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你是不是曾有過,想讓講話的人早點閉嘴的念頭?是否也有過開長會時,盯著天花板打發時間的經歷?到底是什麼讓你對他們的言語如此厭煩?
本微課程將幫助你瞭解以下問題:
1、簡練的表達會帶來怎樣的語言魅力?
2、哪些要說,哪些不要說?
3、哪些先說,哪些後說?
【一】
簡練表達的魅力
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做錯事時,大人在一旁說教的情景嗎?你是在逐字逐句地仔細聆聽他們的教誨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你當時的思緒應該早飄到九霄雲外了!
蓋茨堡演講會上,來自麻塞諸塞州的演說家愛德華•伊維瑞特發表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隨後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只講了兩分鐘。你對愛德華•伊維瑞特這個名字有印象嗎?林肯總統的蓋茨堡演講詞不過500個字,但它卻流傳至今。
為自由而戰
87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于自由,並且獻身給一種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來平等的。
現在,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意義重大的內戰,考驗著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有這種主張和這種信仰的國家,能否長久存在。我們此刻一同聚集在戰爭的一個大戰場上。我們來到這裡,奉獻戰場上的一部分土地,作為在此為國家的生存而犧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永久眠息之所。我們應該這樣做,那十分合情合理。
然而,就更宏觀的意義而言,我們無從奉獻這片土地——無從使它成為聖地——也不可能把它變為人們景仰之所。那些在此奮戰的勇士,活著的和死去的,早已使這塊土地神聖化,遠高於我們菲薄能力所能增減的境地。世人將鮮少注意,也不會久記我們在此所說的話語,然而世界將永遠緬懷這些勇士在這裡的事蹟。
更甚者,我們仍在世的人應繼續獻身、接繼那些會在此奮戰的人們,英勇崇高地推動尚未完成的工作。我們應該在此獻身於留在眼前的偉大工作——由於他們的光榮犧牲,我們要更堅定地致力於他們全力盡瘁的那份事業——我們在此堅定立志,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事實證明,簡約的表達方式更受歡迎。它可以清楚地告知對方:你有哪些事要處理、哪些人要見、哪些地方要去,使你把表達的事情說得更加清楚;也可以讓聽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強話語的影響力、說服力。
【二】
哪些要說,哪些不要說
趙穎是一名總經理的助理。一天工作時,她探頭進上司的辦公室說道:
“去年那次節日活動,那些購買的蠟燭沒有全部用完。我們剩餘了不少,剩餘我把它們都帶回了辦公室,留在這兒用。其實,剩餘的蠟燭在辦公室還是沒有用完,還剩下一半。確實,我們今年沒有多少錢來購置聚會上用的各種物品。我的意思是,我本來想讓參加聚會的人帶點糖果回去的,可是因為預算不足,只好省去了。所以,我在琢磨著怎麼從這次節日活動的開銷裡省些錢出來,最後我決定這次聚會用上次節日活動沒用完的蠟燭,這樣就可以省一些預算開支。您認為這樣可以嗎?”
顯然,趙穎的上司一定不會聚精會神地聽她這番長篇大論。當人們對你的長談充耳不聞時,你的溝通還有意義嗎?
可是如果趙穎在溝通前,能夠細緻地把握交談的重點,去除原表達中一些囉嗦的成分,如:“剩餘的蠟燭被帶回辦公室”、“本想讓參與這次聚會的人帶回糖果”等一些無直接關聯的闡述,而使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她的主要觀點:
“辦公室裡還剩下不少上次節日活動用過的蠟燭,我想這次聚會可以繼續用這些蠟燭,這樣就可以節省一些費用。”
這樣的交談想必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部門經理蘇琳近期召開了一次員工會議,意在解決員工們工作效率嚴重低下的問題。
會議開始後,蘇琳問道:
“我們的工作效率太低。怎麼辦?”
