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Giro全新Aero氣動頭盔 香菇造型 破風不藍瘦

BMC車隊的Rohan Dennis在環法賽場上佩戴了GiroAero Ultimate MIPS頭盔的原型產品,這也讓我們好奇,這個造型與眾不同的頭盔究竟有什麼黑科技屬性加成。

造型上,有點未來主義的Aero和老款的TT盔圓頭圓腦的造型有著明顯的差別,和Air Attack氣動盔的造型也完全不是一掛的,讓人不禁懷疑,Giro是終於打通了任督二脈了嗎?

這也是Giro首次將碳纖維材質應用在頭盔的外罩上,以往的頭盔都是使用塑膠覆蓋。

面積巨大且造型兇悍的蔡司鏡片,沒錯,就是高端相機使用的蔡司鏡片,採用了磁吸的固定方式,講道理,為了降低風阻將頭盔設計的這麼像外星人真的好嗎?

使用TeXtreme碳纖維並不是為了減重,而是為了塑型,通過修整頭盔的外觀來進一步增加空氣動力學收益,這就跟去理髮店一樣,師傅,不用剪太短,修修就好。

圓滑且輕微剪尾設計的後部,在車手頭部活動時能夠達到最大化的收益,傳統的長尾水滴形頭盔在頭部抬起時非常氣動,一旦車手開始低頭看表低頭搖車,整個氣動佈局就懵逼了,因此現在很多品牌都採用綜合性能更加優異的剪尾設計。

Aero兩款頭盔都採用了ROC LOC的掏空尾部設計,但是高端的Ultimate在掏空的尾部覆蓋了彈性十足的萊卡材料,此舉有助於減少氣流對尾部的拖拽。

前部的巨大導氣通道能夠冷卻頭部,很好,風冷看慣了,什麼時候出個水冷系統?

現在的頭盔沒個MIPS系統都買不上價去了,MIPS能夠在頭盔與頭部間增加一個滑溜溜的中間層,這樣頭部受到撞擊時,就不至於頭盔摔哪頭摔哪了,通過滑溜溜的中間層卸了撞擊的力道,屬於微操作。

新的束帶系統不再使用固定式設計,通過扣環可將束帶調整到貼合面部曲線,不用再“削足適履”了。

左邊是常規版的Giro Aero MIPS,右邊是高端一點的Aero Ultimate MIPS,憑藉肉眼很難看出兩者的區別,不不不我還沒瞎,這不是很好看出來嗎,一個是碳纖維外殼一個是傳統塑膠外殼,一個在頂部有通風槽,一個就像是一朵黑色的香菇

標準版的Aero MIPS似乎更有性價比,相同的氣動效果,更加通風,重量相同但是價格卻便宜了一半。

雖然前後分別僅有兩個通風口,但Giro稱Aero比另一款空氣動力學TT盔Selector還要涼爽,由此可以看出(LMH雞湯時間)努力不重要,方向很重要,數量不重要,位置很重要。

可能錢包深似海的消費者才會選擇碳纖維版本的Giro Aero Ultimate MIPS,但怎麼說呢,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嘛。

雙面設計的磁吸式風鏡鏡片能夠吸在頭盔的頂部,這種設計好處大了去了,以往的TT盔,耳朵是個尷尬的問題,頭盔設計時,要是把耳朵漏在外面,那還談啥降低風阻,要是把耳朵隱藏在頭盔內,那戴頭盔的過程就會變得無比酸爽,Aero的風鏡鏡片面積巨大,將耳朵隱藏在風鏡內,因此,無論在風阻還是佩戴的便捷程度上,都達到了均衡。

EVA材質的收納包可以保護你的頭盔,真是講究人,高端版提供兩幅鏡片,標準版可以選配,加錢唄。

Giro研究氣動頭盔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一路走來,充滿故事,Giro有故事,你有酒嗎?

Giro製造氣動頭盔,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的80年代,這是Giro為計時賽製造的消防隊頭盔,目測,鋼盔。

很少有一款頭盔能夠像這個一樣充滿傳奇色彩,1989年,Greg LeMond戴著它贏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來來來用資料說話,將Giro旗下的Advantage(優勢)、Air Attack(空襲)、Selector(選擇)、和Aero兩款頭盔進行橫評。在氣流拖拽、40公里(400W功率)、180公里(250W功率)三項評比中,Aero優勢明顯。

在涼爽程度上,高端的Aero Ultimate穩穩的秒殺Air Attack 22個百分點,不過為什麼要拿Air Attack來作為參照,今年流行自黑嗎?Air Attack明明是冬季保暖必備佳品啊。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