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天津掌故】天津協聯診所

1942年春天,從北京來津討生活的協和醫院醫生方先之、張紀正、柯應夔、楊濟時等七人,在河西區馬場道舊西湖飯店,創立天津市私立天和醫院,取意是天津的協和醫院。當此之際,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青年醫生師繡璋、淩兆熊、屈鴻翰、劉紹武四人也回津,在渤海大樓後身開辦協聯診所,取協和醫生聯合之意。

淩兆熊是我愛人李曉楓的姑父,師繡璋則是她的四姥爺,因此我對當年協聯診所有些瞭解。淩兆熊的父親淩雲橋,是清朝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的女婿。淩兆熊在日本投降以後,遠渡重洋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1949年天津剛解放,就搭乘遊輪輾轉回津,在赤峰道與南京路交口附近開設私人診所,用高超的醫術救治了許多有疑難雜症的兒童。

師繡璋和屈鴻翰1951年參加了抗美援朝醫療隊,分別擔任第二醫療預備隊的副隊長和正隊長。1956年,師繡璋被任命為天津傳染病醫院院長,並參加了天津市的九三學社,1957年他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和平區第一屆人大代表。1972年調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任院長,一直至退休。

作者:孫肇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