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寫作力,決定了你能力高低?

【一】

為什麼寫作力如此重要?

①寫作是總根基

韓寒,這個80後新生代作家,自1999年至今,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戰成名,到以博客為陣地,就熱點事件發表個性看法,再到創辦電子雜誌“一個”,最後到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無論是出書、還是拍電影,他的初衷就是表達。就像他在接受採訪時所說:

“寫作是我所做其他事情的一個總根基。我在小說裡表達的東西,其實也是我在別的媒介中表達的一切。”

對於韓寒的所有成就來說,寫作是其基礎和出發點。有了寫作力,就有了思考力、表達力,不管做什麼,也就有了基礎。

②提升閱讀品質

周國平認為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讀書很多,稱得上博學,但始終沒有真正屬於自己見解的人;

另一種是酷愛構築體系,發現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結果往往並無價值,即使有價值也是前人已經說過而且說得更好的。

這兩種人為何會這樣?都是因為對於聽來的觀點,他們沒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你有寫作的習慣,你就不會滿足於泛泛流覽,對於一些作品你一定會研讀,你會自覺地去揣摩人家是如何立意、如何佈局謀篇、如何遣詞造句的,你會努力從別人的佳作中去汲取營養。這樣,你的閱讀品質自然就提高了。

③找到傾訴出口

二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護下,和另外四名猶太人躲入她父親公司的閣樓,開始隱姓埋名的密室生活。

就在這段匿身於密室的日子裡,安妮把日記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借由日記吐露自己不幸的生活,並抒發了成長的苦澀、少女的情懷,及對未來的憧憬。

在失去傾訴物件的黑暗生活中,日記成了安妮最好的朋友,寫作便成了她最好的表達和發洩方式。

④學習,通過寫作

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學習,通過寫作”的口號。因為在寫作中必須接觸深廣的知識領域,關注其他學科,這就迫使我們有目的、卓有成效地去讀書、去思考。於是寫作過程就變成了學習的過程、研究思考的過程。

著名的羅馬俱樂部的學者們經過長期而廣泛的研究後認為:

通過寫作進行學習,是21世紀治學、研究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在寫作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並通過分析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科學學習方法。現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為什麼寫作力,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高低?原因在於,寫作過程實際上就是認識過程,是走向自覺、完善自我、不斷成長的過程,是組合素材、斟酌文字、轉變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過程。

【二】

你有多久沒有動筆寫點東西了?

精讀曾經針對寫作的情況,做過一個相關調查。

從調查結果來看,經常寫作的人僅占14%,寫作能力決定人能力的高低,而這14%的人,有可能正是最優秀的前20%人。

此外,有高達41%的人不經常寫作,認為自己沒天賦。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點,只要提起筆寫,不需要方法,從幾百個字開始寫,都是好的開始,也會越寫越好。

當然,寫作有其規律和路徑,今天介紹的就是6大步驟寫作法。

【步驟一】

明確讀者

不論寫作什麼樣的文章,確定讀者的層次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是寶馬汽車展銷廳的一名銷售,你非常喜歡一款烏亮的Z4雙門汽車。雖然它可能的確是展廳中最好的車,但是如果你一門心思只想推銷這一款的話,你很快就會失業。因為顧客都有著不同的需求,作為銷售人員,你應該根據情況調整你的策略。

同樣,這也適用於寫作:你一定要針對讀者的需求來提供合適的文字,而不是簡單地提供優秀的作品。

另外,在寫文章時,也需要考慮到專業術語的使用。如果使用專業術語並且不向讀者解釋,讀者就會不明白我們所指的內容,邏輯上會出現不連貫。

比如:

對瞭解經濟的人說:“在經濟緊縮的時候借錢是不划算的”,“保留現金很重要”,他們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是不懂經濟學的人就會問“為什麼”這種問題。

如果留有“為什麼”這樣的疑問,就是未考慮到讀者的一方。如果讀者閱讀時總發出“為什麼”的疑問,就會阻礙其思考。因為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增加了反復閱讀的時間,這樣就會造成思維一直停留在原地不能前進。

所以,在寫文章時,要想著“讀者是誰”,明確目標讀者。

【步驟二】

取好標題

也許你聽說過這個說法:標題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嚴肅的作家花在標題上的時間和寫文章的時間一樣長。確實如此,因為選好標題不僅是選擇文章切入角度的第一步,也是讓我們能夠牢牢抓住文章主題而不至偏題的護身符。

比如,對於“問題”這個大主題。你可以談論溝通層面的問問題技巧,也可以談論問題的價值性,而這又是問題的另外一個層面。如果你通通雜糅在一起寫,恐怕花一天的時間都寫不完。這時候你就要找准切入點,定下標題,才能穩穩地隨著標題的引導順利展開論述。

你要清楚,在任何一次溝通過程中,大多數的人都只對某一條資訊感興趣,因此一定要保證你提供給讀者的資訊只有這些能引起興趣的事情。

【步驟三】

擬定大綱

大綱也就是你的思維框架,把寫文章的思路先記錄下來,不僅能讓你瞭解文章結構並做適當調整,還能防止寫文章的過程中因思路中斷而產生遺漏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文章大綱都可以按照下面這個步驟來擬定:

引出問題的現象——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問題的解決之道

還是以“問題”主題為例:

如果你確定了“溝通層面的問問題技巧”這個切入點,你就可以先引入因為不會問問題而導致溝通品質下降的現象。

比如,提問的人可能會讓解答者反感或不願意回答。接著再通過幾個案例來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最後再給出破解這種現象的方案。這就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清晰的大綱。

