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多年前讀陳橋驛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名城》一書,印象最深的還不是每一座城市的特點,而是貫穿全書的一個論點,即“由消費性城市轉變為生產性城市”。從那時起,我就很注意城市的生產屬性,認定擁有眾多工業門類的城市才是可持續發展的。
陳橋驛先生的觀點在北京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得到了最好的驗證。上世紀50年代以前,北京屬於地地道道的消費性城市。過去有個詞叫“畸形發展”,似乎能概括 那時的北京城。當北京失去首都的地位後,其城市地位也急劇下降,失業人口大幅度上升,城市的貧困現象日益明顯。有歷史研究者說,如果北京有雄厚的工業基 礎,何至於如此呢?
1949年9月,受中 國政府邀請前來幫助北京進行城市規劃的蘇聯專家巴蘭尼可夫提交了《關於北京市將來發展計畫的問題》的報告,就北京發展方向與定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他認為,“作為首都,不僅為文化的、科學的、藝術的城市,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大工業的城市”。這個觀點雖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卻成為以後北京城市建設 的主導思想。
到1954年,中共北京市委 在上報中共中央一份名為《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設計畫要點》的檔中進一步強調:“首都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學藝術中心。同時還應當是也必須是一 個大工業城市。如果在北京不建設大工業,而只建設中央機關和高等學校,則我們的首都只能是一個消費水準越高的消費城市,缺乏雄厚的現代產業工人的基礎。顯 然這和首都的地位是不相稱的,這也不便於中央各部門直接吸取生產經驗指導全國,不便於科學研究更好地與生產結合。”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北京很快變 成了一座工業城市。
1957年,北京市的 工業總產值僅占全國的3.2%,不到上海的六分之一,只有天津的一半左右。而到了1998年,在全國統一劃分的164個工業門類中,北京有149個門類, 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工業城市,把天津遠遠地甩在了後面。1979年至1986年,天津市的年均經濟增長只有6.5%,遠低於全國9.5%的平均水準,甚至沒 有完成國民經濟發展的第八個五年計劃。天津在京津冀區域內的經濟地位下降了,它的工業和港口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行政上的分割以及垂直控制使北京、天 津這兩座城市沒有協調地各自發展,它們的工業結構也日趨相似。
與此同步,河北省的五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承德、正定、邯鄲、山海關也都在工業化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承德本來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但經過40年的大 規模建設,到20世紀80年代基本形成了冶金、煤炭、電力、機械、紡織、化工、建材、醫藥、儀器等門類比較齊全、並具有一定實力的工業體系。
(本文發表於2016年10月26日今晚報副刊,作者:彭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