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生活中,當與陌生人相遇時,你是否常常覺得無話可說?或是,交談數句後,留下面面相覷的困窘?
本課程將幫助你瞭解如何與陌生人順利地展開交談。
【一】
你是否常常遇到尷尬的交談境地?
當你與某人初次見面,而你決定展開交談:
A:“你好嗎?”
B:“我很好,你呢?”
A:“我也很好!”
談話進行到這時,你是否感到周圍彌漫著尷尬的氣氛?如果你想從對方那裡探知一些什麼,似乎也難以有機會讓你深入地展開。所以,我們需要有技巧地展開對話,才能讓雙方的交流完美順暢。
【二】
如何與陌生人順利地展開交談?
1、交流時應待人真誠
一次,劉嵐參加了一次聚會,看到一位男士身邊包圍著一群熱切的聽眾。他臉上掛著笑容,手勢打個不停,很明顯俘虜了許多聽眾。劉嵐連忙上前打探,然而令劉嵐吃驚的是:聽眾對他的評價一般,認為他的觀點並無特別出彩的地方。原來,吸引眾人的是他的誠懇與熱情。
調查顯示:80%的人對你的第一印象都與你說的話無關。也就是說,與陌生人交流時,開場白說什麼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待人是否真誠,能否讓對方感到放鬆。這也是與人順利展開交談的首要前提。
2、交流前宜多加觀察
一次在飛機上,曉琴看到坐在身旁的一位男士在流覽一個關於玩具的目錄,並撕下了其中一些廣告。曉琴注意到部分是女孩的玩具,部分是男孩的玩具,於是曉琴便問:
“先生,你是不是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那位男士回答說:
“我有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我自己也剛好在一個玩具廠裡工作。”
接下來,他們的談話很融洽,也很有趣。最後,這次談話讓雙方都感到滿意。
稍加分析可以得知,曉琴的交談是建立在她觀察的基礎上。由於曉琴的觀察,使她獲知了對方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正是使得他們交談繼續的關鍵。
3、交流時應避免選擇讓人難以回應的話題
通常情況下,與不瞭解的陌生人進行交談時,交流的話題需要仔細考量。例如:當第一次與陌生人交流時,不要說:“我好朋友最近正在住院觀察,你對此有什麼經驗嗎?” 這樣的言談等於人為地製造了障礙,會讓對方感覺不適。正因為“你不瞭解他們”,所以交流時可以採取一些適當的表達方式,例如:“這首歌使我想起了住在法國的日子……” 相比之下,這類不涉及隱私、敏感的話題,更有利於交談的深入。
此外,一些涉及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話題更是需要多加小心。在你談論這些話題前,你需要確信你們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否則,就盡可能避免談論。
因此,要想順利地展開交談,在交談之前,需要選擇適合的話題。
4、回應時宜多提供一些額外的資訊
若琳應邀參加了公司宴會,宴席上她遇到了新同事曉蘭。
若琳:“你好嗎?”
曉蘭:“我非常好,因為馬上就快週末了,我喜歡週末!”
若琳:“你為什麼喜歡週末呢?”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雙方的交談正在順利地展開。稍加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使雙方順利展開交談的原因是,曉蘭在回答若琳時,除了常規的回答內容外,還提供了一點點額外的資訊。就是這些資訊為他們提供了進一步交流的素材。
所以,要想順利地展開交談,你可以提供他們一些額外的資訊,留給聽者一點回應的空間。如果他們有興趣瞭解你,那麼他們就會順著這些資訊進一步交談下去。
5、提問時宜採用開放式問法
我們先來看兩組交流的內容:
A:“你好嗎?”
B:“很好,你呢?”
A:“我很好。哇,你的項鍊好漂亮,這項鍊背後是不是有段故事呢?”
B: ……
A:“你好嗎?”
B:“很好,你呢?”
A:“我很好。你的項鍊好漂亮,你很喜歡吧?”
B:“是啊。”
對比兩組對話,可以看出:上組的對話比下組更容易展開交流,因為對方回答的不僅僅是一個詞;而下組對方得到的答案就在“是與否”之間選擇。
由此可見,要想順利地展開交談,應盡可能選用開放式問句,鼓勵對方進行交流。
【拓展閱讀】
1《溝通的藝術》
本書是暢銷40載,再版14次的美國權威溝通教材,是超過200多萬大學生使用的人際關係讀本。既關注有關人際溝通的理論介紹,也加入了豐富實用的閱讀材料,如美劇、電影和真人秀等,讓讀者可以輕鬆學習和應用書中的溝通技巧。
2《學會提問》
在美國這本書被稱為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目前已出第10版,是30年暢銷不衰的經典。俞敏洪推薦道:本書出色地完成了傳授評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3《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從自己的生活故事出發,提出關於與人溝通產生的矛盾障礙所總結的結論,告訴人們如何用不帶傷害的方式進行人際溝通,然後回到自身:愛護自己,只有正面積極的自我評價,才能更好地避免給他人造成“隱蔽的暴力”精神上的傷害。
4《高難度談話》
道歉;客戶遲疑不定;供應商百般刁難;突發的公共關係危機;想讓別人幫忙,卻難以啟齒……艱難的談話總會不期而至,《高難度談話》是哈佛談判專案組歷經15年潛心研究,數千次的專業諮詢,錘煉出破解頂級溝通難題的有力武器。
5《我不是教你詐》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寫作風格,透過一些具有強烈反諷意味的小故事,由政治到商業,由商業引出我們日常的處世方法,文筆犀利,生動有趣,從而引發一連串辛辣而又思辨色彩極其濃厚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