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一位士兵為了通報戰爭勝利的喜訊,在連續不間斷地奔跑了42.195公里之後,倒地而逝。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設置了馬拉松這個比賽專案。
42.195公里,對於人類來說,是對體能極限的考驗。然而,100年後的今天,在“突破”“堅持”“激情”“正能量”等詞彙包裹下,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對這項運動呈現出極大的熱情,不斷地對自己發起“挑戰”。與此同時,在體育狂歡的背後,日益壯大的跑團隊伍內外,關於馬拉松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一夜” 愛上馬拉松
老劉今年48歲,在幾近“知天命”之年,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光彩。打開辦公桌的一個抽屜,裡面整整齊齊擺放著一溜獎牌,僅在今年,他就已經參加了四個全程、兩個半程馬拉松,還有三個線上馬拉松賽事。天氣越來越冷,每天天不亮,老劉就開始晨跑,三天一小跑、五天一大跑,一個月下來訓練量超過百公里。“我要在退休之前,拿到100塊馬拉松獎牌。”
如今,像老劉這樣的馬拉松“發燒友”越來越多,他認識的一位元跑友年齡超過了70歲。為了互相鼓勵、一起交流,一些跑友牽頭成立了跑團,小的幾十人,大的數百人,平時通過微信交流心得和技術,線下一起訓練、一起參加比賽。目前這樣的跑團在本市不計其數。
記者進入某跑團微信群發現,馬拉松已經遠不止是一項運動,而逐漸成為一種競相追逐的時尚,甚至是炫耀的資本。一位網名為“雄獅”的跑友直言自己跑馬“上癮”,已近中年的他生意成功,生活富裕,生活一度沒有了目標,自從愛上馬拉松,感覺自己“精氣神”爆棚,現在,他除了每天堅持至少10公里的訓練量,心情好的時候還約三五跑友來個“解鎖”中環,兩年來,每個月必去參加一次馬拉松賽事。“不跑馬拉松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雖然過程很艱難,但是咬咬牙堅持下來,那種自我超越、尋求突破的感覺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
經過多天瞭解、觀察,記者發現,在跑友中有良好運動基礎的人並沒有想像得多,經過專業系統訓練的更是寥寥,在眾多跑者中,有不少長期運動都無法堅持的人,忽然有一天成為鬥志昂揚的馬拉松選手。“跑步嘛,誰不會?穿上跑鞋就能跑。”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賽馬”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減肥、健身、對抗亞健康,在此之前對於運動並不是特別擅長,依靠自己較強的毅力,在朋友的鼓勵帶動下,一點點開始了馬拉松長跑。陳濤就是這樣,今年34歲、身高1米7的他,兩年前體重超過100公斤。為了減肥,他開始跑步。“之前體檢報告上全是‘箭頭’,跑100米就累得要死,每天早晨起來咬牙堅持,從1公里開始,3公里、5公里、10公里,不到半年就報了半馬,8個月後參加全馬。”陳濤認為,長跑不像別的運動要求那麼強的技術能力,他在網上下載了一款軟體,跟著軟體練長跑。
報名猶如春運買票
一位體育經紀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十年前,老百姓聽說身邊有人跑馬拉松,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那時一場北京馬拉松賽事報名大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報滿。而到2014年,北京國際馬拉松(簡稱“北馬”)成為國內第一個採用抽籤的方式報名的賽事。2015年“北馬”僅設“全馬”一項,報名人數仍突破了6萬。2016年的“北馬”更是受到了各路跑友的熱烈追捧,報名通道一開放,守在電腦和手機前的跑友就一窩蜂擁進來,3萬個名額很快哄搶而光。10月30日舉行的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同樣是“一票難求”,15萬人報名,只有3萬人中簽,有跑友戲言,馬拉松報名的難度猶如春運買票。
一雙跑鞋|一條馬路|一種享受
一位“賽馬”發燒友認為,相比其他項目,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門檻低,不要求任何器械,只需一雙跑鞋、一條馬路就可以跑下去,而且馬拉松比賽的規則簡單明瞭,適應起來不費周章。有些資深跑友則認為馬拉松是一項包容性很強的運動,在所有運動項目中,幾乎沒有任何其他運動可以與之相比,比如,在同一項馬拉松賽事中,參賽選手水準參差不齊,既有世界級頂尖運動員,也有非專業的草根跑者,年齡跨度也很大,只要你能跑、想跑,就可以在同一跑道上競技,這種“英雄不問出處”的胸懷是吸引他們不畏艱難、一次又一次參賽的重要原因。
