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為用徠卡鏡頭?來看看真正的徠卡什麼樣

俺接觸單反相機比較晚,入坑的過程更是有點匪夷:第一次想買單反居然是因為在論壇上看一群菜鳥的圖片,覺得50定成像好美、虛化好柔……於是在沒有決定買單反相機的情況下先買了個50mm-1.8鏡頭,值得點贊的是那時候光腳不怕穿鞋的勇氣,因為當時這個不起眼的定焦頭居然用去了我讀書時¾月的生活費……

讀書時50-1.8鏡頭到手然後整天的網上看各種毒、德、大、學前輩們的肥皂片,覺得這小痰盂的成像真神奇。那時候同學之間有單反的不多。大學時代先買了佳能的50-1.8鏡頭,於是後面入手了第一台單反:佳能60D。

樓主小時候就用過傻瓜膠片機。

2004年初左右買了尼康E4600小家用卡片機,300萬圖元,那時候很牛了。

2008年入手了索尼H50長焦。遮光罩超霸氣的說,即時取景、翻轉屏都很實用,成像色彩也濃郁,後來連著上一步小卡片都給人家了。

接著佳能60D+標配18-135mm的長焦。剛上市時買的,配好也花了萬元,感動家的東西,大眾化,簡單易操作,肩屏我喜歡、黃光有點像小時候用的小靈通手機。翻轉屏同樣在拍攝特殊角度的時候實用性強,但是整個成像感覺蒙、畫面偏灰,如果不修修圖,加點飽和,不好意思拿出手。當然,重點是她很重,可能一天兩天感覺不到,但有次去泰國待了八九天,愣是在烈日灼燒的芭提雅、甲米背著沉重的60D度完了美好的假期。勝在感動家的背帶子寬,脖子和肩膀都曬的黢黑,但背帶繞著的部位就給我留了多半年白白的“度假痕跡”。

在60D+50定焦+18-135mm躺在防潮箱睡大覺的時刻,一步種草,入了徠卡M的門,這順序也算升級有致了。就是後面有點陡……拿到真機後,也沒有比單反輕,但是勝在顏值和體積。 包裝正面:這個包裝外面本來還有個薄牛皮紙包著的。

側面,表示產品顏色,10771表示這只是銀白色的。

箱子包裝設計的有點像荷花,外盒裡面有硬盒……

裡面有仨盒子

徠卡的LOGO

做盒子做的確實有意思

硬盒裡面上下有海綿墊

原裝的這袋子總是皺巴巴的,

我的熊本,這次因為拍圖掉地上了,一個胳膊一隻腿就……。

M,和紅點標。

機身蓋子蠻厚實。

整體機身就這樣了。

上蓋從左至右,依次是M攝像按鈕、OFF開關、S單拍模式、C連拍模式、上面是快門,帶快門線螺紋孔。再往右是自拍模式,快門撥盤和熱靴,最右側是麥克風孔吧。

底蓋很厚實,卡扣設計的很機械也別致。包了一層膜,有個標。

底蓋打開就是電池倉和SD卡倉,接線口也在這裡。

配件上還算豐富,常用的就一個充電器和電池。小袋子挺實用的,跟著亂跑,就用倆絨布袋子裝著。背帶很醜就換了個純牛皮的(有空專門給這個背帶寫個文吧,我很喜歡自己配的這款背帶),其他塑膠的早都掃走了。

說明書、TAN卡簽名卡什麼的……

手工簽字很藝術。

原裝的電池型號14499,滿電拍攝500張問題不大。這兩天想再配一塊備用。

充電器充電時閃爍,右側燈80%電量時會亮起。

這就是我自己配的一個背帶,純牛皮的,挺文藝。

正面一張,上了福倫達35mmf1.4的MC頭,雖說素質徠卡鏡頭是沒得說,但這個頭我覺得真的很有玩頭。先練練手再入徠卡35吧,這可以說是我最中意的視角。 

這鏡頭做工不堪細看,一般因為M口鏡頭露卡口金屬,所以這個牌子的鏡頭多會看到黃油一樣的物質。但整體對得起這個價格。

360°就醬嬸的。

外出就這個行囊。

殼子可以不買這樣的全包的,半包即可,方便看取景器,尤其是戴眼鏡的童鞋們,帶著眼鏡不加電子取景器是看不全取景器的邊框的。

【結語】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網友“ phil666 ”撰寫並授權轉載,由於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 Leica 徠卡 大M(Typ 240)相機 開箱和簡單拍攝體驗》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