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學校已經陸續進行了期末考,下周,幼稚園和中小學基本上就要迎來寒假了。然而,團長的朋友圈內卻出現了不少這樣的內容:
“看到娃兒的放假通知,整個人都不好了……”
“家裡的小朋友要放假了,又沒得人帶了”
“放假了,又要鬧得天翻地覆了”
……
一到放假,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洪荒之力了
▽
然而還沒放假的家長的心情卻是這樣的
▽
培訓班早早地報了名,寒假的興趣班或許也安排好了,也有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度假、冬令營,但是讓誰來照顧孩子依然是讓很多家長焦慮的難題。團長小時候,每當學校開始放寒暑假,就會被送到奶奶家,等待著過年。如今,讓老人在寒暑假幫忙帶娃依然是許多家庭的選擇。
接著,照顧孩子的人有了,卻引來了另一個敏感的問題,“隔代教育”總是被吐槽,寒假應該讓老人和孩子怎樣相處?
1
隔代帶娃不是洪水猛獸
說起隔代帶娃的話題,完全沒有問題的家庭或許屈指可數。聽過太多爸爸媽媽抱怨老人太溺愛孩子,育兒觀落後;也聽過不少老人抱怨兒媳不懂事,體諒不了自己帶娃的辛苦。
於是,很多家庭都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一方面離不開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另一方面又不斷抱怨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更有甚者,堅決不允許老人帶娃。
隔代帶娃真的是洪水猛獸?
團長想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一家養老院和一個幼稚園的“合併”會發生什麼?一群老人和一群孩子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美國西雅圖西部的Providence Mount St. Vincent養老院做出了一個新奇的嘗試:它們將養老院和幼稚園結合到了一起,開展了一個兩代人的學習專案。項目中,孩子和老人們每天一起學習並舉辦各種遊戲和活動。
這個小小的嘗試給養老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歡樂和生機。在孩子們到來之前,養老院的氣氛非常壓抑,陪伴老人的只有孤獨。
但是,當這群孩子走進養老院,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養老院的老人們與孩子一起歡樂地玩著遊戲,老人試圖幫小女孩扣好大衣扣子,孩子們和老人們一起做三明治給流浪漢吃……
在這個項目中,老人們在與孩子們接觸的過程裡重新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在孩子們的陪伴下得到了更多陪伴與歡笑;而孩子們也收穫了老人們無私的愛,也更清楚地瞭解人的衰老,並知道了大人有時也需要幫助。
這個案例與隔代教育雖然不太一樣,但是它或許證明了,就算是撇開教育的目的而言,寒暑假讓孩子和老人相互陪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不可避免的帶娃“拉鋸戰”
許多家庭中隔代教育矛盾的核心都是兩代人的育兒觀不同,它導致的差異會滲透到生活中各個方面,從而引爆一個又一個矛盾。
有些知識淵博或者理性的老人,或許對教育孩子有一套不錯的做法,但是對大多數老人而言,寒假裡或許只能帶著孩子去公園逛逛,讓孩子整天地在家看電視,接送孩子去興趣班……
老人們早已過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並且會認為自己經驗豐富,而在暮年只不過是希望有子孫的陪伴,關注的是孩子們累不累,快樂不快樂,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而我們依然背負著太多的壓力,面對孩子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讓他們練就十八般武藝,以應對未來。
於是,在即將到來的寒假,這樣的“拉鋸戰”情形又將一次次上演:
你匆匆忙忙上班,也催著孩子早點起床,老人們卻不忍心把他們叫醒;你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按時做作業,但是老人們卻認為孩子寒假應該好好放鬆;你見不得孩子犯錯,老人卻無比寵溺地一笑了之……
