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一直有這樣的傳說,到遠離故土的地方應該隨身帶一包家鄉的土。當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的時候,把家鄉的土煮了吃會有奇效。
這種說真的有科學根據嗎,為了驗證一下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我們決定親自來嘗試一下。
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有祭天的習俗,人氣旺盛地方土一定不錯。而北京的土壤多以潮土、褐土、潮褐土為主。
於是我們選擇了三個地方,作為本次實驗的選材地點,它們分別是
1.三裡屯
2.國貿
3.望京
挖土的時候,旁邊的保安大叔總是時不時的瞟我兩眼。大叔一定是看我挖的那麼辛苦想上來幫我,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啊。
我的貓好像對這些土很感興趣
為了便於區分這些土的口感,我們先進行編號
挑出石子,草根等雜物
這樣看起來就乾淨多了
然後裝入瓶子
不過這樣還不能直接食用,因為土壤裡面含有很多微生物,很有可能會得病。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看到了它
這樣問題就解決了,首先將土
然後
一份含有濃濃的北京味兒泥土大餐
先來試試第一種
簡單來說,就是生銹鐵鍋子加上水煮蛋黃的乾澀味道。不清楚的同學,建議你們去試試那個鐵元營養液,鐵的味道,你知道。
不過,有吃土意向的姑娘們要注意,沙子較多,一定要小心牙齒。
顆粒感很強,腥味重,吃起來的口感會有點粘。土中含有非常多的活性生物,味道層次也會比較豐富。具體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壞掉的甜菜葉或者腐肉,是一種非常適合重口味同學的土壤。
如果你是西北人,那麼對黃土的口感應該就很熟悉了。這種土的土質有粗有細,土味略重,吃起來有點像麵粉。
每種土的味道不一,風格迥異,需要大家多多嘗試,這裡也不一一分類了。
其實所謂的“水土不服”,就是不同地區的水土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腸道菌群紊亂而引起的消化道功能失調。
家鄉的土帶有原來環境的正常菌落,混水喝入後,會增強腸胃的適應能力,從而緩解腹瀉。
不過,這種方法還有待考證。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一般幾天後水土不服症狀就會消失。如果碰到水土不服的現象非常嚴重,或症狀長久不退的話,還是應該及時請教醫生幫助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