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都是個思維方式比較特別的人,有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可惜一直找不到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平臺。參加工作後我喜歡研究地圖、喜歡研究各種軟體,再後來我開始跑步,隨著跑量的增加在我的腦海裡逐漸形成了一個運用GPS軌跡繪畫的理論。
最開始我只想驗證理論並沒有用心去畫,所以得到的都是失敗的作品。直到2015年10月,3位幫助過我的跑友即將參加合肥馬拉松,當時我希望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他們加油。那次是我第一次認真的去跑一張圖,經過不懈的努力第一幅作品成功了。
從那時起我走上GPS繪畫的創作之路,在這段時間裡我經歷了幾個轉變。
開始的時候我的部分作品僅僅是為了增加經驗而創作,作品本身並不代表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除參賽作品外,其他的作品背後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因為跑圖和寫日記本質上是一樣的,表達的都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情緒中的一絲波動都是創作的來源。
2016年我最關注的事情是裡約奧運會,所以奧運會系列的作品是我2016年付出最多的作品。
表中統計的12個小時只是現場成功跑完的總時間,實際所用的總時間是無法統計的。奧運會的12個專案圖示創作時間和比賽進度同步(當時每一個專案圖示都有一個單獨的話題,在這裡就不在重複了),並由中國第一塊獎牌“射擊”開始,圍繞吉祥物維尼休斯順時針環繞一圈,以中國最後一塊金牌“排球”結束,這是裡約奧運會中國隊一個完整的週期。最後一個田徑專案圖示完全是拼出來的,代表“跑”是所有作品的基礎。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不斷的反思和總結。最初專注跑步的時候我忽略了很多東西,包括對女兒的關心。認識到這個問題後,我開始思考在跑和女兒之間我該如何做一個平衡。去年寒假學校要求學生製作一份以“創建文明城市”為題材的電子相冊,當時我就想到了跑圖。那天很冷,我們整整花了一個白天的時間才把這六個字畫完,但是女兒很開心,從女兒的笑臉中我看到了那個平衡點。
到了下半年女兒有了手機,“今天跑什麼?”成了我和女兒經常討論的話題。我們一起跑過——
可愛的太陽花
可愛的聖誕老人
不可愛的僵屍
還有新年的祝福
因為跑圖我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臺。而女兒不僅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毅力,更懂得了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和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是跑圖讓我們兩個年齡相差近30歲的人快樂的玩在了一起。
這就是跑圖,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許仙678|轉載前請與跑步聖經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