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舞步 領先潮流五百年!

情感類機戰修羅場歌舞番《超時空要塞△》終於不久前完成了26話的年番長跑,在“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鮟鱇續一秒”的信仰歡呼聲中落下帷幕。

歷代“馬褲螺絲”都是歌姬+戰鬥機的標配組合,但以老不正經而聞名的監督河森正治在本作中搞了個喜聞樂見的大新聞,直接把歌手轉職成了偶像組合,緊密貼合當今時代最前沿,潮爆了。

會唱歌會跳舞能演出Live還會支援打飛機,小姐姐你們功能不要太多哦。

甚至連VF戰機都能似魔鬼的步伐!

說到舞蹈,準確講“宅舞”,暴露年齡的編輯首先想到的還是《涼宮春日的憂鬱》動畫出現的那一年,有一種全世界都在跳“晴天好心情”的感覺。同樣的舞姿被不同國籍、膚色、年齡、信仰的人們跳了一遍又一遍,整個網路上都充盈著舞者們自信的笑臉,甚是壯觀。

能讓不同國籍、膚色、年齡、信仰的人們集合在一起的事情並不多,除了世界盃、“雙十一”和“STEAM又降價啦!”之外,舞蹈就是其中之一。

舞蹈這種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從出現之日起便肩負著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感情交流的紐帶職責。這種既能獨樂樂又能眾樂樂的嗨翻天藝術形式的起源座標無法準確定位,可以肯定的是它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時光隧道。

​​從奴隸社會跳死人不償命的圖騰巫舞

——快叫薩滿來!又瘋了一個!——

到封建盛世唐明皇帶頭動次打次的長安梨園

——“是搶走了朕的麥克風?”——

及隨後傳入平安時代的日本演變為日本舞起源的“雅樂”

​從阿茲特克的太陽神祭祀到蘭陵王在邙山腳下的狂野演武,從鏗鏘的大河之舞到新華里業務員增援舞……世界各地的文明都與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有些在歷史長河中隨風而逝,有些卻對未來的某些事物產生悠遠影響。

在中國,如今比電視下鄉、電話入戶普及度還高的當代廣場舞大軍,形成不過十餘年。姹紫嫣紅的中年婦女走入街頭巷尾小公園縱情舞動逝去的青春,仿佛就是一夜間的事

然而在近四十年前,曾經有一種與當代廣場舞形式頗為相仿的舞者群體曾一度在日本引發社會現象。雖然這種現象如流星劃過子夜轉瞬即逝,卻成為影響了日後諸多領域的原石根基。

1978年一家名為“竹之子服飾”的流行服飾店在東京原宿開業,店內主要銷售阿拉伯、波西米亞等風格的異邦民族服飾,且配色大紅大紫與豹紋斑點齊飛,極其浮誇。

不難看出,如今突然爆紅的“piko太郎”標誌性服裝就有幾分向此類設計致敬的懷古意味。

在那個諮詢尚不發達的時代,這樣別具一格的服裝店簡直潮到沒朋友,一時間成為年輕人眼中尖端潮流的道標。於是身著這類“奇裝異服”的張揚青年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時尚青年大量聚集的原宿步行區和代代木公園一帶,在流行disco樂曲中動次打次。

因為服裝普遍採購自上文提到的服飾店,這些年輕人給自己起了一個聽起來還挺有內涵的名稱——“竹之子族”。

(其實就是“竹筍”的意思啦)

好在那家店叫“竹之子”而不是“板鍬”、“電鑽”、“三合板”這類富有生產氣息的名字,不然四十年後那些當年的小年輕得羞恥死……

竹之子族雖然外表狂放、張揚,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也差不多是這個款式的。

當時的竹之子成員中一大部分是原暴走族。暴走族什麼樣你們心裡有數吧?就是梳著飛機頭、腰間別木刀、身穿背後繡有“夜露死苦”、“喧嘩上等”等漢字特攻服的那種招搖形象。

這些曾經讓各地員警都頭疼不已的中二擾民團夥在接觸到竹之子族文化後突然悟出了一個共識——“這世界上除了單挑和群毆外,原來還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鬥舞”。

當百十來號人齊刷刷地跟著吵雜的disco起舞時,在旁人看來宛如一種新興宗教,充滿儀式感,這種“不明覺厲”的體驗使年輕人沉浸其中不能自已。

比的就是誰聲勢——大!

比的就是誰動作——齊!

日本同學們,你們學生時期大概沒認真做過課間操吧……

竹之子族在80年代初期的日本迅速躥紅,一度連紅極一時的偶像藝人沖田浩之都投身其中成為代表人物。然而隨著西方流行文化的大舉入侵,很快這股潮流又被嬉皮風和搖滾熱沖淡沖散了。

竹之子文化雖然轉瞬即逝,但它的精神卻沒有完全消失,並且後世的諸多理念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90年代,日本開始頻繁舉辦大型動漫、遊戲展會,以模仿動漫活遊戲中人物角色形象為看點的角色扮演活動成為新時尚,即Cosplay。大膽獨特的穿著方式、彰顯個人主義的先鋒理念,被認為是對“老前輩”竹之子精神的繼往開來。

彼時緊扣潮流脈搏的竹之子族對此時掀起全球熱潮的Cosplay在意識形態上竟如此相似,如今在遊戲、動漫展上看到那些令人驚豔的完美Coser時,誰會想到四十年前他們的前身是一群活躍在代代木公園的華麗青年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