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到了高考的時候我要繼續讀書,這時多年來一直很少管我的父親突然阻止,讓我去當廚師,或到大伯所在的水暖安裝單位當技工。這是父子之間最大的一次矛盾,最後我選擇了讀書,當然,我不知道如果遵從父親的建議,時至今日會過上怎樣的生活,但我還是感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似乎每個家庭的情況都大抵相似,母親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決定生活瑣事,但諸如興趣發展、職業規劃這些,一般都由父親決定,而父親往往不太會參考和尊重子女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的經驗是對的。《乘風破浪》的出發點正是兩代人的代際問題。
電影從一場賽車比賽開始,車手徐太浪拿了總冠軍,向一直強加阻撓的父親證明了自己,但他和父親之間的心結一直沒解開,他開著自己的賽車載著父親狂飆,就這樣捲入了一場華麗的冒險,回到1998年的亭林鎮,與年輕的父親相遇了。
其實代際問題的根源,就是兩代人互相不理解,這似乎一直以來都是個無解的難題,同時又伴隨著壓抑和苦悶,當父親的不知道兒子的內心想法和理想,當兒子的也根本不知道老爸當年經歷過什麼,他的那些經歷積攢到一起被當做是難得的人生閱歷,讓他覺得有資格去左右你的人生,如果你真正瞭解他所經歷的,就會理解他所做的一切,哪怕你認為那是錯的,也不會有怨恨,《乘風破浪》正是這樣,阿浪回到父親年輕的時候,經歷了他的青春,最後終於明白,哪怕換成自己,也會變成父親今天的樣子,於是父子二人解開心結,最終和解,當兩個人做出熟悉的手勢會心一笑時,特別讓人感動。
感動是因為有共鳴,也因為影片平實又真切的情緒表達和情感輸出,我年輕時就是阿正那副德性啊!喜歡看香港電影,偶像是小馬哥,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知天高地厚,有了心愛的女孩兒什麼都不怕,覺得自己給得了她想要的一切。後來又一想,自己和韓寒是一代人,電影中出現的亭林鎮恰好是他的故鄉,這部電影有沒有融入他的成長經歷呢?我不敢說,但很顯然是有他的真情實感的。充盈了自己情感的電影,才更容易打動觀眾。我們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青春、純粹的愛情,真摯的友情,韓寒拍青春片的套路有別於其他所有的青春片,沒有一絲矯情,怎麼看都覺得舒服。
再說回我自己,至今和我爸都覺得沒什麼話說,每次打電話,他往往都只是叮囑我不要吃太胖、開車要小心、出差注意安全等老生常談,多年來時間已經磨光了我們兩個人的脾氣,所以片頭洋洋自得的阿浪把咄咄逼人的態度丟給父親,其實我是蠻羡慕的,至少他還有向父親表現的欲望。這部電影讓我突然意識到,在我埋怨他不理解我的同時,其實從來沒有真正的理解他,而他其實也曾經有過少年、青年,生我、養我。我決定下次回家要和他好好談一談,聊一聊他年輕時候的事兒,《乘風破浪》是開啟我和父親心鎖的密碼,沒想到韓寒用這樣一種別出心裁好笑的方式讓我找到了打開它的契機。
春節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懷舊牌的《乘風破浪》有品質、有深度、有故事、有笑有淚、溫情滿滿,唯獨缺乏賣相,我一方面佩服韓寒定檔大年初一的勇氣,一方面又為他不向商業低頭、不為賣座創作的堅持感動。我也相信,票房不能定義電影的成敗,更不能定義電影的價值,它只說明在一個月的檔期內能爬到多高,可是更重要的是,在下映了之後能走多遠,好的電影此去經年依舊閃光,我認為《乘風破浪》就是能一直閃著光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