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Nike Air Foamposite One XX 發售,噴在球鞋圈整整20年了。想想當年看到這款鞋子的感覺,依舊清晰。發泡材質帶來的雕塑感在球鞋發展中的地位應該非常特別,再也沒有一種材質可以如此清晰的將金屬的華麗和雕塑般的線條融合在一起,不管是20年前的青澀還是如今風格變化的球鞋圈,發泡材質的球鞋都會在人們心中佔有這一席之地。
趁著多倫多沒有降雪,天氣稍好。小編翻出了久違上腳的Nike Air Flightposite “風一”,一雙充滿著未來感的鞋款在這個冬季為我帶來了無限的驚喜。轉眼再看看手邊的Ultra Boost,NMD 和即將在2017年大規模發售的EQT,只能說編織材質在球鞋上面的運用方式似乎都太過於相同。簡約和複雜,舒適和造型,哪一個更重要,這些是毫釐之間的爭辯,我只想說說這個冬天裡對於設計的一點愛恨。
許也更多的人對於發泡材質的喜愛會鎖定在噴泡之間,這也要歸功於Nike不斷的宣傳和各種配色的推廣。噴泡的經典無容置疑,依然成為了貨架上的基本款,基本上會和Air Force 1,Air Max 系列一起常年的出現在Nike的櫃檯中,雖然顏色上並不一定是你最愛的,但是只要你想要購買,原價或者折扣購入一雙Nike Air Foamposite 不算難事。
但是今天我更想說下讓我發現新美感的“風一”,Foamposite作為系列的開山之作,似乎太過於經典,反而缺失了繼承者,兩雙鞋One 和Pro 的區別僅僅是側面Nike的勾子。而Flightposite卻衍生了一個完整的系列,在那些年中,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於這種材質的熱衷,隨後是一段很長時間的沉寂。Foamposite 和 Flightposite 都是出自天才設計師Eric Avar 之手。這兩雙鞋子都將不同的紋路雕刻進鞋子的設計中,雖然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卻打造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對比之後的一些發泡材質作品,Eric的設計明顯多出一種柔和的美感。拉鍊的設計是Flightposite 中另一處點睛之筆,現代的穿衣方式是比較修身,一雙拉上拉鍊的Flightposite透露出了一絲切爾西靴的味道,讓人們更多的注重你全身的搭配風格,流暢的不留痕跡。拉開拉鍊,挽起褲腳,你又在球鞋的選擇上完爆千篇一律的NMD等編織球鞋。它可能並不百搭,需要你更多的時間去搭配出門的行頭,但是這不就是新一天開始最讓人興奮的地方嗎。
和現代球鞋的設計比起來,Flightposite 顯然不合時宜,透氣性,舒適性,重量似乎都沒有達標。但是和現代籃球鞋比起來,它卻更具未來感,而顯得球鞋系列似乎不再為了未來而做,我們似乎很少會看到現代的球鞋具有未來設定,就算是具有自動綁帶系統設定的HyperAdapt 1.0,造型上依然是中規中矩的跑鞋結構。而潮流的世界更是早就被輕薄舒適的設定佔據了,Adidas的大熱,各家品牌互相借鑒的元素,只有織物才會激起消費者的欲望,你在街頭上看到無數相同的款式,相同的材質,而如果你不是球鞋圈的死忠,很多時候你無法分辨出兩雙相似的鞋子。
編織材質收到追捧得益于現代穿搭風格和時尚理念的變化,人們更注重舒適性,當你試著釋放你的雙腳,在Boost和柔軟的材質中體驗過之後,很多人很難在穿進一雙厚重,需要系好鞋帶,拉上拉鍊的籃球鞋。簡單的造型更容易搭配,你似乎可以套上任何一件衣服來搭配這樣的一雙潮流鞋款。在簡約和複雜中,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簡單而舒適的搭配,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著一顆時裝精的心。更何況年青一代喜歡的Yeezy系列依舊以這樣的編織材質指引了潮流的方向,不管你愛或是不愛,Kanye West 和他的Yeezy系列都被很多人設定為最潮流的鞋款。只要這樣的潮流還在,Yeezy還火熱,這樣的編織鞋款都有著自己難以撼動的地位。
和編織材質帶著光環出現不同,Flightposite一直是爭議頗多的款式,當年的《時代》評這款鞋子為“本年度最差球鞋設計”,但是KickSology卻說它是“球鞋設計和藝術的巔峰之作”。我更傾向於後者,也許是源於我更喜歡巴羅克風格和哥特風格的建築,鍾情於概念跑車的誇張線條。Flightposite 的設計中帶有著極強的個人風格,充滿雕塑的藝術感,將未來和概念設計量產化。設計永遠都需要有著與眾不同的穿越時間的特質,高迪設計的聖家堂依舊沒有完工,經歷了100多年的修建,這座教堂未被時間磨滅的藝術的高度。就算是這樣的大師之作,依舊會得到各種負面的評價。何況是一雙球鞋,我曾經聽到有人說Air Jordan XI 很難看,曾經看到過有人狂熱的喜歡Air Jordan X。球鞋的世界中,爭議從未停止過,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愛,而大眾媒體的渲染並不一定是你真心的喜歡,有著自己的風格和態度,才是對於球鞋和設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