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這麼多路,但你可能一直都穿錯鞋!俗話說“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但在生活中我們選鞋時,難免會在意其美貌度而忽視其舒適度。
專家提醒,長期“穿錯鞋”,對足部的保護不夠,容易導致足部疾病。
【怎麼算一雙好鞋?】
鞋子在身體的最底層,鞋子和身體的足部承載著全身體重,因此選擇一雙具有支撐、緩衝、保護作用的鞋子至關重要。
如今城市道路多為硬質的水泥、柏油馬路等,這種硬質的地面其實與人體的足部形狀是相左的。
雙腳直接踩在上面,只會讓雙腳過度負載變形,讓下肢關節和脊柱力線異常承受更多應力,這也是如今脊柱關節疼痛問題高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當的鞋子,對於兒童來說會影響其足弓發育,導致扁平足、內八字。還會直接影響兒童身高增長、形成O型腿、駝背等不良體態。
因此,作為足部“保護套”的鞋子就尤為重要,支撐、緩衝、保護足部應當是挑選鞋子的首要原則。
【挑鞋學會這6招】
1、擠鞋杯,鞋幫的高度
一手虎口抓住鞋子後部的鞋杯擠壓,不易變形,給予踝關節足夠的保護,鞋幫的高度剛好在我們的內外踝尖下方(特殊專項運動的球鞋除外,例如籃球鞋、溜冰鞋等)。
2、看中足
鞋舌部分要柔軟透氣,鞋舌要包繞整個足背,每次穿戴系鞋帶或魔術貼調整鬆緊度。
3、對折前足
一手抵住鞋頭另一手抓鞋後跟對折,約可對折60度,彎曲點鞋子前1/3處,因為腳底後2/3為足底筋膜,鞋子後2/3過軟就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
4、扭鞋底
一手抓住鞋頭,一手抓住鞋子後幫,做擰毛巾扭轉動作,鞋底堅硬不易變形,此類鞋底支撐穩定性強。
鞋底太軟不能給足部提供足夠的穩定支撐,在前足推進向前的時候無力,年輕人長期穿過軟的鞋底會導致自身足跟脂肪墊萎縮,從而引起足跟痛。
5、看鞋底前後高度差和厚度
鞋底後跟比前方高5-8mm,腳踝肌腱才處於最舒適的位置,後跟過高會讓出現抬腳跟和前足受力過多,長時間引起關節和脊柱的問題。後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
6、選長度、寬度、高度
空間大小為十個腳趾能在鞋內自由活動,最長腳趾到鞋子最前方的距離,成人的長度預留5-8mm,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預留10mm左右。老年人足弓塌陷後足部變長變寬,需要選擇寬頭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