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和漕運伴生的媽祖文化

和漕運伴生的媽祖文化

從《海河漕運圖》看天津之二

傅希聖

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船員避難除了靠經驗、技術,剩下的只能求神靈佑護了。元泰定三年(1326),天津天后宮建在三岔河口附近,明永樂元年(1403)在原址重建。天津人管天后叫娘娘,天妃宮故稱“娘娘廟”。

《海河漕運圖》描繪了豐富多彩的媽祖文化。船工、水工、督運官員、商人在起舵前要到天后宮敬香祈福,然後才敢開船。開船後遇風浪而沒翻船,要依照這艘船做一個精緻的模型並帶上貢品去天后宮還願。在畫中,至少有兩隊人捧著船模型,捧著貢品,虔誠地去敬香。不但要敬船,還要在天后宮門前的大戲臺上唱戲酬神。

在普通老百姓眼裡,娘娘無所不能,所以,沒錢的來求財,有病的求健康,沒孩子也上這求子——這也是天后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新婚婦女到這裡進香求子,然後抱走一個泥娃娃,但不能說買,也不能說請,要說偷,以後生了孩子只能行二,因為大哥是泥娃娃。還要每年到宮裡換個大一點的泥娃娃,表示不斷在長大。畫面上敬香的不但有普通百姓,還有官太太,帶著僕人,僕人挑著禮物,道士在門口拱手相迎。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誕辰吉日,要舉行盛大慶典——娘娘出巡。大家把一大四小的天后塑像放在四個轎輦裡,大像放在主輦裡,由八個人抬,小的分別放在小輦裡,由四個人抬。她們形貌相同但名稱不一樣,分別是眼光娘娘、斑疹娘娘、子孫娘娘、送生娘娘。

轎輦又叫寶輦,從天后宮出發一直抬到福建會館,舉行完歸家儀式後再送回來。在運送寶輦的過程中,天津眾多的民間音樂、舞蹈演出團體都要參與,這些團體以所在地區或表演形式冠名,有十番、大樂、法鼓、高蹺、獅子、龍燈、小車會、茶炊子(一個人擔著七八米長的扁擔,挑著箱子,隨伴奏起舞,但手不可扶扁擔)、帆杆(這和雜技表演不同,除了肩上扛著高杆,杆上有人表演外,最上面還裝著船帆,表演難度極高)、背哥(踩著稍矮的高蹺,背上一個高杆,上面坐著一個小孩)等。

清康熙、乾隆兩朝皇帝南巡,經過天津時,都見過這萬民歡騰的場面,興奮之餘,皆賜黃馬褂以褒獎。有了皇帝的首肯,“娘娘會”改稱為“皇會”,四海揚名。

伴隨天津經濟文化的發展,皇會逐步演化成一種將神祇崇拜、問醫求子、祈福還願、賽會演劇、男女觀遊、商品交易等活動融為一體的獨特廟會形式。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