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領土從東到西約5000千米、南北跨度可達5500千米。所謂「十裡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林子大了,就容易出「妖」蛾子。
比如,「到底要不要穿秋褲」這個問題每年都會引發一輪東西南北大亂戰,從「秋褲亡國陰謀」吵到「外國只有老年人才穿秋褲」……作為愛與正義的化身,為終結爭吵、實現全國人民的大團結,豐盛榜特邀中西方的兩位專家代表來談談他們的看法:
??正如上面兩位專家所說,穿不穿秋褲要因人、因地、因時來決定。由於城市間地理特徵不同,溫度、濕度、風速等天氣狀態不同,各地的「過冬神技巧」也不一樣。不信你看:
?▼
關鍵字:乾冷
集中地:華北、東北
乾冷是包括東北三省、內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在內的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冬天的特點。由於氣溫過低,對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和關節等處的健康都是一大挑戰。
建議東北的朋友適當多吃些牛肉、羊肉、黃豆、蔥、蒜、韭菜等「肥甘厚味」的食物;而北京、天津等地的朋友則最好在烹飪時加入蘿蔔、白菜等「滋潤」的配菜來中和羊肉的溫熱大補。
當然,供暖後特別乾燥的室內如果能添置一台有品質保障的加濕器,不但能讓皮膚更舒服,還對預防感冒有幫助。
▼
關鍵字:濕冷
集中地:江蘇、上海、浙江
北邊下雪了,喊冷的卻是東部沿海人民。
因為這邊濕度較大、風力較強,儘管溫度看起來比起零下要高多了,但體感溫度極低,再加上沒有暖氣,夾雜著濕氣的海風成就了南方穿再厚也感覺冷的「魔法攻擊」。
老南京人有大雪進補吃羊肉的習慣,有助益氣補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禦寒能力。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搭配山藥、枸杞等,營養更豐富,溫補又防燥。趁著天氣晴好時開窗通風、在家中備些除濕盒,都能讓人少冷一點。
▼
關鍵字:燥凍
集中地:西北
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這西北5省的冬季除了不亞于東北的嚴寒,動輒積雪過膝,更憑添一分「燥氣」。
西北人喜歡吃牛羊肉,烹調以燒、炸、烤為主,口味多鹽多油,這種高熱量飲食雖然有助抵禦嚴寒,但也很容易引發口舌生瘡、咳嗽、便秘等燥熱問題。
因此,西北人民在冬天除了要吃肉,還應加強「滋潤」,最好多吃些水果、蜂蜜、蓮藕、百合、杏仁、白果、銀耳等,還可以多喝些冬瓜排骨湯、竹筍排骨湯等。建議西北的朋友在家裡敷面膜,出門前塗抹保濕霜。
▼
關鍵字:濕寒
?集中地:中部地區
?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因為沒有高大山脈的阻擋,北方冷空氣長驅直入,冬季多數時間的平均氣溫都低於5℃,寒潮爆發時甚至低至-10℃。碰到陰雨陰雪天氣,冷風更是徹入骨髓。
由於當地人經常吃油膩、辛辣、厚味的食物,多數人體型偏胖、大便偏幹、容易失眠。
因此,建議生活在中部地區的人,可以多吃牛羊肉、桂圓肉、紅棗、山藥、糯米等溫補的食物,還可以在做菜時加點生薑,來幫助發汗散寒;臨睡前用40℃左右的淡鹽水泡腳,可以散寒除濕、溫通經絡。
▼
關鍵字:陰冷、溫差大
集中地:西南
西南地區地形複雜,雲貴高原冬季氣候陰冷濕寒,四川盆地則潮濕多雨。總體雖不及北方嚴寒乾燥,但早晚溫差大,濕寒對人體的侵襲較重,抗寒能力弱的人就非常容易生病。
西南人民喜食酸、辣、麻,飲食偏鹹,味多濃厚,以驅趕寒濕。
辣椒、花椒,性味辛溫,具有驅寒除濕、活血祛風、行氣止痛等功效,對患有畏寒肢冷、腰膝關節酸軟冷痛、腹脹、食欲不振的人群有較好地改善作用。
▼
關鍵字:冷得不明顯
集中地:華南
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香港、澳門、臺灣等南方地區即使入冬,也依然濕潤溫熱,早晚溫差不大。
但為避免濕氣帶來的「魔法攻擊」,「除濕」也是華南地區人民冬天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課。用雞肉、黑芝麻、核桃、花生、木耳、梨、冬棗、甘蔗等甘潤生津的食物進行清補,再搭配冬筍、藕、茅根等利濕的食材進行調理是嶺南人冬季的「進補秘方」。
分享給第一個你想到的人,請用點贊溫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