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必要的儀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別的瞬間會被輕易錯過。
心不在焉地生活,自然就沒有美好瞬間這種東西——不能享受當下,又哪來的美好回憶呢?
慢下腳步,稍事休息,花點心思在生活中增加一點小小的儀式感,兩個人的晚餐會因為一張餐巾變得浪漫,普通的朋友聚會會因為扮靚出席變得搖曳生姿……
來,給你的生活刷一次機,把它的灰頭土臉忙忙碌碌全都抹去,儀式感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活色生香!
我非常喜歡的美劇《老友記》裡,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橋段:
情人節,瑞秋、菲比和莫妮卡都沒有約會物件,倍感淒涼。哀歎許久,她們認為是從前的爛桃花阻礙了幸福之路,所以必須有個了斷!
她們參照異國的儀式,將前男友們的東西全部都燒掉,書信,首飾,衣服,統統扔到桶裡去,點燃了火焰,圍在旁邊念咒、跳舞……
結果,因為火勢無法控制,驚動了消防員。喔,好消息是,消防員裡居然有帥哥出現……
你瞧,儀式感多有趣!
于丹曾在文章中提及說,與古人相比,今天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而沒有儀式感,人生就不莊嚴,心就不安靜。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喧囂,雜亂,無序,甚至沉淪。
這時候,請慢下腳步,給它加入一點儀式感,這如同是在咖啡里加了一點糖,回味無窮,美妙非常!
奧黛麗·赫本的經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裡,霍莉會穿著黑色小禮服,戴著假珠寶,在蒂凡尼精美的櫥窗前,慢慢地將早餐吃完,可頌麵包與熱咖啡,宛若變成盛宴。
這詩意的儀式感,讓蒼白的生活光華熠熠,映照著霍莉心中美好的嚮往。
人人都愛蒂凡尼的早餐,可是卻鮮少有人扭頭看看自己在生活裡,儀式感有多麼匱乏。
戀愛久了、結婚幾年之後,生活進入“死水微瀾”的狀態,七年之癢並非一定要天崩地裂,有時候就是不痛不癢不遠不近,味同嚼蠟。
告別熱戀時五彩斑斕的顏色,戀愛時盛裝約會、忐忑見面的心情,在平淡生活裡日復一日的消磨,甚至連約會紀念日、結婚紀念日這些曾經非常珍視的日子,都可以淡漠平常地度過——許多人只顧匆忙趕路,埋葬快樂。
婚姻中的儀式感,想要擁有也很簡單——約會紀念日、結婚紀念日要記得,吃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若是來不及買禮物送一個深深的吻也會讓人久久難忘;
彼此的生日不能忘記,親手做一個再醜的蛋糕都會令對方感動;哪怕是再普通的晚餐也可以用精緻的餐具,鋪上餐巾,儀式感頓生……
許多人喜歡在客廳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應付了事。
現在起,即便只有兩個人,也要在餐桌上用餐,一心一意地吃晚餐,說說各自一天的見聞與心情,交流不就是這樣子的嗎?
就算是再平常的小事,帶著儀式感去做,就能夠對抗生活中的消極因素。
陳瑩月是個單身的職場狂人,她把女人對儀式感的追求與熱愛,全都放在了工作中。
從小生活在重視儀式感的家庭氛圍裡,眼見著父母會很認真地過每個節日,後來她到外地上大學,生日時父母依然會在家裡下一碗生日面,和她一起慶生。
陳瑩月說,儀式感很美好,她會感覺到成績得到了認可,悲傷也會被立刻消化掉。
她第一份工作是做設計師助理,簽約那天,父母從外地趕了過來,帶了很多好吃的,替她慶祝。
她至今提起都感動得眼眶發紅,“也許在別人看來那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是我爸媽說我憑著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工作,從此以後自力更生,這是很值得榮耀的事情!那就是我的成人禮,從那天開始,我覺得自己更加成熟了!”
簽第一筆單,做好第一個大客戶,跳槽到一個更好的公司……這些年工作上的每一個進步,陳瑩月都會慶祝一下,有時候是呼朋喚友去吃一頓大餐,有時候是去商場為自己挑一件禮物作為獎勵,物質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種帶著獎勵心情去領取的回憶卻獨一無二。
每次跳槽,她都會吃一次散夥飯,“我需要一個儀式,讓我告別過去,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我會謝謝他們的寬容和陪伴,工作中所有的小尷尬小衝突,一杯酒就化解了,以後的日子裡再也不必介懷——若是沒有這一頓飯,醉後的傾心交談,也許搶過我客戶的人我會怨念他一輩子吧?!”
工作的時間久了,人們往往只看業績,看數字,今天必須要多過昨天,仿佛這才是王道,“除非是老闆提醒我,否則我從來不比較今年與去年的業績,我只是在今年的每個收穫後都要慶祝一下,然後就一直開心!”
注重儀式感的男人,當然會更性☆禁☆感一點。
比如林東。
他是一眾兄弟中最有儀式感的男生,總有女生對男朋友耳提面命:“你看看人家林東!”
你看看人家林東,家裡永遠乾乾淨淨,一周打掃三次衛生雷打不動,算不上一塵不染,至少也是明可鑒人,“這是我的家,我希望每次推開門都乾淨溫馨,而不是亂糟糟的垃圾堆”。
你看看人家林東,每次聚會都會穿戴整齊,刮鬍子,弄頭髮,絕對不會邋遢到穿著拖鞋出現在公眾場合,他讓在場的其他人覺得自己受到了認真的對待,“和朋友的聚會也該有基本的禮儀約束,讓你的裝扮尊重對方,女生可以化妝,穿稍微出挑點的衣服,再簡單的聚餐都會變得不同。”
你看看人家林東,再忙碌的日子,也會回父母家呆一天,陪伴對父母而言是最重要也是他們最需要的,“這對我真的是一種儀式,除非有極特殊的情況,不然我固定在週五的早晨收拾停當回家,吃飯,喝茶,聊天,簡單但是我很享受。”
你看看人家林東,會在好朋友生日的時候打一通電話,準備一份禮物,他讓每個好朋友都感覺到自己被惦記。
甚至,連分手都是有儀式感的,“一段感情走不下去,我一定會當面跟對方說清楚,儘管可能很痛苦,但是我會說祝你幸福。我絕對不會發個短信說分手,這很不尊重對方,也不尊重感情……有一次失戀之後,我們談完之後,在25層高樓的樓頂坐了一個晚上,天亮了,揮揮手,徹底再見。”
……
古人“沐浴焚香,撫琴賞菊”,這是怎樣一種美好的儀式感?
在這背後,是對生活深深的熱愛,令人動容。
現代人即便做不到如此周到,至少也可以讓生活慢一點,莊嚴一點,顏色也就會多一點。
(小木頭,寫作者,出版有《會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兒都有愛》、《最好的時光剛剛開始》等,新浪微博“小木頭的美麗人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