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不知道宮裡的年貨,好意思說住在北京嗎?

剛過完元旦,82歲的吳老先生就從榮寶齋買回了一打灑金的萬年紅。“墨,我還有,就沒買。但這種春聯紙,我每年必買。他們的紙厚實、不洇墨,寫起來也流暢,關鍵是好看,喜慶!”

【灑金萬年紅春聯宣紙】

吳老先生自幼練字,退休後更是癡迷,多次在北京市老年書畫展上獲獎,也曾受邀參加韓國第十屆書畫大展。“琉璃廠賣筆墨紙硯的很多,但同類東西,還是榮寶齋的好。寫字多的人,是能感覺出來的。所以,每到春節前,我買這種漂亮的紙寫春聯,送給親朋好友們。”據老人講,這種半熟的宣紙產自安徽涇縣,灑金圖案一般分為龍鳳和雙魚兩種。“看各人喜好,也看你選的對聯內容。雙魚的寓意年年有餘,很喜慶;龍鳳的更活分、華麗。”大家拿到老人手寫的春聯,都很高興;而從選紙、選詞,到認真書寫的過程,又讓老先生自己很歡喜。

吳老先生住在安平裡已有30多年,孩子們多次提議買更大的房子,讓他搬到更新的樓裡去,但他一直捨不得離開琉璃廠和榮寶齋。“這多近啊,下樓5分鐘就溜達過來了。沒事兒就想在這裡轉轉,看看這些文房用具和清玩,也是很高興的事。”

(上圖為榮寶齋描紅版春聯紙 隸書 歐楷)

【榮寶齋木版浮水印信箋】

芊芊拿著的仿古宣紙信箋,可是很有講究的。信箋,也叫箋紙或詩箋,是印有淺淡、精美圖飾,用於傳抄詩作和寫信的紙。它歷史悠久,明代極盛。把最精美的箋紙集結成冊,謂之箋譜。箋譜既是文房清玩,又是後學者之範本。

芊芊手裡的就是木板浮水印的“十竹齋入林箋”。而“木版浮水印”和“裝裱修復”是榮寶齋擁有的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所以,歲末年前,用蠅頭小楷在這樣的信箋上,為師長或友朋抄錄詩句、寫封賀信,曾是北京舊時很多文人的雅致習慣。從用紙到用詞的這份講究,都透著北京人的禮數和情義。

(上圖為榮寶齋木版浮水印工藝)

? 培養孩子對古典文化和中國傳統的興趣,是近年北京家長們很看重的。“現在那麼多孩子到國外上學,帶走的小禮物一般都是有中國文化特點的。”芊芊媽媽說,傳統文化現在很時髦,但她不想只是功利地跟風,“過年是個很好的契機,讓孩子很自然地參與到節日的老講究裡,產生很多好奇和興趣。而且,現在的商家也越來越會做,把很多曾經斷了傳承的東西,又做出來了。我們小時候家裡顧不上這些,過年能吃頓好的,就很滿足了。現在有了孩子,為她,我倒是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自己也能補回來不少缺失的文化。”

節日,往往最能集中體現一方人的習俗和歡樂。老舍先生曾描寫滿清末年旗人的狀態“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簧,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他們之中,甚至也有的寫一筆頂好的字,或畫點山水,或作些詩詞——至不濟還會謅幾套相當幽默的悅耳的鼓兒詞,他們的消遣變成了生活的藝術。”

這種占主導與統治地位的文化,在長時間裡影響著京城的市民,甚至是客居這裡的人們。林語堂在《迷人的北平》中總結北京令他著迷的原因:一是建築,二就是生活的方法,三是這裡的人。現在看,也是一樣。在北京住久了,即使只是來讀書的大學生,也會把故宮裡的文物修復者當作男神,把他們工作生活的那種狀態視為一種理想。

【“我在故宮修文物”限量版筆記本】

“我在故宮修文物限量版仿剔紅筆記本”和“我在故宮修文物限量版仿琺瑯筆記本”分別以故宮所藏的明代剔紅水仙花圓盤照片,和清代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圖片為封面,並印有“擇一事,終一生”的字樣。宮裡的文物,多有吉祥寓意。比如水仙,有“仙壽吉祥”的含義,一直是老北京人冬季喜歡養來迎接春節的植物。所以,剛出的這兩個本子,很適合做年禮。伴著電影的上映,裡面還有特別定制插頁,精選多幅同名大電影海報,更有男神劇照。

【御筆春聯福字+宮廷門神】

? “萬福同春 賀歲禮盒”:春聯、福字、門神,過年給家裡增添喜氣的幾大樣,全齊了。而且,還都是故宮博物院藏品文物,手工刷版、絲網印刷在手工宣紙上的!御筆對聯是乾隆皇帝禦提,福灑萬金集賀新春吉祥。大紅斗方兩張,一張是乾隆皇帝開年御筆賜福,另一張是空白的,留給你回去自己寫。

(上圖為76歲的楊福源先生親自逐頁刷印)

? 舊時過年,習慣成對地掛年畫、貼門神,企盼新年逢凶迎吉、新年祥和。現如今,人們再次被年畫豐富的色彩、古老的技藝所吸引,希望重拾昔日習俗,延用經典舊物,迎納幸福來年。但你知道這年畫是怎麼來的嗎?楊家埠老藝人先要按照清代宮廷年畫原稿手工雕版。每幅年畫,均需雕刻線稿一塊版,各色畫稿各一塊版。這對秦瓊敬德門神,需要雕版十塊才能完成。而後,刷版藝人先刷一幅線稿版,再使用調試好的各色國畫顏料,就相應的雕版逐一刷印。在這個繁瑣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套印精准,如果沒有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藝,是無法完成的。故宮今年這批年畫,由楊家埠年畫代表人物76歲的楊福源先生親自逐頁刷印,實為難得。

