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慣了 MUJI、宜家這些家居巨鱷為人們打造的理想生活模樣,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化妝品企業會對日常生活有怎樣的理解?今天拋開老生常談,來看看資生堂的日用品哲學。
作為擁有著一百四十五年歷史的企業,資生堂對「美感」和「藝術」的重視與敏感度,在化妝品行業可謂獨樹一幟。
九十多年前,帶領把資生堂從藥房帶領入化妝品領域的首任社長福原信三,同時也是日本攝影史上的開拓性人物。福原信三為資生堂奠定下重視藝術的根基,從前不久剛剛復刊的紙本會員刊物《花椿》,到設立為日本設計培養出一干名家的意匠部(創意策劃部門),都是這位藝術家社長的功勞。
跟列入全球百大雜誌的《花椿》相比,資生堂還有一項產業沒那麼為人熟知,這就是日本現存最古老非營利畫廊:資生堂 Gallery。1919 年開幕的資生堂 Gallery 位於東京銀座黃金地段,最初開辦的目的是為當時沒有發表作品機會的年輕藝術家免費提供平臺,幫助他們出人頭地,這在當時也開創了亞洲企業贊助藝術家的先河。
雖然曾經因為震災與戰爭的關係有過閉館,但期間資生堂 Gallery 也從未間斷對藝術、戲劇、舞蹈、服裝等等藝術家和創作者們的支持,使它至今依然穩坐日本最古老畫廊的特殊地位。
前不久,資生堂 Gallery 就策展了名為「そばにいる工芸」(近在咫尺的工藝)的展覽,從「食」與「器」出發,介紹了 6 名民藝作者的作品,包括金工、玻璃、陶藝、和紙、陶瓷器、木工,雖然只是碗盤、刀叉、水杯、燈照,這些存在于日常生活再平凡不過的物品,但卻可以從中瞥見職人們傳承數代的精巧手藝,感受到日常生活散發出的親切溫度。
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六位作者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的老師傅,而大部分都是生於 1970 年代後,擁有相關高等藝術教育背景的年輕人。對於傳統工藝的繼承和傳播,他們也許才是更有發言權的人。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資生堂對日常生活器物都有怎樣的理解。
1
金工
鎌田奈穂
鎌田奈穂是一位八零後的傳統金工作家,1982 年熊本縣出生,高中就讀美術科,一直以東京的美術大學油畫科為目標的她,在赴「京」補習趕考的路上卻被一家古董店「古道具阪田」吸引,從而踏上拜師學藝的民藝之路。
因為喜愛「古道具阪田」的古董,也受到店主阪田的美學影響,鎌田奈穂和金工師長谷川竹次郎的作品相遇。長谷川竹次郎的作品古樸卻堅硬,雖然器形多為簡約,卻需要很高超的手藝製作,鎌田奈穂就此正式拜師,在名古屋進行了四年的金工修行,在 2008 年成為獨立的金工作家,目前活躍在東京。
長穀川竹次郎
她的作品全都是手作,不倚賴機器。「金屬材質、設計美學、使用者的觸覺、實用性」都是鎌田奈穂在意的要素。
2
玻璃
Peter Ivy
Peter Ivy 是一位美國人,也是愛知縣教育大學的前副教授。1969 年出生于美國阿拉巴馬州的 Peter Ivy,父母是音樂家,成年後,他為了要追求連想像都沒想過的經驗,移居日本。聽起來似乎是個超級任性的理由,但他實踐過程卻一點也不馬虎。
對玻璃藝術原本就有一番造詣的他,最初在愛知縣教育大學擔任美術講座的講師,以外國人的身份晉升為副教授,辭去教職後,他移往富山縣,自己開設了一個玻璃小工房,繼續沉浸晶瑩剔透的世界中,無分國界地。
3
陶藝
吉村和美
吉村和美是最近受到矚目的陶藝家,1975 年生人,在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油畫科,畢業後到栃木縣益子釘開始做陶。益子釘位於關東平原北部、栃木縣東南方,小釘有小貝川流經,土質水質都好,因此盛產陶器,這裡的陶器被稱為「益子燒」。
修習完一段時間的陶藝,2002 年,吉村和美回到故鄉茨城縣築窯,2009 年,再度回到益子釘,持續在此進行陶藝活動,透過手與土的揉塑,呈現出他心中更多美好的色彩與觸感。
4
陶瓷器
飛松弘隆
1980 年在佐賀縣出生的飛松弘隆,目前是活躍在東京的陶瓷器製作者。多摩美術大學工藝系科班畢業,使得他精于使用現代研究手法重新詮釋陶瓷器的精髓,學生時期他就用三維建模的方法研究通過類似鑄造的方法製作器物。後來又在有名陶藝家小川待子門下擔任助手,修習手藝。
幾年後,他創立了陶瓷工作室「飛松陶器」,成為很受客戶歡迎的設計師家居品牌。他的手工陶泥鑄型能製作非常細膩的器型,配合表面釉色的風化質感,在不同的環境營造著它獨有的風格。
5
和紙
羽多野涉
1995 年畢業多摩美術大學油畫科的羽多野涉是位形象相當帥氣的和紙作者,因此也常常登上雜誌媒體。1997 年開始在京都黑穀研習最基礎的漉紙工作,三年後成為漉紙師。
後來為了推廣黑穀和紙,他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 hatano wataru,以和紙為基礎創作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產品,推出的產品除了記事本、信封、筆盒等等文具,還涉及到壁紙等等家裝領域。
6
木工
川端健夫
1971 年生的大阪人,東京農業大學林學科畢業後,隨後在農業公司就職四年,轉而跟隨木工作家彥木內研修技藝。2003 年,川端健夫和妻子美愛在鄉下租下一座有八十年歷史的破舊校舍準備創辦工坊,這座被當地孩子稱作鬼屋的房子,在二人手裡變成了溫馨的小木屋,並命名為 mammamia。除了工坊外,小木屋也成為美愛的手作蛋糕和咖啡店。
如今工坊已經創辦了 9 年,川端健夫與工坊的夥伴們一起設計製作傢俱,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以較低的價格,就能使用到這些簡單而有著溫暖感覺的手工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