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南京玄武湖畔,“徐悲鴻人物塑像”入戶徐悲鴻畫苑儀式舉行了。
雕塑幕布揭開,只見徐悲鴻先生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右手持毛筆,頭部微揚,上身前傾,略帶一絲沉思的一個全身站姿。
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和傅厚崗徐悲鴻故居各有一件徐悲鴻先生雕像,都出自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手筆,而現在,第三件作品落戶徐悲鴻畫苑。
從這件作品中,能夠感受到藝術大師沒有一點點傲氣,但卻有不俗的“傲骨風範”。
雕塑的創作者朱小華表示,做此件作品之前,參照了各個地方的徐悲鴻雕塑,同時收集了徐悲鴻生前大量的照片,研讀了近乎所有的徐悲鴻生平傳記等,歷時一年半,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從小稿的推敲到最後的雕塑成型,反復琢磨人物的動態語言及神情,為了更恰當的表現大師的神采,前後耗時近兩年之久。
(左起)畢寶祥、談旭東、朱小華為雕塑揭幕
宜興籍藝術家在悲鴻先生塑像前合影
如果細看,傲立的悲鴻先生的背有那麼一點點的駝,朱小華的解釋是:我不希望做成像傳統紀念碑雕塑那樣的偉岸,因為畫家長期伏案,腰椎肯定是有問題的,所以不可能像常人那樣挺拔;同時,大家的印象中,徐悲鴻先生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形象,但很多地方將其塑像成大無畏的英雄人物一般,給人無比生硬和死板的感覺,且有概念化的表現成分。朱小華更多的想把徐悲鴻先生的文人的氣質凸顯出來,才有如此處理。
徐悲鴻先生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能夠在中國美術史上擁有這麼高的地位跟他的人品和畫品不無關係,本件作品就是把藝術家這種傲骨的情感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