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看似只是血液的細胞碎片,卻是人體恢復健康的“大功臣”之一。當人受傷、出血時,是血小板的聚集起到凝血、止血、修補破損血管的作用。
然而,有一部分人卻每天處在止血困難的恐懼之中。南方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孫競介紹,有一個病叫血小板減少症,由於目前血小板來源十分緊張,嚴重影響了臨床的治療及患者的健康。
血小板減少 最可怕是出血
孫競介紹,血小板減少症分為原發和繼發,繼發的血小板減少主要在於尋找原發病,控制原發病。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種臨床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占了出血性疾病的三分之一,高發人群是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
他指出,血小板減少給病人帶來的最大風險是出血。臨床表現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嚴重時可內臟出血、顱內出血,年齡越大出血風險越高。有的患者僅血小板減少沒出血,有的患者有乏力明顯。
孫競解釋,根據病程臨床可分為新診斷ITP、持續性ITP和慢性ITP。新診斷ITP多見於兒童,起病急驟,多表現為皮膚針尖樣出現點、紫癜、口腔血皰等,女性月經過多有時為唯一症狀。起病前l-3周部分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60%以上可規範治療後緩解,平均病程4-6周,部分可3月以上轉為持續性ITP,但少數症狀反復12月以上成為慢性ITP。期間少數病人因為病情嚴重,血小板計數低於10G/L而出現危及生命的出血。
血小板來源少 治療也受影響
“血小板減少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原因很多,”孫競介紹,該病不僅常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其他系統疾病如結締組織病、肝病等均可繼發血小板減少,還有先天性和藥物誘導的血小板減少。
因此,存在不遵循規範診治以及誤診漏診的風險。對此,他強調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診治。
“近年生活品質分析發現,ITP病人如果沒有接受規範診療,其生活品質甚至低於腫瘤、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他表示,目前ITP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流程,避免過度治療,改善生活品質,是目前普及ITP的規範診治中的迫切任務。
孫競指出,由於社會公眾對血小板並不是很瞭解,捐獻少,血小板來源十分緊張,臨床治療得不到滿足,由此引發輸血帶來的感染性疾病、同種免疫反應、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過敏反應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臨床的治療及患者的健康。
他呼籲愛心人士踴躍獻血,重視規範使用血小板、避免輸注浪費等問題,“關愛生命,從重視血小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