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送給沒假的你,三天也能逛完吳哥窟!

當你抱怨三天假太短,哪兒都去不了的時候,有人卻用同樣的三天快閃吳哥窟,不緊不慢行攝六大精華寺廟,玩得充實又有趣!下個小長假不想窩在家?快來學學窮遊er tinotino 的這篇快閃攻略吧~

(以下圖文來自窮遊er tinotino)

相信不少朋友看到標題都會想問,為什麼我只用三天快閃這個如此壯美的古老遺跡?我並不是一個喜歡走馬觀花的人,我曾花30天橫穿西伯利亞鐵路,60天環游南美五國,甚至還有一次145天的穿越亞非12國之旅。

這些長途旅程我是在間隔年裡完成的,但絕大部分人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工薪族,結束間隔年重新工作的我也是。所以我挑選了五一三天假期來實踐了這一趟我有史以來最短的旅行,這樣既了了去吳哥的心願,也玩得舒服滿足,還不佔用年假長假,也算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吧。

吳哥寺/小吳哥

Angkor Wat

最佳遊覽時間:清晨及黃昏

小吳哥可以說是吳哥寺廟群的經典代表了。閉上眼睛想像吳哥窟,第一個映入腦海的就是小吳哥。事實上,小吳哥也是吳哥寺廟群裡結構最完整、復原程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寺廟,所以這裡無論如何都是必遊的一環。

看點①:蓮花池前日出

小吳哥的日出可以說是遊覽吳哥的必修選項了,蓮花池的倒影、經典的三座塔樓,以及美妙的天空,讓看過的人為之驚歎。但這片小小的蓮花池擠滿了觀看日出的遊客,如果想要搶得好位置,必須要儘早前往。

四點四十五到達小吳哥門外,已經來了不少遊客,心裡暗自慶倖早到,擠在第一批開門時進入,然後大步超越人群趕往蓮花池,在最佳拍攝角度(靠北的蓮花池的西北端,見地圖標注)豎起腳架調整相機準備拍攝。過了十來分鐘,身後已經幾圈遊客了,所以如果想拍日出,早起是必須的。

拍攝Tips:

1)日出光線較暗,為了獲得乾淨的畫面,使用低ISO最好配合三腳架,此外三腳架也能更好地佔領地頭。

2)實際上吳哥寺離拍攝的地點距離比較遠,所以無需超廣角,大約28mm-35mm左右焦距的鏡頭即可。

3)為了突出色彩,可以適當地在拍攝時減一些曝光補償。

4)天空的亮度會比水面倒影高,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漸變濾鏡稍微壓暗天空。

看點②:浴池

個人覺得,十字回廊內的浴池是小吳哥裡最能體現當年皇家庭院風範的場景,而且圖中間的平臺非常適合凹造型,可以選好角度架起三腳架遙控自拍,也可以讓小夥伴幫忙,建議穿上鮮豔顏色的衣服(如紅、橙)。

浴池一共有四個,最規整、最適合拍照的是東北面的一個,儘量清晨人少前往,否則會有很多人排隊。

拍攝Tips:

這個場景顏色比較單調,偏清灰,建議可以通過適當減一點曝光補償及後期增加對比的方法提高影調,讓層次更豐富。

看點③:回音室

在十字回廊正北端,一個小小的空間內,人靠在牆壁上拍自己的胸口,會產生巨大的回聲,傳說當年吳哥的皇帝就在這裡測試大臣的忠臣度,回聲越大說明內心越忠誠,大家不妨去試試。

看點④:攪拌乳海浮雕

位於第一回廊的東南側,是吳哥窟最著名的一片浮雕,描述的是印度神話中的故事。關於攪拌乳海的形象,遍佈吳哥寺廟群的每一個角落。假如你並不是古跡控,面對第一回廊眾多的浮雕都提不起興趣,我建議至少也要來看一看這一片最具代表性的浮雕。

看點⑤:須彌山

須彌山實際上就是吳哥寺的中央位置,第三回廊,象徵著宇宙中心。吳哥寺是三層回廊的結構,一層比一層高,第三回廊的須彌山比起第二回廊高出許多,並且限制參觀人數,滿人以後只能下來一個再上去一個,所以需要排隊。

平時隊伍動輒需要30-60分鐘,推薦在拍完日出人少的時候進入須彌山。第一批開放時間是早上6:30,拍完日出進去剛好,感受一下須彌山的神聖,以及登高望遠的開闊感。

看點⑥:黃袍僧侶

公平來說這不算是吳哥寺的看點,任何寺廟都會有僧侶前往,僧人的黃色僧袍與青灰色的吳哥建築形成鮮明對比,是很好的拍攝素材。絕大部分僧侶都不反感被拍照,有時還會友好地和遊客合影留念,但若遇到僧侶示意不想被拍,要立即停止拍攝行為,這是最基本的尊重。