【乾隆爺《歲朝圖》,聚齊新春裡的美好寓意】

“歲朝”是舊時一年之始的意思,一般指農曆正月初一。《歲朝圖》通常以靜物為題材,比如柿子、如意、水仙等,借助名稱諧音或典故表達“事事如意”等美意和祝福。這幅畫原型是乾隆御筆,用高仿微噴技術印刷,將原作等比例縮小,遵從原作質地,由故宮專家親自與原物比對校色,以保證與原作神韻風貌最為接近,製作成可把玩,也可臨習的簡裝版小手卷,成為年禮或自用的佳選。

對歷史趣事有瞭解的,從中還能發現一些好玩的細節。比如,乾隆崇尚宋瓷層層開片的冰裂紋,所以你看他畫的花瓶不就是“細紋如擬冰之裂”嗎?同時,這也暗含了“歲歲平安”之意,所以清宮裡這樣的紋飾很多哦。

“開韶”意指開啟美好年華。畫中的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是精神境界的寄寓;水仙、靈芝寓意長壽吉祥;菖蒲被文人視為潔雅之物,常見於案頭。那北京人家常見的水紅蘿蔔,代表著果蔬豐收,應和“咬春”之俗。這樣聚齊了美好寓意的雅致裝飾,是當作年禮送人呢,還是掛在自家客廳?還真是個糾結的問題。

?【壓歲紅包也要美美噠】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當妖怪年獸來到時,孩子們撒錢給它們,以便逢凶化吉。在《燕京歲時記》裡有說舊時北京人用彩繩穿線把壓歲錢編成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以辟邪。但後來早就沒有帶孔的銅錢可以穿編了,現代人還是用包紅包的辦法來延續這一習俗。但超市或小攤兒上的紅包怎比得過宮裡的?

這些精美的紅包不僅有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而且圖案都取材於故宮珍藏文物。前兩種,內頁可以抽出寫上賀年吉祥話。後兩個,描金壽字圍以五隻蝙蝠,諧音“福”字,折枝桃和萬字飄帶穿插其間,更顯宮廷富貴之氣。

【送茶、買酒,都挑小而美】

細心的網友已經注意到,故宮銅器組王有亮師傅待客時用的是茉莉花茶,那的確是老北京最家常的茶。香花入茶,最初是文人別出心裁的雅玩,咸豐年間北京、天津茶商到嘗試批量生產茉莉花薰制茶北銷,大受歡迎。這就是老平津人從小喝到大的“香片”。由此,福州周邊開始大量生產花茶,並磨合出一套完整的窨花工藝。梁實秋先生也在隨筆裡描寫過他在北平時的所見:“多次到大柵欄東鴻記或西鴻記去買茶葉,在櫃檯前面一站,徒弟搬來凳子讓坐,看夥計秤茶葉,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見棱見角,那份手藝只有藥鋪夥計可以媲美。茉莉花窨過的茶葉,臨賣的時候再抓一把鮮茉莉花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雙窨。於是茶店裡經常是茶香花香,鬱鬱菲菲。”老北京喜愛那種濃郁的香味,經沸水一沖,隨著熱氣,蒸騰在口中,飄散在屋裡。

上了年紀的北京人,過年時是一定要買些好茶、好酒待客的。他們一般還是會去老字型大小、認老牌子。而中青年,更喜歡去找既有品質保證,又有雅趣或故事的。精緻到產生驚喜,是現代北京人更重視的年禮附加值。於是,不少認真做事的小工作室、小創意店應運而生。

這是茶小隱家的兩種花茶,都是2016年8、9月間剛做好的新茶。插畫師林海設計了“山海經”風格的包裝盒,呈現茉莉花茶的異想視界。制茶人陳成忠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傳承人,從15歲進福州茶廠,到現在50年,幾乎沒有一天不泡在茉莉花茶裡。在央視《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和《茉莉窨城》兩部紀錄片中,陳先生都代表福州傳統花茶出鏡。

這是一個名為“歲SUI”的小眾高端創意禮品品牌今年限量的財神賀歲酒。打開黃金萬兩的禮盒,遇到紫氣東來的財神!這酒標的設計,來自河北武強的增幅財神,紅酒來自智利名莊泊拉圖酒莊,秉承了埃爾南家族一貫的優雅風格,將莓果,草莓,玫瑰花香氣發揮的淋漓盡致。

皇城根兒下世世代代生活的北京人,走到忙忙碌碌的今天,仍舊喜歡老祖宗的玩意兒,著迷於雅俗共賞的那些閒篇兒,更崇敬新老藝人的手藝和匠心。快過年了,怎麼也得來點兒奢侈的。現在的奢侈,不是大魚大肉,而是一份閒情。與超市里廉價的銅版紙對聯相比,自己寫在宣紙上的,摸上去都更溫潤。與微信轉來的紅包相比,寫有紫禁城體順堂正殿匾額“福喜盈積”幾個字的,一定是更走心的。越來越多的北京年輕人,琢磨著怎麼把生活過得更精緻、更有設計感和期待感。盼著過年,盼著能一絲不苟地完成一件件有趣、又飽含人情味的小事。那才是給自己一份過年的歡愉,也是對生活的真愛。

採編/北京青年報 董董 圖/榮寶齋、故宮文創、茶小隱、歲SUI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