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儘管這部科幻片成本不高質感卻超過很多片

近期一部有質感的

低成本科幻片

[ 幽 冥 ]

出了資源

小編在第一時間

進行了驗片

新一代“反派”登場

就設定和觀感而言,[幽冥]類似於大火大熱的喪屍片。以人類為載體的有害生物,在淪為廢墟的城市裡肆意彰顯著強大的破壞力。

與之對抗的正常人,戰力值亦與[新喪屍出籠]、[生化危機]系列裡的救世主們不相上下。

不過本片的特殊性在於,反派生物自帶靈異屬性,且與科幻、戰爭等元素自然融合,豐富性要強上許多。

單看電影海報,會有種低成本科幻戰爭片的既視感,粗糙的字體與創意,撐不起此類題材應有的酣暢淋漓。但好在,成片的品質並不算差。

[幽冥]裡的異類生物區別於一般喪屍片中張牙舞爪的行屍,肉眼看不見、子彈無作用,且人類沾之即死。

這一類被工程師馬克·克萊恩稱作凝聚態的“怪物”們,屬於喪屍片範疇內的新一代反派,重要的是,它們比喪屍難對付多了。

電影前半程,人們對凝聚態一無所知,加之其恐怖的危害性,為情節蒙上了一層驚悚氛圍。

從士兵的高科技護目鏡中,清晰可見凝聚態的諸多特性——人形輪廓、白藍相間且飄忽不定。

外形上看,雖似冤魂,卻不是鬼面獠牙,身上要“乾淨”得多(同樣是由人變成的,凝聚態和喪屍的外形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馬克·克萊恩相當於捉鬼專家,深諳圈內冷熱門知識,帶著任務來到前線,親身參與到這則“鬼故事”中。

戰爭的慘烈無常,被隨處可見的凝聚態加深,因而佔據大量篇幅的戰場情景,會使觀眾如臨其境。

在敘事上,尼克·馬蒂厄對敘事節奏的出色把控是主要加分項。

克萊恩隨戰鬥小隊奔赴前線,拯救落難戰友的過程中,觀眾和士兵們的視角在同一位元面。

使凝聚態現形的輔助工具接連失靈後,明知它們可能在旁邊,卻無法看到的恐懼,深入骨髓,硬是在科幻元素轉裡摻入了驚悚、懸疑的分量,加深劇作魅力。

後半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幽魂們的來歷做出盡可能合理的說明。引入類似大膽的概念設定的電影不在少數,最後能自圓其說的卻是寥寥。

在這方面,不得不佩服影片三位編劇,除導演外,還有伊恩·弗裡德、喬治·諾非。

他們把自己對“幽冥”的理解,通過克萊恩之口表達,一連串的物理術語,文科生聽不懂,理科生保不齊會被眼花繚亂的剪輯和各類武器帶跑,誰也沒那個心思深挖理論的真實性。

所以在揭露真相的環節上,影片做得還不錯,況且在揭秘之後,緊跟了一大段磅礴壯闊的決戰橋段,即便理論虛浮,觀感上也一定說得過去。

[幽冥]想表達的主題有兩方面。

其一,反戰。士兵們在城市廢墟的樓裡救下落難姐弟,撤退途中,弟弟被凝聚態殺死。

後從結尾得知,凝聚態其實是半生半死的人類的虛擬形態。即是說,凝聚態是這場戰爭中的犧牲品。

凝聚態與以弟弟為代表的受害者,是戰爭中兩個層面的犧牲品,歸根結底,他們的消亡,都影射了戰爭的殘酷及不合理性。

弟弟被殺一段,導演用慢鏡處理,加強並延長了姐姐和士兵的憤怒與悲傷,這是戰爭留給所有人的後遺症,無論結果是勝是敗。

其二,影片借凝聚態的設定,和克萊恩製造出的對付凝聚態的武器,展開了一副“未來戰爭”的圖景。

那些等離子放電槍,是克萊恩從舊武器改裝而來,能有效傷害凝聚態的同時,又充當了“照妖鏡”的功能。

所以舊式武器成為一個橋樑,將現代與未來兩種戰爭形態連接在一起,所謂科幻,觸手可及。

不過這一場足以令觀眾信服的未來戰爭裡,說教意味還是太重,後半段逐漸升溫的主旋律意識壓倒了角色光環,以致很難去評價演員的表演。

除了那一對天人永隔的姐弟,和11年前在[賽末點]裡溫柔可人,這一部裡充當知心姐姐的艾米莉·莫迪默,其餘人物皆呈現出群像式的模糊狀態,無職位分工、單獨刻畫,更莫說心理探索。

編劇把九成腦細胞花費在如何製造並解決凝聚態的問題上,反而忽視了戰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

連帶的是,戰爭語境在理論、場面之外的人情部分,顯得假大空。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