崩密列

Beng Mealea

最佳遊覽時間:全天均可,因大樹密蔽,安排到中午附近的時間也可以。

崩密列是吳哥寺廟群外圈線路上最遠的景點之一,也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個。崩密列有著和小吳哥類似的精巧構造,但整個寺廟完全被樹木吞噬破壞,就像是吳哥剛被世人發現的樣子,是所有吳哥遺跡中最讓人感到歷史滄桑,以及最具有探險感的一座。這裡是不少來過吳哥的遊客心目中最愛的一座,屬於沒去後悔,去了絕不後悔的類型。

PS:崩密列從建築結構上來說是把水元素運用得最為傑出的吳哥寺廟,有美麗的池塘和水道,旱季時無法體會到,只有雨季積水時才能展現出它獨特的美。

崩密列是一處被樹木幾乎完全破壞吞噬的古跡,吳哥窟的管理者為照顧遊客的安全,在裡面建造了木棧道方便參觀(上圖綠色路線),沿著木棧道大約可以遊覽崩密列40%的地方。

但崩密列真正的吸引人之處在於它的原始和野性,不少遊客會選擇跳出棧道去探訪那些真正的秘境,進入探險模式。但無論如何都需要量力而為,因為棧道以外的地方都是原始狀態,會走在亂石堆、牆根甚至高兩三米的屋簷之上,必須要格外注意安全,沒有把握的路線不要嘗試。

看點①:城牆古樹

崩密列的標誌性場景之一,在最週邊城牆的東南角(見地圖紅點標注),位於木棧道外,進入崩密列的時候右手邊就能看得到,需要越出木棧道沿城牆內側靠近前往,難度不大。這個場景是崩密列眾多在棧道之外的看點中人氣最旺的,甚至成為了一些日韓背包客的朝聖之地。

看點②:石荷花

崩密列在高棉語裡的意思為“荷花池塘”,據說這裡眾多的水池之中當年種滿了荷花。此外在吳哥建築的一大特色——石假門中,荷花狀紋飾也非常多。

看點③:無路的小園

沿著木棧道到達中央部分第二回廊的時候,從南邊的梯級上去,是一處俯瞰的平臺,平臺下面就是一個不通路的小園(見地圖標注),石假門、水道、古木交錯,相當漂亮,因為沒有通路,下去的難度也比較高,適合有體力的同志去嘗試探索。

看點④:獸頭排水口

前面說了崩密列是把水元素運用得最好的一個,這種獸頭排水口在別的寺廟就非常少見了。崩密列的水道邊隱藏了不少,最容易探索的一個就在進門的木棧道的左邊(見地圖標注),需要跳出木棧道,難度不大,其餘保存得更完好的獸頭有待大家探索發現。

看點⑤:終極挑戰

有留意到我在地圖上標記了一個藍點嗎?那個就是號稱崩密列最難到達的秘境,十字回廊中的園中園。我當時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入口,後來聽說最好是找當地的小朋友帶路找入口進入,難度不小,但據說非常美,留待大家去考證了。

女王宮

Banteay Srei

最佳參觀時間:清晨。女王宮面積不大,也是吳哥最熱門的景點之一,中午下午都會有大量遊客前來,有可能會影響參觀;其次,女王宮用非常漂亮的紅色砂岩建成,清晨光線柔和的時候會散發出奇異的粉紅色調,非常美麗。

女王宮占地面積不大,但卻擁有吳哥所有寺廟中最為精緻的雕刻,被譽為吳哥藝術王冠上的明珠,代表著吳哥雕刻工藝的巔峰,是吳哥眾多寺廟之中不可錯過的一座。

看點①:東方蒙娜麗莎

女王宮有著全吳哥最精美的雕刻,自然有不少標誌性的女神像。其中一尊女神像尤為著名,因為雕刻精緻,尤其是笑容極其神秘,獲得了“東方蒙娜麗莎”的稱號(見地圖標注)。

事實上我在這邊拍照期間,不少旅行團進入參觀,我留意到不同的導遊至少指出了3個不同的“東方蒙娜麗莎”...... anyway,反正都真的很美就是了。

看點②:蛇型飛簷

女王宮以雕刻著稱,精美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便是獨特。這裡有許多別處寺廟沒有的建築特色,例如這個精美的蛇形飛簷,就是女王宮所特有的雕刻。

拍攝Tips:

女王宮為了保護最精緻的雕刻,把中央建築部分被圍起來禁止遊客進入,好處是拍攝的時候都能得到沒有遊客的乾淨畫面,但也因為無法近拍,建議帶上中長焦鏡頭方便拍攝雕刻的特寫。

聖劍寺

Preah Khan

看點①:希臘神殿式建築

聖劍寺最為著名的就是這個位於寺廟東北面(見地圖標注)的二層希臘神殿式建築了。這種柱廊風格的二層建築在吳哥絕無僅有,而且已經無從考究建造這種風格建築的原因及其用途,於是成為了聖劍寺最大的亮點。

