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務正業”似乎是種潮流
做遊戲的賣起了豬肉
玩音樂的賣起了耳機
演員、作家當起了導演
這不,不管是賣服裝賣燕窩還是賣花的

1. Teenie Weenie
每個省會城市只開一家
少女品牌Teenie Weenie(維尼熊)
以呆萌可愛的形象圈了不少粉
咖啡館在每個省會城市僅開一家
更像是一個周邊體驗生活館
杯子、盤子、茶壺……
各種圍繞“TeenieWeenie”這一IP的周邊產品販售

店裡的佈置隨處可見維尼熊元素

蛋糕、咖啡杯外包裝也有熊的形象
將自己的品牌LOGO滲透到咖啡館的方方面面
價格嘛,跟星巴克相差無幾

2. 極燕
一不小心就忘了他是賣燕窩的
賣衣服的賣咖啡,就算不說,
也能猜到它的主業是服裝。
下面這家體驗店就厲害了,
走進去,逛一圈,活生生就是咖啡店啊
30元一杯意式咖啡
還有燕窩馬卡龍、燕窩冰淇淋……

要不是王炸細心
發現這裡的甜品圍繞“燕窩”做足了功夫
誰會知道這竟然是賣燕窩的體驗店
估計很多人給這裡的定位是
適合來拍照劈情操的下午茶場所吧
3. KATINA
鮮花搭咖啡,請給我一個不配的理由

作為南京的中高端花店代表,
卡騏娜在洪武北路的門店做成了花店+體驗館
吸引客人前來買花、喝咖啡、聊天
你說不務正業吧,
那你能給出一個咖啡和花不配的理由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熱衷於開線下體驗店?
對於品牌來說,想要深入人心
不能只局限在商品本身,
還要想辦法讓顧客得到體驗。
在體驗過程中,顧客與品牌產生了聯繫。
品牌也在潛移默化間完成了品牌理念的傳遞。

不少品牌熱衷跨界,其中咖啡+的路子頗受青睞。
為什麼?

調查顯示,2015年,
中國咖啡市場規模達 700 億元。

2007年開始,不僅一線城市,
二三線城市都大力建設商業中心,
每建一個商業中心,咖啡館自然會跟隨。
品牌也觀察到了這些新變化。
ine friends、MUJI、GUCCI、中國移動……
越來越多的品牌實體店不再是商品的販售,
試圖從賣東西的地方變成體驗的場所,
咖啡館成了“轉型”的切入口。

可王炸卻瞭解到:
跟Teenie Weenie原本同屬韓國衣戀集團的Eland
之前在南京也曾開了類似的咖啡館,半年前拆了;
Teenie Weenie也將易主中國,
買家是來自南京的維格娜絲。
這就尷尬了……

雖然說從飲用結構上看,
中國消費者開始更傾向於咖啡豆消費和去咖啡館,
但是即溶咖啡佔據這84%的市場份額,
這個優勢短期內還是很難撼動的。
你想想:星巴克都是一家以咖啡店為主題的照相館。
那些走上“咖啡+”路子的品牌們,
你們給自身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呢?
體驗店?咖啡店?還是照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