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JS USA|美國大大大皮卡--美日勾心鬥角的日子

在進入正題之前,作為一個商科畢業的小學生,小編我要先給大家講解一下關稅。

大家都知道,進口的東西都要在海關付清關稅後才可入關,因此大部分的進口商品相對來說價格都比較高。

因為我們大天朝是一個以勞動力為優勢的國家,因此外國企業會把工廠設立在中國,以減少生產成本,例如富士康,還有生產一些生(情)活(趣)用品的工廠。

舉個栗子(以下栗子劇情均為虛構,各位看官請意會)

中國商人能賺得更多,美國人民能更便宜地買到皮包,大家都開心,世界更加和平對不對?

不對!

美帝這些生產皮包的老闆加工人當然不開心!所有人都去買更便宜的Made in China,Made in USA的皮包賣不出去,美國老闆黃鶴破產帶著小姨子跑了,生產皮包工人失業,對中國敵意“蹭蹭蹭”漲起來!眼看就要引發新的一次世界大戰!

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政府站出來說:“同志們都不要急!國家深刻地體會到了你們的困難!我們會替大家想出路的……”於是美國政府設立了“關稅”,所有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毛巾,一概加收25%的關稅,於是

更小的差價讓美國產的皮包奪回了一些市場,保護了美國國內的皮包生產商,雖然美國人民要付更多的錢來購買,但是這下終於大家都滿意了。

花了這麼多篇幅講這個栗子,終於可以回到皮卡上了!沒錯!今天我們要一本正經地談一談皮卡的歷史。 時間要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早期,當時日本的皮卡產業已經非常發達,遠超美國。日本出口的皮卡都是緊湊型小排量皮卡↓

當時美國的福特公司以及哈雷根本沒法在皮卡上與日本進口的緊湊型皮卡以及羽量級摩托競爭,基於之前栗子的原理,為了保護美國國內的皮卡製造企業,説明其發展,美國在日本進口的緊湊型皮卡上實施了25%的關稅,而且這25%的關稅直到今天仍舊在被實施。

而“小”日本可不是吃素的,你加關稅?行啊,我不出口皮卡了還不行嗎?!我出口“皮卡部件”。

而針對皮卡部件的關稅僅有4%,而日本出口的所謂”皮卡部件”其實是只需要一些最終組裝的車艙/底盤。

謔!這從古時候傳下來的智慧真不是瞎說的!這一下就避免了21%的關稅!

這不尋常且異常高的關稅就是1962年美國與西德之間的“Chicken war”的結果。

在那時,德國加入了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歐洲經濟共同體,當時美國的家禽類肉製品暢銷歐洲,為了限制其市場,德國被要求調整它的關稅來保持和其它EEC國家一樣的關稅水準。因此德國提高了美國進口家禽的價格。

作為感(報)恩(複),美國也提高了德國進口的卡車以及其他產品的關稅,所以25%的皮卡關稅成為了美國關稅永久的條例。

在德國皮卡在美國市場受到衝擊的同時,日本皮卡的銷量也同時受到了大力擠壓。

日本出口商是怎樣應對關稅的呢?

根據一項調查統計,25%的關稅裡只有一部分體現在了美國的進口皮卡價格上:21%的增稅中,只有12%(大約60%的增長)由美國的消費者承擔,而剩下的9%由日本生產商吸收,也就是說日本也相對降低了出口的價格,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而在這期間,福特公司以及哈雷等廠商趁機發展,降低了其生產成品價格,成熟了產品線,美國民眾覺得自家的皮卡更加物美價廉,紛紛搶購,這才有了現如今的福特,雪佛蘭,哈雷等成功的廠商。

談到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中國的關稅政策。小編在這裡就簡單地給大家理一理,大家都知道天朝有按照排量大小而定的消費稅:

算上25%的關稅,17%的增值稅,和其它雜七雜八的稅,一輛進口車的價格大概是稅前的220%左右。我說天朝啊,保護國內企業發展雖然必要,但是你這是過度保護了吧?如果沒有了這麼高的關稅保護在,這些國內車企,還有能力與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競爭嗎?再過10年,能夠有如今福特一樣的企業出現嗎?小編身在美帝,心系祖國,真心希望中國也能有硬派的汽車製造商出現,也許有時候適當的壓力對自己的發展更加有利。

好了,今天的美式大皮卡專題就說到這裡了。

最後,小編給大家分享幾張正宗美式皮卡福特F150 以及中國皮卡代表卡威K1

是不是有幾分神似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