確定,但製成瓷器並不容易,每次都須經過百次以上試驗,確定釉色與胎質間的“黃金”比例。在太湖窯工作室的各處角落,堆滿廢棄的試驗品。

澄泥呈現香灰色,所制瓷器胎質與傳統青瓷相比,更加沉穩耐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冷贇玲看來,江浙人低調內斂,求實進取,與澄泥瓷的氣質完美契合。

冷老師用心制瓷,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同陶土瓷泥,礦物釉色融合在一起。

聊天中,她不只一次感慨時間不夠用。她隨身帶著筆記本,記錄下刹那的造型靈感,釉色胎質的配比比率。

時間積澱,冷老師希望製作更多貼合大眾生活,弘揚蘇州文化的陶瓷作品。

她與著名畫家顧迎慶合作,歷時三年,燒制“昆曲”青瓷茶具,以水墨寫意將“驚夢”一折燒制在瓷器之上,僅設計草稿就有六百多張。

茶壺以美人尖造型,取其高瘦,符合人物佈局,男女二角水袖恰好在壺把處重合。

六個品茗杯,皆飾以手勢指法,背面標注名稱。如此用心,只為使瓷器鮮活,傳播昆曲文化。

最後守藝君附上專訪冷贇玲老師的一段視頻

一名用手藝和藝術理念,實現大眾想法的陶瓷手藝人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