就這樣,我們所看重的未來,和老人所關注的當下,成為老人和年輕父母之間隔代教育衝突的焦點。
這樣的情況下,年幼的孩子當然會更欣然地接受來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袒護,從而與他們更親近,由此也產生了“隔代親”“隔代害”的說法。
3
讓孩子和老人相處試試這些方法
隔代教育問題或許不是一篇文章能夠說清的,但是如果在這個寒假中,你希望孩子能在和老人相處的時間裡依然能學到知識,希望可以把衝突降到最小,或許可以試試這樣一些方法。
1、給孩子定一個小目標,並讓老人協助完成
孩子的寒假只有吃喝玩樂作伴,你一定忍不了這樣的“將就時光”。那麼,務必和孩子做好寒假計畫,定個小目標,和孩子、老人商量好,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小任務,就可以得到像下圖這樣的小獎勵:
△ 讀完一本書,為一個小星星塗色;給朋友寫了一封信,為箭頭塗色……
2、設計一些不需要高技術門檻,老人們也能一起參與的親子趣味活動
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或許沒有辦法做到像你們一樣陪伴孩子學習、進行親子遊戲,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沒有辦法參與。比如說讀書、講故事,如果老人們沒有辦法帶著孩子閱讀,那你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地給老人講故事,每講完一個故事都給一些小獎勵。學習不僅僅是吸收,輸出知識也是孩子們重要的能力。
如果你們寒假有旅行的計畫,在你依然為著假期衝刺的時候,把這個小任務交給老人和孩子來為你們分擔吧,讓他們先一起制定一個初步的旅遊計畫:列出想去的地方,列出想帶的東西……
甚至,你也可以讓他們一起做一些激發孩子感官的創作遊戲:畫畫、剪一張美麗的窗戶紙貼在自己家也不錯!
3、怎麼說話老人才會聽?
當然,就算你想出了無數辦法,和老人之前或許還是會有矛盾。如何與他們溝通才是最重要的技巧。
平時還是嘴甜一些吧,積極表達你的感恩,不要吹毛求疵。老人們照顧孩子是幫助,而不是義務。意見不和時,用交流、商量的方式,而不是命令。至於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地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有時老人堅持的某些事,一時無法反駁的話,不妨先順著他們的意思,等“謀劃”一番後,讓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辦法。
比如,老人不願意給孩子吃蔬菜,怕孩子嚼不碎噎著。那麼,你可以在晚上給孩子講講蔬菜的故事。小白兔啃蘿蔔所以跑得特別快,小山羊吃嫩青草所以爬山爬得特別高,大力水手吃菠菜特別有力氣……這樣不露聲色地“策反”之後,孩子總是主動要求老人給他吃蔬菜。孩子一要求,老人就“投降”了。
4、該給孩子“撐腰”的時候,要勇於“站”出來
大多數老人都害怕孩子受傷,但這也減少了孩子試錯的機會。孩子想學習做飯,結果削的土豆皮滿地都是,磕的雞蛋滿地橫流,甚至會一不小心弄傷自己。
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在學習、試錯和探索,但是老人或許會心疼,覺得這些沒有必要。這個時候你應該“站”出來,為孩子“撐腰”,鼓勵他們繼續探索和嘗試,攬下“責任”,對老人的抱怨一笑置之,迅速處理好戰場!
其實,當他們看到孩子依然活蹦亂跳的樣子和一張笑臉,再看見你也是坦然的態度,多半不會再抱怨。
另外,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並不意味著你的責任就能全部放下。下班回到家,你依然應該減少對著手機,對著電腦的時間,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當然,確保另一半和你站在同一戰線也異常重要!!
寒假裡選擇讓老人帶孩子,理念不同一定會存在矛盾。既然都知道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那麼不如改變我們溝通的技巧以及看問題的態度,畢竟,我們的目的不是去干涉上一代帶孩子,而是希望讓上一代和我們站在同一個頻道上。
最後,這一切的前提當然是,你們依然有溝通的可能,兩代人都是講理的。隔代教育沒有那麼可怕,畢竟我們一定也有許多和祖輩相處的美好記憶。至於萬一老人實在不講理該怎麼辦?那寒假帶娃這件事,還是自己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