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津方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單音節詞語,那就不得不說“sún”這個字,如今人們都改念“shún”,但老天津人還是習慣用“sún”。
在天津方言中,這個字一般只作口語使用,真正寫起來卻難以著筆。天津人在書面交流時,往往只能將其以“順”“損”等字替代,彼此間雖然勉知其意,但是深思細看起來卻實在彆扭。
筆者認為,天津人所說的“sún鳥”,應寫作“隼鳥”。原因有三:一是天津人將蒼鷹、禿鷲等隼形目的鳥類,稱之為“隼鳥”,又因其性格兇悍且形態異于普通鳥類,而被天津人當作醜陋異類的代名詞。天津方言中的詈語“隼鳥外國雞”,即是將其與形態同樣怪異的頭生皮瘤、頸部裸☆禁☆露、喉部垂肉的火雞並用,用來形容那些長相衣著怪異、醜態畢露的人。
二是從語言詞彙的角度來說,以鷹隼的形態特徵來形容人的長相均非善貌,如“鷹鉤鼻子”“鷹鼻鷂眼”等。而且,天津方言中以“鳥”喻人也多含貶義,如“大尾巴鷹”“廢物雞”“張八燕”等。
三是從漢語語流音變的角度來說,兩個上聲字連讀時往往會出現第一個上聲字變陽平調的情況。如在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中就將“美好”“緩解”讀成“méi hǎo”“huán jiě”。因此,“隼鳥”變調讀成“sún niǎo”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者:路漫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