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人為了掩蓋自己茶葉的假冒偽劣問題,拿大葉種還是小葉種來做文章,甚至宣稱,小葉種的也有普洱茶。按照普遍認同的普洱茶的定義,只有雲南大葉種的曬青毛茶才能加工成為普洱茶,才具有對人體更多益處的茶葉品質。
『真相』小葉種做的茶餅不叫普洱茶。
【謊言二】皇帝喝的宮廷普洱茶
市面上流行著一種宮廷普洱茶,但事實上遠在深宮的皇帝們從沒有喝過宮廷普洱,宮廷普洱也從未進貢給宮廷。市面上見到的宮廷普洱普遍為選料非常細嫩的熟茶。
『真相』 最早的熟茶誕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般認為宮廷普洱這一概念首次出現是在1999年之後。
【謊言三】生茶會慢慢轉化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轉成熟茶?”“生轉熟”這一概念在坊間流傳已久,濫觴甚至直追普洱茶剛剛興起時的幾位臺灣茶人。。
『真相』 事實上生普洱茶怎麼存都不會變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會變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的工藝而製成,老生茶和熟茶他們只是在性質上有了一些重合點:不苦澀,湯色紅濃。但時間並不能替代工藝,就好像大米放舊了只會變成陳米,而永遠不會變成大米飯。
【謊言四】雲南普洱茶分喬木和灌木兩種
不能直接講這種做法不對,因為這實在又是一個植物學的問題。調查瞭解過雲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雲南普洱茶區,茶葉僅有老樹、大樹和臺地之分,並沒有像北方所說的喬木和灌木的區別。一些前衛的觀點甚至認為,普洱茶全是是喬木茶,而臺地茶是為了便於管理而人為地不讓茶樹長的太高,所以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樣子。從茶樹和根莖上來看,臺地茶也應屬於喬木茶。
『真相』 喬木和灌木無非茶葉經銷商為了區別自己的不同產品而演繹出來的觀點,甚至是一廂情願地把臺地茶作為灌木茶,目的只有一個,抬高喬木茶的價格。對於普洱初入行者來講,所謂經銷商口裡的“灌木茶”更適合一些,可以節省學費,但千萬別買到假茶。
【謊言五】喬木茶比灌木茶品質更好
這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應該說,整個瀾滄江流域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都是差不多的,不管臺地茶還是大樹茶,喬木茶還是灌木茶,都具備了良好的生長及生態環境。但是,茶葉品質的最終形成還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工藝和做工的問題,品質上相近的茶葉,因工藝的不同可能產生很大的差別;再一個就是不同茶區茶葉的香氣和內質也是不同的,對比時也只能選擇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段的茶來比較,絕對不能拿猛海的臺地春茶與普洱的大樹秋茶相比,那是毫無意義的。
『真相』 對比也要有一個原則,只能選擇同時期不同茶區的茶葉進行相似性和差別性的定量分析,或者將同一茶區不同時間的茶葉進行縱向的比較,籠統意義上的對比毫無意義。如果經銷商出於某種目的將茶葉進行某種對比,則可能在其後系著自己的好處在上面。
【謊言六】臺地茶就是不如大樹茶,更不如老樹茶
又陷入了時間、地點的茶區的無底洞中。任何比較都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在那裡。不能籠統地講一種茶不如另一種,這中間能夠產生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如果哪個茶店老闆一直在沒來由地褒獎某類茶而去貶低其他茶的話,你就得多長個心眼兒,沒准他想忽悠你!
『真相』 在不足以辨別臺地茶還是大樹茶、野生茶的前提下,選對的,別選貴的。
【謊言七】臺地與老樹的價格差別在品質上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同時期班章臺地茶的價格可能高於其他一些茶區大樹茶的價格。這裡面一個是茶青本身的品質問題,另一個就是產量的問題。大樹茶之所以價格高,主要是因為他的產量比較少。物以稀為貴,很多人爭這有限的大樹或老樹的原料,價格不高才怪,真正從品質上來講,則需要進行科學的檢驗與分析才能確定。
『真相』 管他老樹大樹還是臺地,喜歡就好。追求口感與健康之外的精神滿足就買量稀少的老樹茶、大樹茶,只是這必須有個前提是,你得懂普洱;如果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那就臺地吧,畢竟工薪階層是要靠節衣縮食過日子的。
【謊言八】野生茶一定優於野放茶
不知您注意到沒有,所有的概念都是為區分出品質與價格的高低而設定的,這也就決定了茶商為了推銷某一款茶而進行的“善意”誤導。由於野生茶的數量實在有限,於是後來又發明了一種做法,把人工栽培的茶園進行野放。一般說來,野放茶比直接的栽培茶園具備更優品質的客觀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
『真相』 野生也好,野放也罷,還是那句話,概念的東西不重要,好茶是要用來喝的,適合才是好的。
【謊言九】普洱茶的原料是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
