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什麼?
①小學四年級就輟學,為什麼鄭淵潔還能成為中國人最愛的“童話大王”?
鄭淵潔出生于河北石家莊,服過兵役,修過飛機,當過工人,77年開始文學創作,1985年創辦《童話大王》。這是一本專門刊登鄭淵潔個人作品的雜誌。1988年最高時發行量超過100萬冊每月,至今正版總印數已逾億冊。
2011年聯合國評選世界十大圖書,由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總動員》和《哈利波特》並列第四名。鄭淵潔還常年盤踞在作家富豪榜上。
②尼克•胡哲天生沒有四肢,為什麼還能成為聞名世界的演講師?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生於澳洲,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症”。但不可思議的是﹕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在他看來是沒有難成的事,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更于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為人樂觀幽默、堅毅不屈,熱愛鼓勵身邊的人,年僅33歲(注:2015年),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觸逾百萬人,激勵和啟發他們的人生。
③為什麼柯德威克第一次沒能遊過海峽?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費羅倫絲•柯德威克從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向加州海岸遊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
15個鐘頭之後,她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幾十分鐘之後,人們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請先思考,再看下面的分析。
【二】
答案在這裡
以上案例揭示了一個著名的效應——跳蚤效應。即:
“跳蚤效應”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實驗:
生物學家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後,拿掉蓋子就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生命結束都是如此。
心理學家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跳蚤在不斷跳躍並撞到蓋子的過程中,慢慢調節著自己跳躍的高度,逐漸降低並漸漸適應了被調節之後的高度。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夢想,甚至認為夢想不夠現實。其實這是自己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學會了適應心中默許的“高度”,高於這個“高度”就認為自己做不到。殊不知,正是這個“高度”束縛了我們的手腳。
案例①:
雖然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但鄭淵潔從未給自己設限,不斷努力,30年來筆耕不輟,才能成為“童話大王”。
《童話大王》創辦的第二年夏天,鄭淵潔到廬山參加會議。在當天出席會議的幾十個人中,鄭淵潔的文化程度是最低的。當時有一位趾高氣揚的大學教授,打著官腔當眾嘲笑:“咱們這兒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想獨自寫一本月刊,如果他能夠寫兩年,我就把名字倒著寫。”
於是鄭淵潔將憋著的怒氣,化作創作的勇氣,隱居家裡,潛心寫作,到第三年,《童話大王》月刊印數就突破了100萬冊。
案例②:
在多數人眼裡,尼克•胡哲的生命就是一個悲劇,沒有完整的身軀,甚至無法正常生活,但是尼克沒有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活出了一個生命奇跡。如今,尼克的足跡遍佈全世界,與數億人分享他的故事和經歷。為各行各業的人做演講,有學生、教師、商界人士、政治家及教堂會眾等等。
尼克曾說: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和目標。我們很容易在第一次失敗後就決定放棄,生活中有很多我沒法改變的障礙,但我學會積極地看待,一次次嘗試,永不放棄。
案例③:
柯德威克在第一次遊海峽失敗後,告訴記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遊過了同一個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遊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記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鐘頭。
對於柯德威克這樣的游泳好手來說,尚且需要目標才能鼓足幹勁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務,對一般的人來說就更是如此。
【三】
你要這麼用
①當你設立目標時
在美國企業界,有一個獎項——美國國家品質獎,它象徵著美國企業界的最高榮譽。
為贏得該項獎項,摩托羅拉公司從1981年就開始了競爭。它派了一個偵察小組,分赴世界各地表現優異的製造機構進行考察。結果是產品錯誤率降低了90%,但摩托羅拉仍不滿意。
公司又設定了新的目標:生產的電話的合格率達到99.997%。
1988年,66家公司開始競奪美國國家品質獎。大部分參賽單位實際上都是一些像IBM、柯達、惠普等大公司的某一部門,但摩托羅拉卻以整個公司為單位參加競賽,並以絕對的優勢輕鬆奪魁。
1988年度,摩托羅拉因減掉了昂貴的零件修復與替換工作,而節省了二億五千萬美元。收入增加了23%,利潤提高了44%,達到前所未有的記錄。這就是目標的力量。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成就,目標決定了你能達到的人生高度。很多人為了保險起見,給自己制定了過低的目標。低目標實行起來不會太有難度,但是它們會束縛你潛能的發揮。久而久之,你也會漸漸習慣於這種低目標、低姿態的生活。你可以憑藉一個一個小目標慢慢進步,但切記你最終的目標絕對要大得多。
那麼,目標該如何設立呢?用“Smart目標管理原則”設目標有以下4個步驟:
②當你遇到挫折時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時常聽到有人這麼說:我已經盡力了,就這樣了,我笨,不如別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究其內因,其實是跳不出“自我設限”的小圈子,安於現狀,不求上進,卻習慣於此,甘心於此。
根據“跳蚤效應”,有人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
實驗人員把一條多日沒有進食的小鯊魚放到魚缸裡,用一塊牢固的透明玻璃把漁缸分成兩半,在魚缸的另一邊放進幾條小魚。
當小鯊魚看到小魚後,非常激動,它像箭一樣地朝小魚沖過去,結果重重地撞在了中間的玻璃上。反復多次,它不但吃不到,而且還碰得頭破血流。
過了一段時間,心理學家把中間的玻璃拿開,讓小鯊魚和小魚在魚缸裡一起生活,這時候心理學家發現即使小魚在小鯊魚的嘴邊遊動,鯊魚也不敢張嘴吃小魚,因為它知道,如果它吃小魚,頭就會疼。
其實不但跳蚤、小鯊魚如此,人也一樣,在不斷遭受挫折之後,自信心會受到重創,同時追求安全、避免受傷的心理越來越強烈,因此就會降低自己的目標。
生活中有很多人本應該成為跳出自己最佳高度的“健將”,卻因為把挫折當成了限制自己的“玻璃罩”,在內心深處給自己設限,最終成為平庸的“爬蚤”。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提示我們,不要被一時的失敗打垮,而要突破自我設限,發掘潛能,實現夢想。
【四】
記住這些話
關於“跳蚤效應”,這些話值得記住: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歌德:人生之要事在於確立偉大的目標與實現這目標的決心。
韓寒:如果你為自己定的所有目標都已達到,那麼說明你定的目標還不夠遠大。
你還知道哪些“跳蚤效應”相關的故事、案例或者應用情形?你還知道哪些“跳蚤效應”相關的名人名言?歡迎大家評論。
【拓展閱讀】
1《人生的枷鎖》
該書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顯的自傳色彩。《人生的枷鎖》主人公菲力浦凱裡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學校度過的歲月讓他飽受了不合理的學校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走人社會後,又在愛情上經歷了傷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但思想和個性都獨立不羈的凱裡,一直努力掙脫宗教和小市民意識這兩條禁錮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人生的真諦。
2《德米安》
《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講述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歷程。出生並成長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那裡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並陷入謊言帶來的災難之中。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現,將他帶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我的前路。
3《斯通納》
一部蘊含著真誠、激情與緊湊力量的小說,探究了歷史洪流所忽視的人性之間的衝突、潰敗與倖存,重新喚起思考每個個體獨特存在的意義。作者約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4《少有人走的路 : 心智成熟的旅程》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對此,作者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5《當下的力量》
閱讀這本書對於你來說是一個發現之旅,在作者這位心靈導師的引導下,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從而阻礙你擺脫內心的痛苦。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