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升學季的來臨,如何讓孩子進入一所心儀的學校,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對於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家長而言,如果孩子有一項藝體特長,那無疑就比其他孩子多了一條“擇校”的途徑。
近日,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小升初”群有家長統計發現,自己孩子班上學鋼琴的同學很多,然而他們在准備考藝體特長生時,才發現成都幾所名校近幾年招收鋼琴特長生的名額卻很少,有的學校甚至幾年都沒有招過“鋼琴”。
為何頗受市場青睞的鋼琴,在中學藝體特長生招生中卻成了“冷門”?
對此成都商報記者採訪了成都部分中學的相關負責人及帶過多屆藝體特長生的器樂培訓老師。
【鋼琴9歲過10級為讀心儀學校又學雙簧管】
“團長,為啥子很多學校藝體特長生招生都沒得‘鋼琴’呢?我娃娃十級都過了,好可惜。”
近日,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小升初”群有家長發現,近年來成都不少中學招收的器樂類藝術特長生,多為西洋管樂、西洋弦樂、民族管樂、西洋打擊樂等,獨獨少見鋼琴的身影。
該家長介紹,據她瞭解,包括自己孩子在內,其班上有三、四位同學從小就在學習鋼琴,且都已經獲得了不錯的級別,本以為孩子可以憑藉這一優勢在小升初時通過特長生測試進入心儀的學校,然而在翻看往年的招生政策時,才突然發現不少學校近兩年都沒有招“鋼琴”,即便有的學校在招,名額也非常少。
無獨有偶,記者曾經採訪過的成都七中管樂團雙簧管首席、現已進入2016年超級女聲全國100強的李彥諺,也是一位鋼琴高手,她從小學習鋼琴,9歲半就過了10級優。
直到小學六年級上學期,李彥諺的父母開始關注女兒的升學問題,他們才突然發現孩子心儀的學校好幾年都沒有招過鋼琴特長生,這才讓李彥諺去學習了雙簧管。而出身“音樂世家”的李彥諺,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通過對雙簧管一年的學習,她便順利考取了心儀學校的藝術特長生。
【去年四七九招生計畫器樂類鋼琴占比不足9%】
按照慣例,每年大概5月底,成都會公佈各個學校藝體特長生招生專案和招生計畫,今年政策還未公佈,因此記者統計了去年四七九“三校七區”初、高中器樂類特長生的招生計畫。從中瞭解到,去年除樹德中學三個校區在招收鋼琴專業外,石室中學和成都七中均未招“鋼琴”,兩所學校的招生專業為西洋管樂、西洋弦樂和西洋打擊樂,而除了鋼琴,樹德中學也招收民族弦樂、民族管樂、民族打擊樂等專業。
從招生計畫來看,四七九“三校七區”去年器樂類總計畫為139名,其中鋼琴12名,占比不足9%。而2014年,這三所學校均未招收鋼琴專業。
各區屬中學去年初中生藝體特長生,也僅有田家炳中學、十一中、石室聯中蜀華分校、樹德實驗東馬棚校區等少部分學校招收鋼琴專業,且計畫不多,在1到2名之間。
一位初中學校副校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們學校近幾年都沒有招收過鋼琴專業的特長生。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鋼琴的孩子實在太多。
“小學階段過了鋼琴8級、10級的可以說比比皆是,尤其是2013年以前,藝術考級證書可作為特長生的報考條件,如果招收鋼琴那來報考的學生就太多了,且彈得好的也多,水準在同一層次的很難區分出高下。”
另一中學的相關負責老師分析鋼琴“遇冷”的原因為,各個學校都是根據自身的發展特色來招收藝術特長生,學校缺什麼樣的人才,就會招什麼樣的專業。
比如有些學校的特色是西洋管樂,有些學校以西洋弦樂為主,也有學校大力發展民樂,以上這些都很少會用到鋼琴,所以招生計畫自然而然就少。
【學校多以管弦樂團為主 鋼琴用到的時候少】
余柯從2004年開始從事架子鼓培訓,其學員85%以上都是小學生,因此,每年他都會帶學生去參加成都各個學校的小升初藝體特長生測試。“
在我的印象中,鋼琴特長生無論是招生學校還是招生計畫,似乎就沒有多過。”余柯說,整體來看成都學校的器樂偏西洋,也有部分學校以民樂為主,而無論哪一種,在管弦樂團中,大部分時候都不需要鋼琴,“你什麼時候見過鋼琴合奏?除非是搞獨奏曲或者協奏曲。”
那為何學鋼琴的孩子很多?
余柯回憶說,在他剛開始從事架子鼓培訓的零幾年,學鋼琴的孩子尤其多,“那時候給大家的感覺是不會彈鋼琴就不夠高大上,當時有家長來諮詢架子鼓的培訓價格,我說200元一節課,這時很多家長會說鋼琴都才180元,架子鼓憑啥比鋼琴還貴,可見鋼琴在當時家長們心目中的地位。”
而隨著現在家長們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和多元,他們瞭解到的樂器種類也越來越多,因此現在的小孩也不再像從前那樣“一窩蜂”地都去學習鋼琴了。
在教授小提琴的譚立看來,雖然各個中學藝術特長生鋼琴專業招得少,但其仍是孩子們學習的主流樂器之一,原因在於鋼琴是音樂入門的基礎,在學好鋼琴的基礎之上,也更有利於孩子進行第二門樂器的學習。
【藝術特長學習“功利不了” 建議家長首先以孩子興趣為主】
中學階段的器樂類特長生招生,管樂、弦樂和打擊樂招生數量相對較多,但具體到某一樣樂器上,各個學校的招生專案卻幾乎每年都會有變化。“
據我瞭解學校是根據樂團的配置招生,缺什麼補什麼,比如某校管樂團今年招了兩個長號,而這兩個學生的表現都還不錯,那麼學校可能就會等這兩個學生到了初三不能再參加樂團訓練時,再來招長號補充,當然如果這兩個學生表現不佳,學校也可能會連續招生。”余柯分析說,雖然招生項目看似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不過仍難以預測每個學校每年會招些什麼,更不可能知道未來幾年孩子學的這樣樂器學校還招不招。
“比如打擊樂,以前學校打擊樂招得很多,現在一個學校可能也就招兩、三個,還有的學校甚至不招了,所以這件事根本功利不了。”
余柯說,他帶的學生大多都是5到7歲就開始學習架子鼓,然後去參加藝體特長生測試,從來沒有人能夠通過五、六年級的“突擊”學習就通過測試的,除非這個孩子真的是音樂基礎很好且天賦過人,否則與學習了六、七年的孩子相比,“可以說毫無競爭力”。
因此,他建議家長在讓孩子學習一件樂器時,目的不要太功利,首先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他不喜歡的項目。
學到後來,如果升學時剛好碰到有學校在招這個專業,那自然很好,如果沒有相關招生,孩子也不會有任何損失,因為他滿足了自己的興趣,掌握了一門特長,家長應該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在未來的道路上,孩子總會遇到施展的舞臺。
文 | 成都商報記者 張瑾 實習生 王玲玲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