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在亞麻色Air Force 1 發售的時候突然和我說,“我想要這雙鞋子”。球鞋的發售跟隨者潮流和市場刺激,當我們看到滿街的人穿的都是高幫的亞麻色Air Force 1的時候,我們需要點不一樣的,更何況Action Bronson在影片Durag vs. Headband中穿了雙中幫的款式,所以我們一定要這款中幫的版本。我沒有任何的關於這款鞋子的發售資訊。在North Jersey 長大的我們時常穿著三種不同版本的Air force 1。
在21世紀,買球鞋變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買鞋從一項愛好變成了一種讓人覺得厭煩的事情。為什麼球鞋公司不肯接受我的錢?當我在週六的早上重複刷新著網頁,試著將自己辛苦賺到的錢花出去的時候,但是事與願違。當我正在準備將購物車中的物品結帳的時候,這些商品已經售罄。因為在擁擠的網路世界中,有人用機器人已經下單了十雙,正準備在eBay上面以兩倍的價格賣給我。然而我同樣不是個喜歡在寒風中苦等18小時的主。我認可支付額外的100美金來代替寒冷中的等待。我是說,誰能解決這些圍繞著球鞋的煩人的局面,後門,無盡的排隊,網站擁堵,這些事情反復的出現在重量級球鞋的發售中,就像是今年A Bathing Ape x Adidas NMD發售時候的情景。
像我這樣的人讓鞋販子可以得以生存,我覺得很難過。我可能需要生個孩子,這樣我可以將我們錢花給這個小生命,來代替購買一雙雙昂貴的,我小時候根本買不起的球鞋。球鞋文化變成了中產階級的產物,那些拿著父母的錢去揮霍的人裝模作樣的訴說這球鞋的種種價值。現在已經很少能夠看到真的有人是為了喜歡去買一雙鞋,更多的人是緊跟著潮流的。這種商業策略會傷害到品牌?可以肯定的是,這並沒有傷害到他們的利益,但是這樣的行為最終會傷害到品牌,長長的排隊等待,瞬間銷售一空的狀況,讓很多人像我一樣試著去躲開這種煩人的行為。
球鞋品牌並不希望製作太多的球鞋,這樣在市場上才會保持一種更高的期待和需求。(Jordan Brand是比較例外的,他們的產量越來越高,而最近的Yeezy Boost系列似乎也在走同樣的路) 網站和社交平臺並不一定需要寫文章來述說這些款式,但是談論球鞋和流行的最佳地點就是街頭。同樣的美國街頭讓Air Force 1 成為了現在的樣子,同樣的英國街頭塑造了跑鞋和運動風格。街頭是促進球鞋發售的幕後英雄。而現在街頭的資訊被更多的傳到社交網路上,Facebook,Instagram,微博,公眾號上面的點贊成為了收穫資訊的方式。
我試著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挑戰這個新的時代,我會去買Nike Air Max 2015 3M這樣並不是很多人搶購的款式,或者是“Concord” Air Force 1 這樣打折的商品。我當然也會買一些比較潮流的單品,某些顏色的adidas Ultraboost和Kith x adidas consortium trail。這就是2016年的球鞋生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狀況有些讓人傷心。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Complex