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連乾隆爺都讚不絕口的蟹黃包就在南京!

秋風起,早晚涼,是時候去吃一波蟹黃包了!趁著秋日晴朗好時光,叫上一籠蟹黃包,輕輕咬開皮薄陷多味美多汁的蟹黃包,蘸上香氣撲鼻的老陳醋,真乃一大享受呀~!

“輕輕提、慢漫移、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掃光”。還記得上錯花轎嫁對郎裡李玉湖說的這句話嗎?說的呀就是吃小籠包的場景,古人吃包子可比我們講究多了,輕提,慢移,開窗,喝湯,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細心和講究可見古人對於美食的用心~

蟹黃湯包以其用料講究、配方獨特、製作精良、難以仿製而著稱,僅製作工序就多達33道。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還特地提到了蟹黃包的做法和吃法。說起來,蟹黃包也是歷史悠久的人間美味了!

?

那麼在南京的吃貨們,到哪裡才能吃到最正宗最地道的蟹黃湯包呢?今天小編隆重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合“張記”的蟹黃包。

說起這六合蟹黃包,可是有來頭的!

六合蟹黃湯包有140多年歷史,據《六合縣誌》記載:“蟹黃湯包清末時就負盛名,以皮薄、鹵多、餡嫩、形美、味鮮、不膩而著稱,於制蟹油、皮湯、做餡、擀皮、火蒸等工藝均有嚴格要求。蟹包看起來似秋菊吐豔,吃起來鮮而不膩。”

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時逢經六合,品嘗了鄉民們特地為其製作的以蟹黃蟹肉等為餡的包子以後,龍顏大悅,連聲讚美“好吃、好吃”,鄉民們也受寵若驚,便稱此種包子為“乾隆湯包”。六合蟹黃湯包的的餡是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僅製作工序就多達33道。長期以來六合蟹黃湯包絕技傳人恪守“不外傳”的祖訓,使其更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黃蟹肥時節,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數十萬食客前來一飽口福。

做湯包關鍵一步是剔蟹黃、蟹肉

剔蟹黃、蟹肉非常有講究,有近十道工序,所選螃蟹必須是單只淨重2兩以上的健康長江絨螯蟹,而且必須是母蟹,舍此便會失去龍袍蟹黃湯包的獨特風味。螃蟹用清水涮清體內汙物後,洗刷乾淨,上籠屜蒸熟,剪下蟹螯、蟹爪,用鋼釺剔出蟹肉,剝下蟹殼,剔出蟹黃;用刀將蟹身剖為兩半,用鋼釺將蟹肉細細剔出。剔一隻螃蟹,耗時約5分鐘。通常一隻蟹只能剔出兩籠蟹黃湯包所需的蟹肉、蟹黃。

皮湯配雞湯味道才夠鮮

六合蟹黃湯包的湯汁味道十分鮮美,這裡頭其實訣竅還不小。先是製作皮湯。肉皮選用的是豬脊背上的厚肉皮,刮洗乾淨後入沸水中焯一下,水溫和時間很有講究。焯完後用清水洗淨,鏟去皮肉上肥膘,刮去皮外雜質污垢,用溫水洗淨後,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慢熬成乳白色的皮湯,再按一定配比兌入高湯(老母雞湯)“吊鮮”,冷卻後即凝結成果凍般的膠狀物——皮凍。據介紹,這種湯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但有營養,還能美容呢。

?

一個包子正好33道褶

捏包子的情景十分有意思。師傅將包子皮往左手上一攤,取餡置於正中,十指大動,只見包子皮在手中快速旋轉,轉瞬間一隻形如秋菊吐豔的小巧玲瓏的蟹黃湯包已赫然在目了。老實說,吃了這麼多年包子,外形能如此之美的實屬未見,包子上共有33道褶——竟與製作蟹黃湯包所需33道工序暗合。每道褶仿佛一片菊瓣,每只包子都如一朵即將開放的白菊,而湯包中間小圓孔中露出的蟹黃又正如菊花的花蕊。想不到一隻蟹黃湯包竟能體現出“菊黃正是蟹肥時”的詩意。

吃也有講究

蒸熟的湯包雪白晶瑩,皮薄如紙,汁多味美,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裡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到一種吹彈可破的柔嫩。

吃的時候也有講究哦!一般來說,是用三隻指尖撮住那湯包上面的折皺,小心翼翼地輕輕拎起,慢慢放到盛醋的碟子裡,然後低下頭湊近去,在湯包的上方用齒尖細細咬破一點小孔,再從那小孔裡緩緩地吸吮湯汁,這是因為湯包皮薄且嫩,汁豐又燙,稍一不慎,皮破湯漏,也就不成湯包了。

十月是吃螃蟹的季節

雖然螃蟹好吃,可光吃螃蟹也有點單調,

尤其是忙活了半天隻吃那麼一點點精髓,

不免讓人有些意猶未盡。

那麼不如改吃蟹黃包,

既能體驗到蟹中精髓蟹黃的滋味,

又不用費事,

還可細嚼慢嚥,細細品嘗,好不快活~

推薦:

六合張記酒店

地址:南京近郊六合區園林東路12號(消防隊對面)

聯繫電話:(025)57101158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