對於第一個步驟“引出問題的現象”,也是文章的開篇。要能引人眼球,開篇便是一個需要精雕細琢的部分。通常我們可以在開篇結合當前的時事熱點、引入名人名言、有說服力的調查資料、或者用講故事的方式開始切入,增加文章吸引力。

【步驟四】

結論先行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推進,在尋求更多資訊的同時,速度也越來越重要。在當今繁華的時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想儘快挺多結論。很多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簡而言之是什麼”“到底想說明什麼”。

因此,我們在寫作時,重要的是要明確結論,整理出想要向人們傳達的資訊,然後再考慮書寫方法。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措辭”上的話,就不能說整理好了想要書寫的內容。

金字塔原則是麥肯錫公司的Barbara Minto所提出的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寫作及溝通技術。說得通俗一點,金字塔原則就是結論先行的原則。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說,先把整篇文章要表達的結論亮出來,再圍繞這個結論層層展開論述,而不是長篇大論之後再給出結論。比如,對於下面這個例子,多數人的寫法是屬於左邊框框的結構,而使用金字塔原理後,就變成了右邊框框中的結構。

結構調整之後你會發現,整篇文章的邏輯一下子清晰起來,內容一目了然,讓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運用了金字塔原理,你的文章就能達到觀點鮮明、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效果。

【步驟五】

修飾文字

①逐條書寫

如果一篇文中只是簡單地羅列了一堆的資訊,就會是語言複雜,主題不清。

作家西村克己指出:

其中的訣竅是,有意識地將“一句話限定在40字以內”。用電腦寫文章時,也將每行文字限制在40字以內。使用這種方法,就能用一個句子來明確“想要傳達什麼資訊”,使資訊簡潔地傳達給對方。

先看下面一個例子:

從上圖可以明顯的看出,左邊的書寫方式更加通俗易懂,能讓我們更快把握到作者想要傳達的資訊。而且這樣逐條書寫的好處是,即使不把意識集中在“措辭”上,也能使文章通俗易懂,修改起來也比較容易。

②儘量不使用專業術語

如果論據出現跳躍,對方就無法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建議,如果寫作不是面向專家的話,儘量不要使用專業用語。在使用專業用語的情況下,應當加上括弧,或者用“所謂……是指……”等來解釋。

③儘量不要使用代名詞

對於一篇文章來說,主語謂語都很重要。主語不明確,就會妨礙讀者的理解,有時還會招致誤會。想要寫出容易被讀懂的文章,就要稍微下點功夫,儘量不使用代名詞。

【步驟六】

修改定稿

作家古典指出,文章完成後,要進行一個“三遍修改”的過程。

第一遍是針對語言的修改。如果出現隨處可見的語法毛病,再好的文章主題,也難引發讀者共鳴。因此,字句的加工修改必不可少。

第二遍是快速流覽。因為人的暫態記憶一般只有15秒,讀者閱讀的速度很快,按照他們讀文章的節奏,你就能發現問題。比如,在快讀的梳理中,你可能會發現文字囉嗦或讀來費力,讓讀的人如鯁在喉,此時你就要進行適當的刪減。這都是只有在快讀閱讀的時候才能感到的語感。

第三遍是將文章閒置一段時間。因為當你沉溺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對自己的作品太過熟悉,想要修改就很難。就像畫家在完成畫作後,如果始終從一個角度看他的作品,就很難發現可改之處。但如果把畫作放到別處或從遠處觀察,甚至隔幾天再來欣賞,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寫作也一樣,開始可能你覺得自己的大作簡直妙手天成,無可挑剔。但隔了一段時間,等你脫離了原來的潛意識環境,可能就覺得這篇文章很稀鬆平常,或者不知所云。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修改完善了。

【拓展閱讀】

1《寫作這回事》

本書完整體現了作者斯蒂芬·金的創作觀點和方法。金的寫作建議基於自己真實的寫作和生活經歷:跌宕的童年,初為作家的歲月,成名後與酒精的鬥爭,1999年險些命喪車禍——正是這次車禍讓他發現了寫作對他本人的意義:“寫作之於我好像是一種堅持信念的行為。” 本書生動、幽默,還帶著點自嘲,獻給粉絲、作家和熱愛好故事的人,將給所有讀過的人帶來樂趣和力量。

2《是如何講故事的》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解釋了《華爾街日報》為什麼產生了那麼多令人驚歎的報導!如何講故事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並把這種注意力保持下去!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在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示。

3《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認為如果有人希望通過閱讀你的文章瞭解你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那麼他面臨的將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因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兩頁紙,文章中也會包括大約100個句子。 讀者必須閱讀每一句話、理解每一句話,並且將每一句話互相關聯,融會貫通。如果你的文章結構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頂部開始逐漸向下展開,那麼讀者肯定會發現你的文章比較容易讀懂。

4《哈佛非虛構寫作課 : 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是由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集聚全美傑出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涵蓋各個方面,從尋找一個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撰寫和出版你的書,是新聞、電視、廣播、紀錄片等從業人員,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讀參考。

5《文心》

這是一本專講讀和寫的書,設定的擬想讀者是中學生,也包括教學環節另一端的中學教師,最初登載于《中學生雜誌》,1934年開明書店出版單行本,曾多次重印。全書以故事經營,具有戲劇性和情景教學的優點,在囊括“關於國文的全部知識”(陳望道序語)的同時,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書中討論的語文教學上的問題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