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心理舒適區有多大?要拓一拓嗎?

【一】

什麼是心理舒適區?

停在港灣的船是安全的,但這不是生而為船的意義。

對於我們而言,就如同船舶一樣,港灣就是我們的舒適區,只躲在自己的舒適區內終究不是人生的意義。

關於舒適區的理解,我們來看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你是否每天晚上上床後,都固定地靠向某一邊睡覺?想像一下,今天當你走進臥室,發現你的伴侶睡在“你的”位子上,也許你就會有一種異樣的感受:為什麼睡在了我的位子上?還會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改變感到不適,嚴重者還會失眠。

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總睡在同一邊呢?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不能睡在另一邊?問過之後答案往往是:“我習慣了”。習慣模式就是我們的“舒適區”。要是有人把它奪走,即使只是移動兩英尺,也會令人抓狂。

“舒適區”究竟是什麼?簡單地說,是你習慣待著的位置,習慣扮演的角色,習慣相處的人,習慣表現的態度……總之包含了你所習慣了的一切事物。

【二】

舒適區有什麼作用?

1、舒適區的正面作用

從正面來看,舒適區首先是一種認知模式,它能夠説明人們維護自我,同時也是一種自我防禦的屏障,能夠起一種避風港作用。其次,舒適區是自我調節器。在舒適區內,人會感到情緒穩定,獲得滿足感和內心的平和。第三,舒適區決定了我們對於外界資訊的接納程度。舒適區的寬度和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於外界資訊的包容程度,允許進入舒適區的資訊多半是我們願意自動接納的資訊。

2、舒適區的負面作用

舒適區的負面作用的關鍵在於,我們會過於習慣舒適區,並把自己局限在這個區域內。停留在某個特定的狀態中,“舒適”固然是舒適,但是帶來的會是思想上的懶惰,行動上的停滯,作風上的懈怠。所有的問題來源都是由於我們過於依賴舒適區。這對於我們來說,就好比是溫水煮青蛙,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不知不覺間被煮死在熱水中。

【三】

真的要離開舒適區嗎?

假設你在某一固定領域(如金融)工作幾年,工作已經完全熟悉且相對安穩。

很多人就會產生這個疑問,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真的都要逃離自己的舒適區?但是,明明我在銀行上班,讀的也是金融專業,難道要離開這個自己熟悉的領域,去挑戰成為一名醫生嗎?這樣子的做法,顯然不會對自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更糟糕的是也許會弄得我們一身傷。

重要的是,我們不需要逃離現有的舒適區,而是要努力擴展自己的舒適區域。

當你願意擴展舒適區時,實際上你能收穫些什麼呢?

1、你會更加有效率。舒適感會消滅生產力,因為沒有了因期限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們往往會心安理得,得過且過。對於外界新鮮事物的敏感程度也會隨之下降,這在當今變化快速的社會中,是成長的大忌。索尼公司就曾經犯過這種錯誤,在30年前,索尼隨身聽(Sony Walkman)的出現可以說是改變了世界音樂流傳的方式。在播放機的市場地位可謂是不容捍動。但是,索尼公司似乎在這個舒適區內待的時間有點久,在三星,蘋果等公司出現後,索尼的播放機產品沒有最新的技術的變革,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被大幅度削弱。

2、更容易接受和適應新的變化。《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稱,人的一大可悲是,有時候會發現自以為的恐懼和不安其實並不存在。所以,學會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適當的嘗試冒險,挑戰自己通常做不到、不會去做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選擇學習怎樣在舒適區之外生活,可以幫助你在被環境所迫時適應生活中的變化。

3、將來你會發現更容易走出舒適區。一旦你邁開步子,隨著時間推移,這麼做會變得更加容易。《紐約時報》的同一篇文章解釋說,當你走出舒適區,你會習慣於最佳焦慮狀態。“有成效的不適感”,正如他們對此狀態的稱呼,對你來說會更常見,在表現變差之前你將願意走得更遠。

【四】

如何擴展你的舒適區?

下面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在可接受程度內擴展你的舒適區,又不至於引起不適。

1、每天做點新鮮的事。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細微的變化,改變生活的固定模式。從改變中尋找新的角度,讓生活充滿新鮮感。你可以試著,換一條路線上下班,試吃一些新的餐館,聽一些沒接觸過的音樂等。總之,多嘗試些之前沒做過的事情。

2、學習一種新技能。學習新的技能,就好比是打開你新的認知空間。同時,也會帶你走進新的領域。新的技能可以有很多種,比如學習一種新語言,學習從未接觸過的體育活動等,都是不錯選擇。

3、相信自己,快速做決定。人們自相矛盾,但總會找到好的藉口。正如有的人做決定很快,而其他人得權衡所有可能,反復考慮才舒服。有時候快點打個電話,只是為了讓事情進展下去。這樣做可以幫助你啟動個人項目和教會你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會讓你知道有些落下的東西需要快點定下來。

4、一點一點來。要拓展舒適區需要點勇氣,也需要時間。慢慢開始和堅定地去做才是關鍵。如果你有社交焦慮,不要以為你必須馬上鼓起勇氣在某天向人群提問,只要向他們問好就行了,看看能有多大進展。辨別出恐懼點,然後一步一步地面對。

【拓展閱讀】

1、《生命之書》

本書是克氏教誨的精選,諸多內容內地讀者都不曾接觸。對於尚未領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門讀物,深入淺出,完整詳實。對於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它是深化之書,厘清困惑,滌淨煩憂。絕對值得再三閱讀,細細品味。

2《改變,從心開始》

本書主張從身心靈各個角度探討情緒:一部分「行動中的能量」,主要介紹情緒平衡技巧背後的基本觀念,探索人類天性的多重面性,以及身體為什麼是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連結點或交叉點;二部分「實際的情緒平衡技巧」則將這些技巧的運用方式,運用到實際的情緒管理上,幫助大家達到身體與情緒的健康平衡狀態。

3《心靈的七種兵器》

《心靈的七種兵器》收錄了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有關心靈兵器的文章。文中有一個說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譯過來即「靈魂的黑夜」。西方許多哲人都說過,不必抵觸「靈魂的黑夜」,相反當擁抱它,當你做到全然地擁抱「靈魂的黑夜」時,它便給你巨大的能量。

4《當下的力量》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書中引導我們發現,我們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5《身份的焦慮》

本書用通俗、有趣的語言,為現代人解讀了「身份」,相反當擁抱它,當你做到全然地擁抱「靈魂的黑夜」時,它便給你巨大的能量。的前世今生,以及我們為什麼會為「身份」而焦慮。「身份」這個詞在這本書中更多的還是指一種社會地位,一種當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祿。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