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城》的一小步,將是中國電影的一大步

中國電影前進道路上,張藝謀都堪稱“扛旗者”,這一次,張藝謀接手好萊塢,牽手中國製造的最大規模的合拍片《長城》,再一次將他推向風口浪尖。無論早年歐洲電影節的獲獎作品,還是影響中國電影工業的作品,張藝謀每次都在嘗試確立標準,公眾也一直希望,他能突破標準,但是,當他的突破沒有達到大家的想像時,這種失望就會無限放大、重量更重、情緒更加瘋狂。

▲好萊塢打造的《長城》劇本,但張藝謀發現其中施展中國文化的空間,於是接手了這個1.5億美元的大專案

但這種失望本身,是值得商榷的。當很多聲音說曾拍出《紅高粱》、《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導演,如今也被資本綁架,拍出一部爆米花電影時,這種聲音,又是否有失偏頗?

在筆者看來,這種聲音只看到電影的一種本源。80年代改革開放大背景下,中國電影老氣橫秋,張藝謀拍出的《紅高粱》、《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帶有強烈的個人美學和表達,它們回歸了電影藝術的本源;在當時國際對中國電影的認可度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張藝謀的作品,讓國際電影人看到中國電影的另一種面貌,聽到中國電影的另一種聲音,這是張藝謀的第一次輸出。

▲張藝謀早年憑藉《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藝術佳片,為中國電影敲開國際影壇的大門

九十年代中國電影市場急劇惡化,到99年,總票房只有8.1億元,觀眾人次不足3億,觀眾流失上百倍,很多觀眾十多年都沒進過電影院,在這種工業背景下,張藝謀推出了大明星、大製作的《英雄》,給中國電影工業化撬開了一個豁口,成為繼《泰坦尼克號》後,中國觀眾以家庭為單位再次走進電影院。《英雄》回歸了電影的另一種本源,即商業性、娛樂性,它的工業意義在十年後的現在愈發明顯,它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真正將中國電影市場化。

▲中國電影進入疲軟期時,張藝謀率先拍出《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商業大片,振奮中國電影市場

《長城》上映後引發的討論,與當年《英雄》如出一轍。十幾年過後,“唯藝術論”仍是唯一標準,電影的本源仍只是藝術。張藝謀用《英雄》、《長城》回歸電影的另一種本源——商業與娛樂屬性,它需要一種更包容、更寬廣的視角去審視。張藝謀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格局放大到“兩條腿走路”,藝術與商業並不是水火不容,兩者的意義也是各有千秋。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取得440億總票房,雖然今年票房增長放緩,但依舊有著巨大的空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的情況下,世界不可能不矚目中國,中國也不可能不放眼世界。但是,當去年的電影市場快速發展後,今年,中國電影市場,卻出現了停滯跡象,以致於中國電影只能內部狂歡,而無法向國際輸送技術、價值觀,《長城》的出現,有可能將中國電影引向更大化發展的方向。

▲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背景下,張藝謀的《長城》或將指出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的一個方向

好萊塢進入中國市場,多半借著加幾個中國明星、尋幾筆中國資金的方式,拍好萊塢主導下的合拍片,他們成功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分享著這塊大蛋糕。而中國電影已經很久沒有走向世界了,距李安《臥虎藏龍》取得的全球影響力,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15年。

▲2001年《臥虎藏龍》北美開畫,無論從文化層面還是商業層面,都取得全球矚目

這16年來,中國電影走出去大部分還是依靠國際影展,藝術片在三大電影節獲獎,收穫國際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走影展對創作者的意義遠大于工業的意義,覆蓋的受眾也是小眾,而無法像商業大片一樣支撐起整個工業底座,覆蓋到最廣大的市場受眾。《長城》無疑走了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好萊塢牽頭,中美最大規模的合拍片《長城》,定位就是一部瞄準全球市場的國際大片。中國電影工業如今還處在國內狂歡、國外冷清的局面,《長城》的出現,正在試圖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面。

▲張藝謀與好萊塢頂尖團隊合作,借水行船,利用好萊塢的資金、技術,打造屬於中國文化下的故事

中國電影工業探索充滿各種各種可能性,論電影能力、論工業能力、論資源能力、論奉獻精神,張藝謀或許是唯一一個可以撐起與好萊塢合作的全球大片的導演。《長城》是一部高規格的爆米花電影,它的娛樂性和視效震撼力,不亞於一眾好萊塢大片,對比影評人的苛刻,觀眾口碑爆棚便是證明,這是一部讓普通觀眾喜歡的電影,一部高效的娛樂大片。再者,因為張藝謀的介入,《長城》不可避免的打上諸多張藝謀的個人印記,當張藝謀看到好萊塢打造的這個劇本後,他發現了其中無盡的文化發揮空間,於是在完成工業流水線產品的前提下,張藝謀注入了數不勝數的中國文化元素,“借水行船”,輸送文化,進而影響世界。

▲《長城》中恢弘的戰爭場面下,埋藏著很多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

在張藝謀那裡,《長城》不只是“借水行船”,更是為中國電影探路,一方面將中國題材打向國際,另一方面也為後人開闢道路,如果《長城》成功了,內地的電影人或許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和海外,尤其是好萊塢的資本、技術進行對接合作,中國電影不但要和國際接軌,中國電影人同樣需要和國際接軌。

▲在張藝謀那裡,《長城》除了輸出中國文化,更是為後起之輩探路

從《紅高粱》、《活著》讓世界知道中國電影,到《英雄》開啟大片時代,振奮中國電影市場,再到當下《長城》向中國電影國際化的新征程,張藝謀對中國電影工業的貢獻有目共睹。張藝謀的《長城》邁出的這一小步,或許是中國電影工業的一大步。《長城》功利未來,也許十年後,當一切塵埃落定,一切都理性下來,我們才會看清楚《長城》的意義,就像當年張藝謀用《英雄》開啟中國大片時代一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