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來自食品界的商業新聞突然就擊中了好多人的兒時回憶。
法國達能集團 11 月 15 日向確認將樂百氏品牌及分別位於廣州、北京、天津、成都、重慶和中山的 6 家樂百氏工廠整體出售給盈投控股。對於剝離樂百氏的原因,達能解釋為調整業務發展策略需要。
等等,為什麼這麼耳熟,這不是小時候那個喝起來超有幸福感的 AD 鈣奶嘛?它和達能什麼時候扯上關係了?不對,好像長大以後就再也沒見到過這個 logo 看起來像個圓肚皮的 AD 鈣奶了……
沒錯,就是這樣一瓶國人童年回憶裡的 AD 鈣奶,不同於它的同業競爭對手娃哈哈,這十幾年來可謂歷經風雨,命運漂泊。甚至被母公司親手砍掉最經典的 AD 鈣奶生產線,轉而成為單純的飲用水生產商。
如今在媒體和業界人士的眼裡,「樂百氏」是國產品牌被大公司收購的典型不成功案例。 2000 年,法國達能集團一下子收購了樂百氏 92% 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這個時候,樂百氏還是「全國乳酸奶第一品牌」。
在大多數九零後出生前,它已經站在國產兒童食品界的山頂了。「樂百氏」的成長在 1990 年代,是個十分典型的改革開放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1989 年,樂百氏的創始人之一何伯權和 4 個夥伴拿著鎮政府資助的 95 萬元,在一間小辦公室裡創辦了一家保健品公司。那個時候,他們打入市場的產品,就是和中山醫科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研發出「樂百氏乳酸奶」。這款他們自己被譽為「新一代人體高級天然保健飲品」的產品剛剛推出就迅速受到兒童和家長們的歡迎,1993 年,它就成了全國乳酸奶第一品牌。
何伯權如今的身份是一位天使投資人
不同於娃哈哈與達能合資後如虎添翼,樂百氏的厄運似乎就是從結交達能開始的。在解釋為什麼之前,還得先講講娃哈哈。這個樂百氏曾經最大的敵人和隊友。眾所周知,不管它的產品包裝為什麼永遠設計得那麼雷人和尷尬,今天的娃哈哈已經是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了。但在最初,它的故事也跟樂百氏一樣。1987 年,宗慶後在杭州創辦了這家公司,跟很多浙商故事如出一轍,娃哈哈也是從一家賣冰棒的小賣部做起來的。
1990 年代的娃哈哈對資金和國外先進技術的渴求使其願意拱手出讓股權,而那是的達能集團則亟需一個很本土的企業來打入國內市場。各有所需,1996 年,達能與娃哈哈集團成立 5 家合資公司。此後,兩家都收穫頗豐,達能在合資 10 年中分得紅利 30.77 億元。
同時,達能借助娃哈哈獲得了中國瓶裝水市場 23% 的份額。雖然達能和娃哈哈兩家的解約糾紛在 2009 年也是搞得沸沸揚揚,《華爾街日報》更是評論說「此案使達能集團以抱粗腿方式進軍新興市場的戰略遭遇了打擊。」但這樣的合資案例在上世紀末的蜜月期簡直是被視作典範,各種有著合資名頭的企業也是風光無限。
因為這樣的成功先例,樂百氏也在千禧年和達能簽下合約,與娃哈哈根老外大公司差不多五五分成不同,樂百氏被達能拿去的是 92% 的股權,法國人在樂百氏的生產和戰略調整當中佔有了絕對的控制權,沒過多久,何伯權等五位創始人集體辭職,長期沒有合適繼任者、國際化的管理顯得水土不服加上達能有意在集團內部邊緣化樂百氏品牌,讓它的版圖在接下來的十六年裡越來越萎靡不振,直到只剩一條飲用水產品線。業內分析甚至認為當年達能收購樂百氏,就是為了抑制樂百氏的壯大發展,保自己旗下的「益力」礦泉水品牌。
不管怎麼說,曾經大家喜聞樂見的 AD 鈣奶、健康快車、雙歧因數奶飲料等等多個系列產品早就已經只留在消費者記憶中了。
無論是娃哈哈和達能從互惠互利到打國際官司分手收場,還是邊緣化樂百氏十六年,似乎都在演繹著上世紀末開始的合資潮蜜月期後暴露的種種問題。
對於苦撐到現在才抽身外資方的樂百氏已經算是相當有毅力了,其實在娃哈哈和達能解約的 2009 年左右,已經集中爆發過一次合資模式的崩塌浪潮。
2007 年,初現矛盾的娃哈哈和達能都意識到了經營模式上出現的問題,對達能這種依賴本土企業打入新興市場的公司,無疑是上了一課。況且伴隨與娃哈哈紛爭未解,光明、蒙牛等中方企業也都陸續從合資公司中退出,其中原因多樣,但無一不讓達能集團既尷尬又無奈。當時有觀點認為「達能確實要檢討它的本土化運作,它過去那麼多年,都是採取合作策略,讓企業自己經營。現在它發現自己錯了,還是得建設自己的隊伍。」
說起來,甚至連現如今國貨復興潮裡的得益者北冰洋,也是被「中外合資」耽誤過不少的食品企業 。1994 年,北冰洋汽水與百事可樂合資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借著這樣的機會,百事陸續將旗下多款碳酸飲料成功打入中國市場,但諷刺的是,此前風靡京城半個多世紀的「北冰洋白熊」卻一直被雪藏直到徹底停產。
才過了四年,百事-北冰洋就因為長期虧損被註銷了,直到十年後重回國人手中才算振作起來。當然,這當中中方付出的代價也不少,2007 年,在和百事公司舉步維艱的談判裡,中方最終以 4 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為條件,才拿回北冰洋品牌的經營權。
不談中外合資到底哪方受益更多或損失更過。這個在 1990 年代風格無限的商業模式,確實是記錄下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獨特光景:本土企業一門心思尋求和洋人的合作、人們剛剛開始在商場超市看到那些外國來的品牌,街坊鄰里聊起「中外合資」都會眼裡放光……無論如何,對普通人來說,不用那麼上綱上線,這些都是屬於曾經不錯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