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國球”是乒乓球,但我卻覺得能夠戴此桂冠的應該是羽毛球。很多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從少年時代就開始接觸羽毛球,在小鎮上,茶餘飯後,隨便一塊三米遠的空地兩個人就能打的不亦樂乎。工作後在城市裡反倒處處掣肘,想打一場羽毛球還要電話訂場。上週末和家人去打了一場羽毛球,原以為平時堅持跑步、游泳,打羽毛球不過牛刀小試,沒想到半個小時就揮汗如雨,堪堪打滿2個小時,小臂和臀部的肌肉疼了幾天。
接著就迎來了《擊戰》的上映,第一時間去看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主創陣容有多吸引人,而是運動題材的電影在大片充斥的銀幕上實在少的可憐,進而讓每一部都不能錯過。更因為,回顧幾年來看過的運動題材作品,從《極速風流》到《激戰》,再到前不久的《鐵拳》,無不讓人熱血沸騰,但賽車、足球、籃球、拳擊的作品居多,羽球的少之又少,去年郭子健那部《全力扣殺》用了鄭伊健、鄭中基、何超儀,對於這類題材,全明星陣容反倒壞了氣氛,《擊戰》演員陣容上缺少一線明星的“短板”其實恰好是電影的“長處”,相貌平平、鄰家大叔模樣的王景春飾演loser老爸兼教練再合適不過,事實證明他沒有讓觀眾失望,首先在氣質上,他極符合一個退隱多年的大神級人物,而縱觀整部電影,王景春的表演很有層次感,隨著劇情的推進,情緒上的漸變,軟硬兼施的人物形象,對整個球隊的訓練既傳奇又接地氣,讓影片的勵志性詮釋的很扎實。
另外一大亮點,自然是鮑春來飾演的陳霆軒,作為影片中球隊的核心,由一位專業羽球運動員擔綱再合適不過了,其實鮑春來的羽毛球運動生涯本身就是傳奇,2011年因傷病退役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這次再大銀幕上再次發威,不但是觀眾之幸,也是球迷之幸。鮑春來的加盟,讓影片提升了一個段位,在羽毛球競技方面異常真實,甚至可以說打出了專業水準,這自然得益于鮑春來對整個球賽場面的把控,據說他帶傷全程上陣,還用國家隊的標準嚴格要求演員們,而另一位主演王森也沒讓人失望,為了打出專業水準,他每天做羽毛球訓練長達四五個小時,而專業的羽球選手每天的訓練也不過三個小時左右,再想到自己打兩個小時後的慘相,不僅打了一個寒噤,在羽球競技場面近乎完美的背後,其實是演員們高負荷的訓練和不斷揮灑的汗水,每一個鏡頭、每一處細節都來之不易。
雖說是羽球的運動題材,但影片的編劇其實煞費苦心,儘量的保證故事性,影片的劇情多線索、夠複雜,人生失意的五路人馬聚集在瀕臨倒閉的羽毛球俱樂部,要去打一場怎麼看都贏不了的比賽,同時還要面對財務的困境,以及黑道的干預,影片的故事框架和敘事技巧其實很西式,營造出了足夠的張力,很高興沒有拍成紀錄片或傳記片,否則會流失很多觀眾。
當然,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完美的,《擊戰》也不例外,用專業運動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讓電影體現出專業性,但另一方面則是演技方面的欠缺,特別是和王景春這樣的老戲骨搭戲,更顯示出年輕演員的心有餘而力不足,運動員轉演藝圈的成功例子不多,他們都還年輕,可以像對待打球一樣對待表演,只需努力,相信會有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