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費雯麗如果能活成郝思佳那樣,會不會幸福一點?

作為好萊塢的第一大片,《亂世佳人》擁有空前絕後的地位,不僅在於製作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女主角的傳神演繹。談起郝思佳,人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其扮演者費雯麗,就像在中國,人們提到林黛玉會想起陳曉旭一樣。

這位生於印度,成長于歐洲的美人,有著最攝人心魄的笑容。

第一次知道費雯麗,是母親推薦給我看她的摯愛《魂斷藍橋》。儘管現在的我並不喜歡這部影片的主題,但當時的第一眼,我還是被女主角的美麗和靈動吸引住了。

那似乎是一種跨越種族和偏好的美。無論你是否喜愛這種長相,無論你偏好哪一類氣質,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張美麗的面孔。更迷人的是,透過那雙寶石一樣的眼睛,隱約能夠感受到的東西——她富有感情,熱愛表演。

邱吉爾曾讚歎,她是上帝的傑作。

身為一個女演員,擁有如此美貌,是理應獲得燦爛的星途的。不過,她在現實中遭遇的苦難,卻數不勝數。

1940年,出演《亂世佳人》而聲名大噪的她摘得奧斯卡桂冠,事業躍至巔峰的同時也深陷輿論漩渦——她在婚內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並不顧一切地與他在一起了。他就是英國另一位優秀演員勞倫斯·奧利佛。

費雯麗的丈夫和奧利佛的妻子都拒絕離婚。幾經周折,兩人才獲得自由之身,並喜結連理。

費雯麗在少女時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受勞倫斯的影響,她也視舞臺表演藝術為終身追求,她熱衷於和勞倫斯合作舞臺劇,電影工作在更多時候只是為了賺錢(除了少數的好劇本)。為了支持舞臺劇演出,她與愛人雙雙奔赴好萊塢接演電影,而他們大多數時候聚少離多,她感歎“好萊塢孤獨得可怕”。

1944年,因拍攝《凱撒與克麗奧佩拉》需要她在寒冬披著薄紗飾演埃及豔後的夏日戲份,費雯麗遭遇流產。這成了她躁鬱症的誘因,也帶來了之後十餘年中反復被折磨的夢魘。接下來的故事只能用悲慘形容:她又多次流產,因躁鬱症被送進精神醫院進行治療,並最終與勞倫斯離婚,在54歲時因疾病早逝。

她去世前曾說,如果人生再重來一次,她還是會做兩件事,一是做演員,二是離婚嫁給勞倫斯。

而從她一生中的經歷來看,這兩件事恰恰與她失去健康有著微妙的聯繫。藝術與愛情佔據了她的心,令她沉溺于種種不如意之間,無法獲得心靈的安寧,最終困死在其中。

縱然與郝思佳一樣路途坎坷,可為什麼費雯麗倒下了,而郝思佳沒有,是因為書裡的故事沒有講到最後嗎?

我時常想起影片《亂世佳人》的結尾,當郝思佳淚水漣漣,哭求瑞德不要離開她時,瑞德掏出手絹遞給她,留下一句話,“郝思佳,你需要一塊手帕,我從未見過你在苦難時帶著手帕。”

很多年來,我一直不明白瑞德想表達的意思。當我第八遍重溫這部影片時,我突然有一種猜測,或許手帕是指自愈的能力,是不依靠任何人,自我面對傷痛的能力。它需要人獨立進行向內的寬慰,是面臨毀滅性苦痛的再生勇氣。

沒有人知道費雯麗是否曾努力與那些夢魘作鬥爭,鬥爭了多少次。或許將她的性格與郝思佳相比本身就是愚蠢的,後者只是一個虛擬的人物,她無需面對現實的無常。何況,她們本身就是兩類人,郝思佳始終如一地愛自己,她的聰明在於,她明白愛自己才能夠愛他人。

年過半百的費雯麗在《愚人船》中飾演一位遲暮美人,電影獲得出色評價。兩年後,費雯麗離開了人世。

而費雯麗,她一直傾其所有地愛著愛情與藝術,你可以說這造就了她的悲劇,又或許這只是一種選擇,無分對錯。

文 / 衛詩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