此外,馬拉松的開放性也有著無限的魅力。與其他賽事只在體育場或體育館內舉辦不同,馬拉松的場地是在公路上。很多跑友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每一個馬拉松舉辦城市,賽道風格都不盡相同,都體現著這個城市的文化,雖然幾十公里的長距離跑很辛苦,但是一路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受當地風土人情、聽到眾人的加油呐喊也是一種享受。
馬拉松對於城市的吸引力似乎更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馬拉松不僅是一個體育賽事,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它更是一張名片,不僅展示城市文化、名勝古跡,同時也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以今年“北馬”為例,3萬名參賽選手中,外地和外國跑者占了一半以上。
一項對參加過1998年洛杉磯馬拉松比賽的約2300名運動員的研究發現,賽後病倒的運動員人數約14%,比接受過訓練但沒參賽的高出近5倍,這項研究也發現,與每星期訓練強度低於32公里的賽跑運動員相比,每星期訓練強度超過100公里的運動員患病的可能性增加1倍。
馬拉松 不是你想跑就能跑
馬拉松是不是一項普通人的運動?通過馬拉松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嗎?
作為專業人士,天津體育學院健康與運動科學系教授李慶雯看到了太多盲目“上馬”的長跑愛好者,她認為,有些人並不適合這項運動,沒有經過基本的醫學體檢和運動評估,也沒有系統的專業訓練,這樣的“祼跑”十分危險。李慶雯說:“馬拉松不是普通的長跑,而是一項長距離、大負荷、高強度的極限運動,從表面看,跑步只是肌肉的運動,實際上需要身體各系統的全力支援,包括呼吸、迴圈、供氧供能等,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對人體的消耗也非常大。”
國家體育總局科學健身示範區專家組成員、天津體育學院人體科學系教授譚思潔有著多年田徑專業運動員、教練員經歷,對於馬拉松跑,她認為,“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不適宜參加馬拉松比賽。”跑馬拉松,絕不能依靠意志品質以及一腔熱情,馬拉松所要求的身體素質是以強大的心肺功能以及合理的跑步技術作為支撐,從生理學上講,一個人持續運動的最大極限是在60分鐘以內,而馬拉松要跑好幾個小時,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身體承受能力。一些盲目參賽的選手可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和疾病。
“馬拉松不是一個大眾健身的項目,而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運動。”譚思潔說,很多人認為跑馬拉松這項運動門檻很低,但實際上馬拉松的訓練有著一套十分複雜的方法,如果一個人想要參加馬拉松,至少要進行一年以上比較系統的訓練,從慢跑,小關節、小肌肉的力量練起,一點點提升心肺功能,跑前、跑中、跑後都要有足夠的營養補充,賽後還要根據身體檢查的結果制定身體疲勞恢復方法。譚思潔一再強調,如果從健身角度出發,不應該選擇馬拉松,要知道健康體育與專業的競技體育是有很大區別的,大眾健身的目的是提升體質、促進健康,而馬拉松是競技體育,它是通過艱苦的訓練向人類極限進行挑戰。
馬拉松“傷情”頻曝
與“跑馬”積極性呈正比增長的不僅有全民健身的熱情,同時還有比賽受傷、甚至猝死人數的攀升。有一半以上的跑者坦言,自己在“賽馬”過程中曾感到各種不適,而且有些不適甚至持續到賽後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馬拉松一路狂歡的聲浪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火爆背後的隱憂。近年來,馬拉松“傷情”頻頻被曝光,與“跑馬”積極性呈正比增長的不僅有全民健身的熱情,同時還有比賽受傷、甚至猝死人數的攀升。
今年3月份廣東清遠馬拉松賽被稱為史上最“受傷”馬拉松。據當地衛生部門的統計,總計2萬名參賽選手中,有1.2萬人次接受治療,其中肌肉痙攣9838人次,占到全部救治案例的81%,出動救護車23次,其中送院治療17人,危重症5人,其中3人入住ICU,2人入住心內科。
其實,不止清遠,過去一年間,在比賽中受傷的跑者比比皆是。在採訪中,有一半以上的跑者向記者坦言,自己在“賽馬”過程中曾感到各種不適,而且有些不適甚至持續到賽後相當長一段時間。
一年前,長跑愛好者廖彬,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賽馬”。在跑完了“北京馬拉松”“揚州馬拉松”之後,最近幾個月來,經常感到胸悶憋氣,到醫院檢查之後,醫生告訴他,心肌供血嚴重不足,停止一切劇烈運動。“原本以為跑步最簡單,看來馬拉松真不是一般人能跑的!”