從概念上講,這句話沒有問題,但多雨的雲南要保證所有殺青後的原料都自然曬乾,實在有些不太可能,很多茶青是經過烘乾或蒸幹的,因此,曬青毛茶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而一些茶葉在沖泡開始時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煙味兒,自然是在殺青和弄幹的過程中串了煙所致。
『真相』 瞭解了普洱茶的工藝流程才能品味得出在各個環節上的差異性,這也更顯示了普洱茶做工的重要性。
【謊言十】普洱茶的茶葉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習慣上把經過渥堆發酵的普洱茶稱之為熟茶,而沒有渥堆的茶葉稱之為生茶,兩者僅僅是在製作工藝上的區別,對品質會產生影響,但是,如果不是工藝出了很大問題,一般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真相』 渥堆發酵後的普洱茶加速了普洱茶的陳化,渥堆奪去了普洱茶的一些東西,也賦予了普洱茶一些有益的元素;生茶則是保持了傳統普洱茶的一些優勢,通過時間的轉化來感悟普洱茶的厚重。生茶與熟茶沒有絕對的界限,僅是工藝上的差別而已。
【謊言十一】大廠必定優於小作坊
這是一個偽命題,只能說大廠具備做出好茶的設備條件,但這些條件不是做好茶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大酒店能做出好菜,在家裡也一樣能整出宴席來一樣。只不過QS認證嚴格實施以後,大廠更加名正言順,小作坊則處在了被取締之列。小作坊想要生存下去,需要進行很多的調整與改善,以適應整個的發展需求。
『真相』 傳統的普洱茶加工工藝是以純手工或小作坊為主,但現代食品衛生安全的要求,必須有一個整潔衛生的操作環境。特別是這種直接入口的食品。從品質上來講,大廠做出的茶葉未必優於小廠,關鍵看廠裡採購了怎樣的原料,爛菜葉子是炒不出美味佳餚的。所以,選茶不能只看出身,最主要還是要看一看、喝一喝、品一品。
【謊言十二】普洱茶分為幹倉和濕倉兩種
普洱茶的存放將直接影響到茶葉的陳化。傳統意義上的普洱茶只有幹倉沒有濕倉,濕倉是不法茶商急功近利而產生的,濕倉是一種人工催熟的過程,違背自然陳放規律,是不該被提倡的做法。而乾淨、通風的存放環境是普洱茶得以很好地轉化的前提條件。
『真相』 寧選幹倉便宜茶,不買鎖喉濕倉貨。
【謊言十三】普洱茶原料急缺,很多廠家搶不到原料
一種非生活必需品,一個市場剛開始成長成熟的產品,遠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奇貨可居的程度,個別廠家拿不到一定級別的特優原料實屬正常,但還不至於緊張到買不到原料。在經濟富裕的時代,普洱茶不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茶葉,因此也就不存在無貨可用的情況。
『真相』 炒作原料奇缺無非是給自己的茶口漲價尋找更為充裕的理由,不可不當回事,也不可太當回事。
【謊言十四】普洱茶越陳越香,越陳越值錢
投資股票不如投資普洱茶,普洱茶是惟一沒有保質期的茶葉,越陳越值錢。
『真相』 普洱茶因其自身的特珠屬性,在一定年限內可以做到越陳越香,但普洱茶不過是一種飲品,不是可以用來(或者不太適合)當成一種賺錢的工具來炒作。有人能通過收藏普洱小賺一筆,但這不代表普遍的普洱茶就可以當股票來買。
【謊言十五】普洱茶的身價長期與其價值不符,所以才會暴漲
品質優良的普洱茶長期以來一直在低位徘徊,如今已經開始回歸到他的真正的價值。
『真相』 如同懷才不遇一樣,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不是由價值決定,而是取決於供求關係。以往喝普洱茶的人少,市場供大於求,賤賣自然也屬正常。如今普洱茶火了,少量稀缺的茶品賣個好價錢也在情理之中——價值不符不能成為身價暴漲的充分必要條件。
【謊言十六】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是因為選料上乘
普洱茶的良好的生長、生態環境,造就了普洱茶的優秀品質,渥堆和後天發酵保持了普洱茶的特色,也帶來了很好的保健功效。
『真相』 任何茶葉發酵後都能產生有益成分。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美容、防止動脈硬化,甚至還能抗癌等等這些作用也並非普洱茶所獨有。從選料上來講,普洱茶只是價格低廉的邊銷茶,當地人從來不喝,直到今天,很多雲南人也不喝普洱茶,一是價格原因,一是飲茶習慣的關係。
【謊言十七】普洱茶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
存放越久的普洱茶具有越好的品質,各種的老茶是保健養生的首選。
『真相』 有關專家認為,超過40年的老茶,有效成分已經消失殆盡。而現在市場上老茶滿天飛,30年、40年、70年、80年的老茶比比皆是。“可以說市場上賣的老茶99%都是假茶。”油鹽醬醋茶,普洱茶只是一種普通的民用品,現在留下來的老茶,當初都是喝剩的東西,在戰亂和困難年代,誰會有意識地精心呵護一餅茶葉呢?現在市場上存在很多這樣以次充好的普洱茶,甚至很多地區銷售的普洱茶是用報廢的綠茶、紅茶、烏龍茶來冒充的。”
【謊言十八】普洱茶都是普洱市產
普洱茶,全部產自雲南普洱市。
『真相』 普洱茶主要產區有:普洱產區、臨滄茶區、保山茶區、西雙版納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