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觀行程漂相,準確地抓住截口

一天我們在一竿坑溜達,正好碰到塘中放魚,我們發現一位釣友中魚率很不錯,就在一邊看,他拋竿後還沒等浮漂到位就打,這種釣法就是一個字“快”。這位釣友所用釣法就是釣行程,抓截口,那麼這種釣法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行程釣的常識

首先瞭解行程是什麼,行程是浮漂翻身之後不等餌料落底之間的魚口,浮漂還未歸位就出現了停頓或顫動、上送或加速的現象,這些都算是正常的魚口。

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才使用這種行程釣法呢?我們就台釣法來看以下幾種情況:

(1)因餌料自身的味型與霧化效果,使得魚兒出現上浮或亂層的現象,我們很難定位魚的泳層,魚的泳層不定,表現為上層水體與中下層水體都有可能出現魚口。

(2)窩點誘魚效果好,引來的魚群密度高,使漂相比較紊亂。

(3)因天氣等方面的原因,魚兒出現上浮的現象,使釣底層或者定層而釣都效果不佳。以上的情況出現了,就是可以考慮釣行程的時機。

▲長腳長尾行程漂,穩定性好,靈敏度高。標視清晰醒目,同時特製漂面漆的使用堅決杜絕了浮漂“吃水”現象,漆質更加柔軟,高碳漂腳的使用,為浮漂整體的穩定性能更添加一份穩健。

【二】瞭解一下行程漂的特點

行程漂的漂尾一般是比較長的,一般在十五到十七目左右,有的目數更多,這是由於行程是主要表現在漂尾上的。行程漂的漂身一般是下沉比較緩慢的棗核型,這是因行程漂下沉慢的特性決定的。

行程漂的漂腳要求比較長,因為漂在下行途中要緩慢而穩定,所以必須將漂腳設置為穩定的長漂腳。綜合以上幾點,行程漂就一般做成長腳的、長尾的棗核型浮漂。

▲巴爾杉木材質,仿陶瓷烤漆工藝,使漂身不吃水,硬度更高;螢光漂尾漂,反射光線更明亮,視標更加清晰;共十六款漂形可供選擇。

【三】如何調漂

常用的調漂之法是空鉤半水調平水,這種調釣的方式是為了很好地將浮漂的浮力利用起來,有效地控制釣組,使鉤餌能在水中下沉擺動的時間延長,留有充足的時間與機會讓魚口出現。

如果釣者眼睛視力不大好,或者使用的釣竿較長,我們可以調為一目左右,原則是調低目而不能調高目,避免縮短浮漂控制行程的時間,使效果降低。經驗豐富的釣者一般不設定釣目,他們將漂調好後就開始找底,將浮漂往上移至視目目尖平水就可開釣了。如果是新手,就使用常用的調平水釣平水的方法,也可以調平水釣半目或者一目,有了一個參照,釣者才會知底,在垂釣過程中才不會盲目。

▲這是一款納米浮漂,色彩潔白,外觀非常漂亮;自重較輕,但吃鉛量大,所以非常沉穩,具有很好的穩定性;漂腳漂尾一體設計,不爆頂不脫落。

【四】兩種截口

一是離底的截口。也就是當鉤餌經過緩緩的下沉,即將觸底但離底還有十公分左右的時候,鉤餌附近的魚順勢將鉤餌吸入嘴中。離底的截殺最好使用細身長硬尾漂,這是為了減小浮漂運動時受到的阻力,保證信號的靈敏性,使釣者清晰地判斷出截口魚的訊號。

二是半水中的截口。也就是當鉤餌緩緩下落至水深的中部時,有魚中途攔截鉤餌而食。建議選用翻身較快、歸位快的細尾漂,一般有較好的效果。

▲這是一款採用優質納米制成的浮漂,漂身採用了美國進口杜邦漆,具備非常好的柔韌性和防水性,使浮漂的耐用度大大提高。

【五】幾種漂相的分析

一是浮漂輕輕地下頓,下頓不到一目,這是由於鉤餌緩緩下落時,魚兒橫向拉動鉤餌,下頓的程度是不會很大的,十分地輕微。

二是下沉加快,浮漂本來是正常地緩緩下沉,但若魚兒中途截食,就會使浮漂下沉加快,這種漂相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三是浮漂正常下沉時忽然停住,這是由於鉤餌首次下擺時,魚就截食了鉤餌,暫時拉住了鉛墜阻止其下沉,所以浮漂才會出現忽然停住的狀態,注意這個時間很短,不易被釣者察覺。

四是浮漂明顯的上送,浮漂下沉還在進行之中,明顯地開始上送,這是很穩的魚口,應及時提竿獲魚。最後是浮漂的橫向移動,浮漂下沉還在進行之中,就出現這種現象,一般是大魚在吸食鉤餌了,要沉著冷靜地擒獲大物了。多觀察這些漂相,多實踐,釣行程並不難掌握。這些訊號的獲得,都是在運動中獲得的,只要池中有魚,就可以反復拋鉤,主要抓加速與停頓,以及上送的漂相。

▲頓口魚漂,通過國家外觀及實用型專利設計,在漂身與漂尾的銜接處有一個平滑的頓口及小尖頭,上升時水對其產生一定阻力,不易嚇跑正在覓食咬鉤的魚,同時尖頭在提竿過程中加強了破水力度,進一步加強了浮漂的靈敏度。

值得注意的幾點:一是餌料要有比較好的霧化效果,而且比重稍輕,誘使魚兒上浮,保證浮漂觸底之前就有截口的訊號出現。

二是要設置較長的子線,一般要將子線的長度設為超過十五公分,目的是延長鉤餌的下擺的時間。

三是適合使用拉餌,因為較輕的餌也能延長下擺的時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