“跑馬”強體不科學
“依靠馬拉松來提升體質不科學。”在體育界,這一觀點得到廣泛認同。對於普通人來說,馬拉松運動屬於過量運動,而過量運動與不運動一樣,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天津醫院內科ICU主任、急診內科主任尤丕聰對普通人“賽馬”同樣持謹慎態度。尤丕聰說,跑步是一項相對簡單而且有效的健身運動,如果以提升體質為目的,每週幾次的適度慢跑,每次半小時左右,達到出汗目的,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如果以競技為目的,刻意追求長距離甚至42公里,那麼問題就多了。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冠心病、有過心絞痛、心肌缺血病史,平時經常胸悶、氣急的人群,是絕對不可以參加馬拉松運動的,對於一般健康人群,也要將運動量保持在沒有胸悶、腹痛、四肢酸痛,且不影響第二天運動的限度內。運動後,年輕人的最大心率不能超過150次/分鐘,6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率不要超過120次/分鐘,專業運動員心率可以達到180次/分鐘甚至200次/分鐘。另一種計算最大心率的方法是,在跑完步的10至15分鐘後,心率能夠恢復到跑前的120%,即沒運動前,如果心跳是70次/分鐘,那麼跑完步後10至15分鐘後,心跳能恢復到84次/分鐘,即為安全合理,否則說明此次運動超過了運動極量,會影響身體健康。
尤丕聰說,超長距離跑動對膝關節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傷,比如半月板的磨損,以及前後交叉韌帶的拉傷,由於馬拉松是在公路上進行,路面比較硬、而且持續時間長,發生膝關節骨折、髕骨骨折的風險也會增加。在臨床上,有很多年輕人的膝關節發生了退行性變,大多是因為運動過量造成的。“我們這個專業,常說的一句話是‘生命在於靜止’,就是說保護膝關節最好的方法,是儘量少做對膝關節衝擊性大的運動。”尤丕聰說。
感冒後長跑易猝死
感冒後1—2周最好不要參加馬拉松比賽,一定要參加的話,應該先去心內科做個檢查。
近年來,關於馬拉松選手猝死的報導也不時見諸報端,並且意外身亡的以年輕人居多,而他們平時看起來很健康。對此,尤丕聰說,引起猝死的原因有很多,除去心臟疾病以外,有一點很多人都會忽視,那就是感冒。“不少人有過這樣的體會,感冒症狀雖然消失了,但是接下來的幾天還是很容易疲勞,爬個樓梯、做點體力活,就會喘粗氣,其實這是心臟受損的表現。”尤丕聰說,每次感冒,對人體的免疫系統、心臟都是有影響的,尤其是心肌炎引起的感冒,此時如果去長跑,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猝死,因此,感冒後1—2周最好不要參加馬拉松比賽,一定要參加的話,應該先去心內科做個檢查。
以上內容整理自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