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有“口福”,美食多了去啦!您知道當年讓乾隆爺讚不絕口、直說天津人有“口福”的飯菜是什麼嗎?您可別笑,皇帝視為美味的,您可能看不上眼——貼餑餑熬小魚。
那年,乾隆下江南,順著運河行船來到咱天津衛小稍口。突遇大風,黑雲密佈,大雨傾盆。乾隆上岸躲雨,肚內無食,見一茅屋亮著燈。乾隆扮成商人叫門,見一 男子和他的小女兒要熄燈休息,便說:“我們是行船路過的商人,不知能否給我們主僕幾人做上一頓飯充饑?”男子說:“天色已晚,只能讓您吃飽,可不能管好 啦。”他將家裡翻了個遍,只有白天從河裡撈上來的各種小魚小蝦。他趕緊讓閨女點火燒灶。等他把小雜魚往鍋裡一倒,又在鍋邊貼了幾個棒子麵餅子,一會兒就香 氣撲鼻。乾隆爺在宮中山珍美味吃得太多了,沒吃過這口兒。一面脆、一面金黃色的餑餑,各種顏色的小魚,他一邊吃一邊讚不絕口,便問這是什麼菜?男子張口就 來,說:“這叫貼餑餑熬魚。”“熬”字不會說,用天津話說成“鬧”。乾隆爺跟著學:“‘餑餑鬧魚’,你們平常就能吃得到嗎?”這人還挺實在,說:“這沒 嘛,想吃就吃。”乾隆爺羡慕死了,說:“你們太有口福了!”男子心想:這城裡的有錢人,也真是沒見過嘛好吃的。
第二天,風停雨住,乾隆告別時留下十兩銀子,男子分文不要,說:“這小魚不值錢,河裡有得是。”乾隆更覺得他們太有“口福”了。回到宮裡後,總饞貼餑餑熬魚。
隨行的大臣按記憶找到小稍口,將父女二人帶進了金鑾殿。這男子一看,敢情那天晚上吃貼餑餑熬魚的人是皇上。他說:“皇上要吃貼餑餑熬魚,得讓我們小稍口的漁民在當地河裡撈小魚。”皇上恩准,這樣一來,小稍口的人便發了財,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大瓦房。
(本文發表於2016年11月30日今晚報副刊,作者:孫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