看點②:伽僂達浮雕

伽僂達是印度神話中的神鳥,在聖劍寺的東西兩處大門旁(見地圖標注)都各有兩尊伽僂達浮雕,浮雕非常巨大,而且雕刻精緻並保存完好,也是聖劍寺的看點之一。

看點③:“蠟燭”佛塔

聖劍寺重重門廊的中心是一座佛塔,而佛塔正西面的牆壁上有一道裂縫,光線照進來在適合的角度會形成如同蠟燭一般的場景,也是聖劍寺內最人頭湧湧的拍照點之一。

Tips:佛塔周邊經常有工作人員主動幫你和佛塔合照,一旦拍照完會要求付小費,如果不想給的話就不要讓他們幫忙拍,求助其他遊客即可。

巴戎寺

Bayon

建議遊覽時間:作為吳哥最著名的寺廟之一,必定遊人如織,而且觀看“高棉的微笑”的平臺相對來說面積較少,所以要想舒服地遊覽,建議清晨就到訪。此外清晨的時候,光線變化會使“高棉的微笑”石像的表情有些微改變,那種感覺亦幻亦真。

如果說要評選吳哥窟最著名的寺廟的話,小吳哥和巴戎寺必定是並列第一的。這是一座無論如何都不會在行程中抹去的寺廟。巴戎寺是吳哥古跡群的代表作,擁有蜿蜒的走廊,及54座哥特式高塔,上刻216尊菩薩像(一說是建造巴戎寺的國王的肖像),你一定會一眼認得出這些菩薩像,因為這些菩薩像便是聞名於世的“高棉的微笑”。

看點①:高棉的微笑

作為吳哥的象徵之一,“高棉的微笑”絕對是這裡的最大看點,事實上這裡的菩薩雕像有超過200尊,各個雕像的表情看上去都很像,但仔細端詳又都各不一樣。

菩薩像大多呈四面佛的模式出現在塔樓上,在三層的平臺多轉悠轉悠,能拍到許多不一樣的角度。

巴戎寺的菩薩像最讓人倍感神秘的時刻是在清晨。陽光角度的變化使菩薩像臉上的陰影產生變化,令人有種看上去表情在變化的視覺效果。加之清晨時分遊客較少,能安靜地看著身幾十上百尊的菩薩像臉龐微動,這種氣氛妙不可言,真正有“吳哥之美”的感觸。怪不得當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會將最後的鏡頭安排到吳哥。

看點②:披袈裟的佛像

吳哥窟的佛像眾多,唯獨這尊位於巴戎寺北門附近(見地圖標注)的佛像最為有視覺效果,全因它身披的橙黃色袈裟,在四周的青灰色中特別亮眼。

平日圍著它拍攝、路過的遊人非常多,如果沒趕在人少的時候又想要拍攝乾淨的畫面,可以參考我上面的構圖,選擇一些有柱子遮擋佛像兩側的角度,等待遊人離去或者被石柱遮擋的時機拍攝。

塔布隆寺

Ta Prohm

建議參觀時間:清晨和黃昏是遊人最少的時候

塔布隆寺是吳哥最具藝術氣息的寺廟,也是每個遊客的必游項目,有數棵參天大樹與寺廟共生,如血管般的樹枝纏繞著寺廟,著名電影《古墓麗影》就在這裡取景。寺廟雖然被樹木纏繞,但遠未到崩密列的破壞程度,在樹木之下的寺廟保存度還是相當的高,也算是吳哥寺廟中別具一格的一座了。

看點①:纏繞著寺廟的樹木

遠遠就能看到幾株參天大樹與寺廟連為一體,不得不說如果沒有這些樹木,塔布隆寺很可能就是一座普通的寺廟而已,正是有了這些大樹,寺廟被賦有了一種特殊的歷史感與不起言喻的生命氣息。

看點②:被樹木包裹的女神像

這尊女神像被後來在這裡生長的樹木包裹住了大半個身體,只剩下頭部露出神秘的微笑。

這尊被包裹著的女神像也是很多遊客前來探尋的看點之一,也有不少人反映沒有找到,我當時正準備找,前面一對歐美夫婦雇的導遊就恰好正在指出它的所在地,突然之間尋覓的樂趣就沒有了。

吳哥窟的寺廟太多,樓主只安排了三天的時間,加上是風光狗,於是就不走馬觀花地看全所有寺廟了,只選了六個最具特色的精華寺廟納入行程。

但是吳哥所有的寺廟都是獨一無二的瑰寶,每一座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只是根據每個人的喜好作出不同的取捨而已,如果你的時間更多,或者不需要每個寺廟都停留長時間,那麼完全可以把更多的寺廟納入行程裡。

本文為窮游網原創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