此時,沒有人回答,蘇琳就保持沉默。員工們便漸漸開始局促不安,但蘇琳依然沉默了一分多鐘,然後她說了一句:
“會議結束。”
聽到這句話後,員工們都匆忙地回到自己座位上,認認真真地開始工作。員工們的工作效率自然也提升了不少。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相比於以前反復嘮叨卻仍然無法消除的問題,這位經理只用了16個字就漂亮地解決了。雖然這個會議僅僅持續了三分鐘,但是簡練的詞彙卻清楚地告知了會議的主旨,讓聽眾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並認真著手解決。
休止符也是樂符。話不在於多,甚至有時候有意識保持沉默,表達效果會更好。
由此可見,溝通前,把握住交談主題的核心內容,去掉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可以使你的表達更加簡練,從而提升語言的影響力,也避免聽眾處在消極溝通的狀態。
【三】
哪些先說,哪些後說
李傑是公司裡一名負責外聯的員工。一天,經理要他彙報一周來的工作情況:
李傑:“前幾天我得了重感。”
經理:“那你聯繫過A公司了嗎?”
李傑:“我托小王去辦了。”
李傑:“他由於臨時有事外出了。”
經理:“還是沒辦?”
李傑:“不,後來我強撐著去了A公司,見到了他們的經理。”
經理:“那事情進展怎樣了?”
李傑:“他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
經理:“那是沒有談成?”
李傑:“不,後來……”
顯然,與李傑的交談必定不會讓他的經理滿意。李傑在交談的過程中,雖然輸出了大量的資訊,但卻未切中要害,而是一再拐彎抹角地東拉西扯。想要做到簡練的表達,就要明確表達的先後順序,使重點資訊突出,避免讓一條簡短的資訊淹沒在毫無意義的修飾成分和無謂的強化成分之中。
例子中,李傑如果明確了自己表達的順序,則應該一開始就向經理彙報說:
“通過與A公司的幾次交涉,他們經理終於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並協定於下週一進行簽約。”
如果李傑的經理想知道一些關於交涉過程中的細節,那麼可以在後續展開說明。
我們再來看一個朋友間交談的例子:
A:“福州今天天氣怎樣?”
B:“今天可冷了,比昨天整整低了十度,都快把我凍僵了。”
例子中,B在回答A問題的時候,一開始就明確指出了天氣的冷暖情況,隨後用具體的數字支援了他的觀點。通過這樣的闡述可以很明確地把握說話人的主要內容。巴巴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書中,也提出了類似觀點:先說明論點,再闡述論據,有助於溝通的順利展開。
由此可見,溝通前,明確表達的先後順序,應用結論先行的原則,避免東拉西扯,可以使你的表達更加簡練,讓聽眾一開始就明確你的主題思想,避免了言不及義的現象。
【拓展閱讀】
1、《 溝通的藝術》
本書是暢銷40載,再版14次的美國權威溝通教材,是超過200多萬大學生使用的人際關係讀本。既關注有關人際溝通的理論介紹,也加入了豐富實用的閱讀材料,如美劇、電影和真人秀等,讓讀者可以輕鬆學習和應用書中的溝通技巧。
2《學會提問》
在美國這本書被稱為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目前已出第10版,是30年暢銷不衰的經典。俞敏洪推薦道:本書出色地完成了傳授評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3《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從自己的生活故事出發,提出關於與人溝通產生的矛盾障礙所總結的結論,告訴人們如何用不帶傷害的方式進行人際溝通,然後回到自身:愛護自己,只有正面積極的自我評價,才能更好地避免給他人造成“隱蔽的暴力”精神上的傷害。
4《人性的弱點》
《人性的弱點》作為卡耐基最成功的勵志經典,薈萃了卡耐基斯想理論最精華的部分。是世界上最暢銷、最經典、最實用的為人處世參考書,出版後立即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暢銷書,在國內當當暢銷熱榜中也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5《高難度談話》
道歉;客戶遲疑不定;供應商百般刁難;突發的公共關係危機;想讓別人幫忙,卻難以啟齒……艱難的談話總會不期而至,《高難度談話》是哈佛談判專案組歷經15年潛心研究,數千次的專業諮詢,錘煉出破解頂級溝通難題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