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青春》:青春易老,“情”永在

我不是辛夷塢的書迷,至今也沒看過同名小說,知道它源于趙薇導演的電影,影片裡跌宕的故事、命運起伏的人物把我深深打動了,當時就期盼小說能拍成電視劇,果然成真,現在劇已過半,可以多少談下感受了。

一直不看小說,就是擔心會影響電視劇的觀感,儘管有電影在先,多少瞭解了主角的命運軌跡,但追劇這半個月來,還是宛若打開潘朵拉魔盒,每一集都是新鮮的,並且劇情有充足的空間舒緩的展開,給人更真實、更細膩的感覺,也讓角色的性格、生活狀態等方面的變化更加鮮活和貼近生活,兩間宿舍八個人物,十年的成長歷程,貫穿整個最寶貴的青春期,電視劇就像是一套鈴琅滿目的畫卷,在觀眾的眼前緩緩展開,留給我們的,是對自己青春的回憶和悵惘。

相對電影版,少了時間上的局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對角色有更細膩、更深入的刻畫。角色的魅力一方面來自於小說的勾勒,另一方面是演員的成功塑造。我和很多觀眾一樣,一開始是反感鄭微的,在宿舍裡她顏值不算最高,可性格暴躁、愛使小性子,不知天高地厚,不是那種極具親和力,又討人喜歡的類型,這種感覺在電影版裡尤甚。但在電視劇裡,隨著劇情的推進,自己慢慢走進了這個角色,跟著她一同成長,體會她的喜怒哀樂,開始理解她、接受她,最後發現,其實她是很典型的青春期小女生啊!再看其他幾個主角,雖然賦予每個角色不同的個性,但都沒有超脫現實,我們終歸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應該是這套劇打動人的基礎吧!

愛和痛,後者往往更加刻骨銘心。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總是會忘記別人的好,而記住對對方的恨。太多青春題材,都很喜歡展現校園生活的美好呀,沒心沒肺的玩呀,放開一切的愛呀,直接把青春和狂歡劃等號,這樣的青春,離我們太遙遠了。試問誰上大學的時候不迷茫?哪一個沒經歷過一兩次失戀?當我們回顧大學生活的時候,其實發現最刻骨銘心的是留下的痛啊!《致青春》把這種痛表達的淋漓盡致,電視劇以鄭微和陳孝正、林靜兩個人的情感糾葛為主線,三個人之間的情感特別真實,毫無修飾,兩個本以為可以託付終身的男孩,最後都選擇了出國留學,試問這讓人怎樣相信愛情?而四年過後,兩個男人又幾乎同時出現發起猛攻,試問這又讓人如何選擇?劇中把三個人的心理變遷刻畫的細緻入微,很喜歡一場戲,鄭微看阿正睡著,擦掉他手上的墨水,給他蓋上毛毯;阿正醒後,看到鄭微的腳丫,為她修剪指甲。已經分開的情侶,總會不自覺的做一些曾經一起做的事情,但彼此又都知道,失去的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所以阿正說,我無法忍受和自己能力不相符的薪水,所以我選擇出國,是為了給我們更好的未來,只要終點不變,過程並不重要,其實他真的錯了。

愛和痛分屬天平的兩端,彼此孤立又彼此照應,雖然鄭微覺得痛,但她的生活中註定不能沒有這兩個男人,大學時期的理想,對未來的期盼,在走向社會,開始工作之後慢慢變質,每個人都發現很難堅持自我,也和自己想要的理想漸行漸遠,在席捲一切的洪流面前,還殘存的愛情有堅韌的力量,維繫著幾個人不被打垮,還能堅強的活著,也正是這樣,方顯得愛情之可貴。

另一個不會隨青春老去,反而歷久彌新的,是同窗之情,這種感情要完全超越一般的友情。劇中八個主角一直在分分合合、打打鬧鬧,面對利益的誘惑,甚至有過背叛,鄭微和黎維娟開撕的那場戲看的讓人心寒,但幾個人找回朱小北,在她門口追憶過去,最後四姐妹重聚的戲,又讓人覺得好暖,這場戲太寫實了,能讓人想到自己的同學聚會,世事變遷,不論大家變成什麼樣的人,重聚在一起的時候,都還是那樣的親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