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假設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急需一筆錢,恰好的你男朋友手頭寬裕,你會第一個想到向他借嗎?又或者,你敢向他借嗎?
前幾天我和朋友去吃飯,約在了一家開店多年,小有名氣的地方特色小店。兩人太久沒有見面,快意當前點了一大桌子吃的,價格不貴,就200出頭。只是沒想到,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社會,我們的支付方式從以前最單一的現金,多樣到了各類線上支付,和刷卡,已經習慣不帶現金的我們在這家老店栽了個跟頭。
正在我們倆面面相覷之時,朋友的男友打來電話,說是自己就在他附近,打算請我們兩個喝一杯。朋友以“想和朋友兩個人多聚聚等會找他”,暫拒了。
她才掛下電話我就著急了:“他就在旁邊,你趕緊叫他過來幫忙付下錢啊。”
朋友明顯對我這個提議十分不滿意:“叫人家來付錢,多不好意思啊。”
最後在那個狹窄的小飯館裡,我們找到了一位會使用線上支付的女生,給她轉了錢換來了現金,總算歷經“千辛萬難”買了單。
出了門,朋友和我說,其實也很奇怪,明明是兩個很親密的人,但是只要是這樣涉及到這種和錢相關的事情,她絕對不會去麻煩自己的男朋友。
不是不想,是不敢。
女孩們的聚會,閒聊之中若是誰講起了最近新入手的東西,話題總是能夠延伸到,前段時間她的男友給她送了什麼,或者是我回去也要和男朋友說想買這個。朋友說,約會吃飯、看電影,她總會算得很清楚什麼時候能夠還給人家。記得有一次她也想學別的女生一樣試探一下男朋友會不會為自己花錢,話到嘴邊,又咽下了。
我問她,那如果現在換成是你爸媽在附近,你會叫他們過來嗎?她說,那當然啦,就算他們不說等會見,我都死活要他們過來把單買了先。
錢真是個壞東西,總能夠輕而易舉去透過現象去看更本質兩個人的親密關係。
不敢理直氣壯要的人,總是害怕自己欠下,在這段看似親密的關係裡,心的距離還隔著信任的銀河。
(二)
情侶、朋友之間的關係,不敢涉及到金錢的付出,是怕這一份“給予”被賦予了別的意義。
在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中,劉亦菲飾演的貧困家庭出生的女孩蘇韻錦,在高中同學程錚的深情追求下,喜歡上了對方,可無奈相愛容易相處難,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不斷產生最終還是讓感情出現了裂痕,最後走到了分手的境地。
而在兩個人感情之中,最大的矛盾來源,就是貧富差距,一個是窮困潦倒的要補貼家用的女學生,一個則是可以開著豪車去找女主的富二代。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談錢真的很傷感情。
影片中,這位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帶著天生的自卑感,寧願向男友“情敵”借錢引起矛盾,站在全班人面前募捐,也不願意向自己的男友開口。
人很有意思,總想用愛去摒棄金銅幣的氣息,去化解一切難題,可再怎麼相愛兩個人,也繞不開和金錢掛鉤的相處。
前幾天最好的一個朋友說,其實有段時間特別窘迫,但是自己想盡辦法熬了再熬,也不願開口向我借錢。
“總覺得會很尷尬,也總覺得我們之間的友誼不應該受到金錢的打擾。”明明是貼心的一句話,我聽後卻異常難過。
記得看過一句話,說如果出現了緊急情況,你都不敢找另一半,是因為你們感情沒能達到共同面對的生活的階段,你也不願意完全袒露自己生活的狀態。
越來越覺得,我們不敢涉及到金錢的問題,本質上是雙方的還不夠信任,彼此都還有所保留。
也不是不愛,是還不夠愛。
(三)
上個星期回家參加了表姐的婚禮,到了伴娘鬧新房這一環節,表姐夫被為難了好久。
先是開大門給紅包,再是開房門出難題,進入房門還需要通過幾場小遊戲才能領走新娘。伴娘們各個伶牙俐齒,機智非凡,每一個小提示都需要紅包。
再給出了幾個大紅包之後,表姐夫說:“你們就讓我領走新娘吧,反正我現在沒錢發紅包了,錢都在新娘那裡。”
我們一群人看向表姐,她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掌握了整個家的財政大權。
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的綜藝節目《一路人上有你》,張智霖問袁詠儀她的錢還夠不夠花,只要她的錢夠花他就放心了。有人說情到深處,為那個人花錢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本能。而我也覺得:
真的情到深處之時,是不僅對方會給你花錢,還是你也敢花他的錢。
前幾天問了另一個朋友:你敢不敢花男朋友的錢?朋友答:有什麼不敢的?今天花他的,明天花我的。
一位情感博主曾經說過一句話:
為你愛的人花錢,敢向你愛的那個人要錢,這是愛的雙重證據。就像我們上學那會兒或者困難的時候向父母要錢一樣,我們不害怕,且對這段關係有充足的信心和安全感。
你敢花那個你愛著人的錢是一種被愛的底氣,因為你能夠扎扎實實的感受到了你們彼此之間成了自己人,你們能夠算得清,但是不分家,這才是愛與被愛的最充分的證據。
願你有敢花他的錢的勇氣,也能有給他花錢的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